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提出的“人化自然”命题 ,深刻地揭示了人类通过实践和思维活动与自然界不停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在西方 ,人们过分地强调了主客对立和以人为主导、征服自然、统治自然 ,在物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 ,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信仰危机。人们在寻求解决“主客二分”的过程中 ,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过分地看重“天人合一”。而马克思的“人化自然”命题 ,则是对“主客二分”与“天人合一”思想的扬弃  相似文献   

2.
3.
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精神是贯穿整个古代文化思想史,遍及儒、道、佛家,并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基础性缘由和深层次根源,而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主客二分思想也是贯穿整个西方古代与近代文化思想史,遍涉各种哲学倾向与派别,并成为西方文化的基因和根由。因此,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区别是中西文化的本源性差异,这一差异生发出中西文化的一系列区别。文章首先分析了由此差异衍生出来的西方重推理分析与中国重直觉顿悟的思维方式,接着分析由此差异造成的艺术创作中西方重模仿、中国重感兴的创作方式,最终过渡到西方在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中注重再现的思维方式,而中国在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中注重表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精神是贯穿整个古代文化思想史,遍及儒、道、佛家,并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基础性缘由和深层次根源,而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主客二分思想也是贯穿整个西方古代与近代文化思想史,遍涉各种哲学倾向与派别,并成为西方文化的基因和根由。因此,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的区别是中西文化的本源性差异,这一差异生发出中西文化的一系列区别。文章首先分析了由此差异衍生出来的西方重推理分析与中国重直觉顿悟的思维方式,接着分析由此差异造成的艺术创作中西方重模仿、中国重感兴的创作方式,最终过渡到西方在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中注重再现的思维方式,而中国在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中注重表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人类中心主义的时代内涵--兼谈主客二分和天人合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价值范畴.本文在比较分析西方主客二分与中国天人合一的基础上,探讨人类中心主义的逻辑起点,并从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角度,揭示非人类中心主义片面性的深层实质,进而以主客二分和天人合一的辨证统一的否定之否定为基础,诠释和重构人类中心主义的现代内涵.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既包含政治教育,也包含道德教育。国内学界把对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也主要置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之内。随着我国政治的发展,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现,对政治教育开展专题研究,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之下建立一门相对独立的政治教育学成为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7.
在近年来国内关于审美认识的研究中,由否定“主客对立”进而取消“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成为一种突出倾向和强势话语。其实,“主客二分”在人类认识活动包括审美认识中具有积极作用和重要地位。传统的“主客二分”并不一定等于“主客对立”,也可能包含“主客交流”,以“主客对立”为由否定“主客二分”未必符合事实。现代哲学美学生成论肯定“主客交流”,未必取消“主客二分”。“主客二分”对应的是本质论、唯物论、客观美、共同美,“主客交流”对应的是生成论、唯心论、主观美、差异美。在人类文明探寻真理的认识活动和把握美本体的审美认识活动中,认识主体与客观对象的分别无法取消,也不应取消。只有破除非此即彼、唯我独尊的绝对化思维方法,坚持亦此亦彼、多元共存的辩证法,将“主客交流”与“主客二分”、“生成论”与“本质论”加以互补,将“美怎样呈现”与“美是什么”结合起来研究,才能给中国美学带来真正的生机。  相似文献   

8.
基于以依赖于主体的价值选择、实践方式和认知方式为特征的当代建构论的哲学对象观,当代学科发展的非确定性、准公共性、整体性、复杂性和建构性等新特点和教育学作为人文学科的性质与逻辑,提出教育学研究对象是能够被研究主体建构为有价值的教育一般问题的社会现象,这是教育学研究对象的一种可能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从科学与技术哲学现代性的话语中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看到,对现代性缺失的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在思维方式上实现“天人合一”到“主客相分”的转换;在本体论上,重构具有现代特质的概念形而上学,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现代性转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意与境的交融及语言的自然天成两个方面对陶渊明诗中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进行了阐述,认为正是这种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使陶诗在中国艺术园林中散发出永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12.
唯心主义的主客二分模式把认识的对象、客体就是主体意识创造外部世界的活动作为认识的对象、客体.旧唯物主义的主客二分模式把自然存在作为认识的对象、客体.马克思的主客二分模式的认识对象、客体是物质实践活动.这种新主客二分模式为马克思的哲学变革提供了根据,科学地揭示了意识的起源、本质和动力,揭示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统一的基础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变革意义.理解这种新主客二分模式必须理解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方法.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新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科基本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认为对研究对象的已有认识存在或泛化或狭窄的问题。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认为这一提法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使研究对象的范围更为明确,能体现理论的严谨性,能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政治性本质。并围绕思想价值观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教育过程的规律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研究黑格尔哲学的著名学者张世英教授,近二十年来,在中西哲学结合的基础上,特别从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现当代哲学及其相互结合的视角,致力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系列研究。他成功地把“融会古今”、“贯通中西”作为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从而使此项研究取得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孔子“道学相即”的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致思取向,形成了重人文、轻科学的传统;西方科学“道学相离”的思想使西方科学昌明,却也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道学相即”与“道学相离”源于东西方哲学看待人与世界关系的不同。二者的结合将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老庄哲学重“为道”、轻“为学”导源于对道及道与万物关系的领悟。“为道”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安身立命的方式;“为学”是将万物对象化的过程.是西方文化传统。“为道”与“为学”的结合,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学以规律为研究对象值得商榷。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规律,但是规律不能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包括规律)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完整内容。这既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经典教科书中找到根据,又可以通过规律与研究对象关系的明晰中获得证明。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体系等都必然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在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构成元素的逻辑分析,在前人概念框架的基础上,把思想政治教育界定为:一定社会或社会群体用特定的思想体系、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等形成和发展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人们施加的使他们形成符合该社会(社会群体)发展需要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政治素质和心理品质的社会影响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本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基础而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社会现象)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 2 0世纪 80年代在中国诞生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普遍经验和客观规律的理论概括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 ,是一门科学。本文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作了回顾和评析 ,进而对该学科的研究对象及体系建构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运用"范式"这一科学规范来研究教育学理论的历史与现状,并从研究范式的嬗变对其进行理性思考,从而阐明教育学理论的创新之根本在于"研究传统"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