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现行农地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引入产权与制度绩效和制度变迁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了现行农地制度的产权缺陷,指出现行农地制度是阻碍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农地制度改革和创新的着眼点应是所有制的改革,并提出了农地制度创新的一种新的构想──准私有化的主张。  相似文献   

2.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在取得了巨大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突出的问题,所以必须深化改革.国企私有化将会造成巨大灾难,因此,国企改革的方向和任务只能是完善国有企业制度,发展壮大国有企业,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为走向共同富裕做出更大贡献.国企改革必须采取六大方面的措施,正确处理国有经济与私有经济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傅晨 《学术研究》2006,(1):47-52
本文综合考察了研究俄罗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俄罗斯农地制度私有化改革包括土地私有化和建立私人农场。土地私有化的主要手段是股份化,目的是建立私人农场。本文认为,俄罗斯农地私有化的进展和绩效不佳,不应夸大土地私有化改革的作用,这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所有启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从理论上需要弄清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澄清对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制为主体认识上的理论是非;要明确国有经济的科学"定位",不能把中央不赞同的"国退民进"、"国有经济从竞争领域退出"等提法作为改革的方向继续传播;对强加于国有经济的诸多不实之词需要进行辩驳,而对国有经济的真实地位和作用及其效率问题更需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5.
就业与经济私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时中国,就业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都可以成为经济活动的投资主体。有效劳动时间反映的是效率,给定劳动量,也就给定了用工数量。需要区分用机器导致的裁员与减工资导致的解雇。要区别滞销和滞胀,政府可以采用新办法来解决两难博弈。通过举例分析,说明国有经济增加就业是可行的。依靠国有经济降低失业率就不能搞经济私有化。可以考虑在国有经济实行工作-工资分出规则。这既涉及考验政府实力,又要发挥舆论导向对观念形成的影响作用。实行工作-工资分出规则需要有共同生存观念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李昌庚 《学术论坛》2007,30(7):125-130
《物权法》第五章采用了"三分法",仍保留了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最致命的缺陷就在于产权主体不清.我们必须突破公有制的旧意识形态,正确对待国情.从长远来看,对于市场竞争领域内的农村土地应当实行私有化和农地市场化,将土地所有权"回归"农民;对于非市场竞争领域内的农村土地应当实行国家所有,取消集体所有权制度.但我国当前农村土地实行全面私有化的条件还不成熟.应通过土地制度改革、户籍改革和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等举措,把农民真正从土地生存保障功能中解放出来,使农民真正享受同等"国民待遇".  相似文献   

7.
李艳红 《理论界》2004,(2):151-152
当今中国正在发生的国企拍卖最终会导致中国私有化吗?其实,部分国企拍卖并不是国有资产私有化,而恰恰是我们通过多年国企改革探索总结出来的新经验,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绝非私有化.国有企业拍卖说到底是卖,就是把个别效益不景气的企业卖出去,或通过股份制引进新的技术、管理模式和资金,这恰恰是在维护国有资产利益.  相似文献   

8.
农地确权是农地流转的前提,纵观近些年农地确权的争论,大致分为三类:国有化,私有化,维持集体产权不变。笔者结合对我国古代编户齐民所体现的土地权属的分析,认为在城镇化热潮的背景下,农地确权的私有化路径缺乏一个成熟的环境。对于农地确权,应当在遵循集体产权不变的原则下,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9.
美国公共职能私有化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职能私有化曾经是美国80年代公共行政的主导思想。90年代以后,公共职能私有化的理论已经有了理性思考的色彩。美国的公共行政实践说明,公共职能私有化不能超越公共权力的底线;公共职能私有化是政府改革的选择之一,但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在美国未来的公共行政中,公私合作将进一步发展;公共事业和私有组织“双赢”是公私合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国企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国家对国有经济布局战略层面的调整,要真正激发国企发展动力,深层次改革必须基于顶层设计,从国有经济的战略布局着手,重启有序的"国退民进",实现"国民共舞"。完善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廓清国企边界,充分给予民企发展空间,探索中国的淡马锡模式。  相似文献   

11.
"国进民退"之争实际上是2004-2006年由国企产权改革引发的有关改革方向是不是搞错了的第三次改革论争的延续,涉及对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理解,核心是市场经济下国有经济的定位和边界问题。近些年来在国有经济战略重组及国企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问题上一定意义上存在的停顿和反复,加上为应对金融危机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使得"国进民退"现象频频发生。相信只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坚持国有经济战略重组及国企改革,坚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坚持推进国有垄断行业的改革,坚持加快政府职能转换,危机过后,"国进民退"现象就会受到遏止而不会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  相似文献   

12.
济理论探讨 在我国国企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推进国企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明确提出了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的任务,那么深入探讨实施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必要性、战略定位及所应遵循的原则等问题,对积极稳妥地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必要性 中国经济在过去20年的改革开放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改革,使脱胎于计划经济体…  相似文献   

13.
国家近年来深化农村和农地制度改革的政策中,改革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存在可作不同理解的问题。这种状况会导致当前地方基层政府正在主导推进的农地制度"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在不恰当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引导下展开,引发农村新的利益矛盾和社会冲突。当前国家行为转向了"规则的"意向类型;国家的统治也从"管理"转向"治理";国家行为的新转变,体现在当前农村和农地制度改革中就是国家开始重视农村特别是农地利用中的"规则"建设。但研究发现,国家当前出台的农村和农地制度改革中仍存在突出的问题。这与国家行为转变之后国家促进农村社会"公正平等"的动机和价值取向和国家长期以来"农业经济增长"、"农村政权稳定"的动机和价值取向之间"缺乏整合性"有关。国家"公正平等"的动机和价值取向尚没有较好地贯穿到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各方面政策中。其深层原因,是国家对农村和农地制度改革的科学认知尚需进一步提高。国家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和认知把握农村改革的"内容体系、展开路径和协同机制",国家"公正平等"的动机和价值取向才会真正贯穿到全面深化农村和农地制度改革的各方面内容中去。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一些学者对农地制度与农村社会和谐的关系存在误解,错误地主张以土地私有化来化解土地纠纷.征地纠纷及其上访针对的主要是城郊农村的土地,牵涉的主要是土地的级差收益,不能作为中国农地制度的经验基础.在户均不足十亩、分为十多块的农地上,农业生产需要农民合作提供公共品,土地私有化会使合作格局崩盘.农用地纠纷及其上访多发,这与取消农业税、农产品市场变动、土地制度预期等多因素有关,与土地集体所有制基本无关.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符合中国农村现实,它赋予村庄集体的治权,能够保证公共品的有效供给和纠纷的顺利解决,可以真正保障农村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不同的国有企业改革道路必然会导致不同的改革成效。不同于俄罗斯全盘私有化,中国国企改革选择一条"抓大放小"的中间道路,不是改变所有权而是改革机制,使国有企业实现重生。中国国有企业集体崛起至少有国有资本优势、国家支持优势、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未来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是将四大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已经聚焦于国有经济的改革与进退,国外维护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道路的势力一直极力推动中国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国内一些推崇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学者和势力提出国有企业必须从盈利领域退出,企图使中国走全盘西化的资本主义道路。对国有经济性质、功能的不同界定决定着国有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不同方向,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要纠正贫富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在大力惩治腐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使权利得到有效监督、杜绝权力资本化的同时,坚持发展和壮大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决不可重蹈资本主义覆辙。  相似文献   

17.
农地产权私有化与国有化均不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因此,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并非所有权归属的改革,而应是使用权的改革.使用权改革的着眼点是政府应采取明确界定农民土地权利、积极培育农地流转市场及外部环境政策组合,推进农地使用权流转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根据ESPC分析框架,即制度环境-制度结构-制度绩效-制度变迁分析框架,农地所有制应该与农地制度环境相吻合,并且随着农地制度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革,这样才能保证农地所有制取得良好的制度绩效.现行农地集体所有制已成为农村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改革现行农地集体所有制已不可避免.与农地私有化、农地国有化相比,我国农村土地实行土地社会(国家)占有基础上的农民(农户)个人所有制即复合所有制,是历史选择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是世界上国有经济比重最小的国家之一,但是美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弥补市场失灵、减轻财政压力、提高经济效率等方面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成立原因、运行模式、管理办法以及改革途径等,都具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所特有的独到之处和成功之处。美国的国有企业作为成熟市场经济中的公有经济成分,在企业运行模式、国家规制以及近期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上,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国有经济就是“一租、二卖、三变、四改”的“非国有化”改革观必然削弱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甚至会使国有经济逐渐向私有化的方向发展。这种改革观的思想基础与近几年来学术舆论界的思想动向分不开。腐败现象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是私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结果;不能把腐败的根源归结为计划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存在。作者为了说明“非国有化”改革观的不可取,还就什么是国有制、坚持国有制与加强经济计划的关系、如何正确理解政企分开等问题进一步从理论上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