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步着的人类永远面向真善美。永远追求真善美。这种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不仅贯穿于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领域,同样体现在社会的政治生活领域。政治无论是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形式,还是作为社会调节的一种机制,都是活生生的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部分。既内涵着人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现实的认识、服从、顺应,也内涵着人对外部世界和自身活动的自觉改造和能动选择,同时,还内涵着人对未来美好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相似文献   

2.
男性知识分子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描写对象,其形象的晦暗色彩与悲凉基调,由明清小说至现代小说,随着社会变迁与文化发展而逐渐增强。现代小说中男性知识分子形象的文学性弱化主要在体现思想上的怀疑与空想、精神上的苦闷与彷徨、身体上的疲惫与衰弱、身份上的没落与尴尬等四个方面,其产生的原因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知识分子的生存艰难和精神困境以及作家对知识分子责任和使命的探索密切相关。20世纪20年代的革命文学与20世纪30-40年代的左翼文学,其所批评的知识分子尤其是男性知识分子的精神退化或道德堕落,直接影响了40年代解放区文学与建国后革命历史题材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塑造,知识分子形象的弱化因此而具有了文学性与政治性相互交织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后现代社会和文化的考察,分析了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深刻转变,即从担当社会道德良心的普遍知识分子和启蒙英雄,转向了特定领域里的专业人士,特别考察了后现代社会和文化中的两种突出的知识分子角色——专业型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中间人.  相似文献   

4.
真诚地追随时代的步伐,是新中国当代文学家自觉的意识,这不仅体现于深怀道德追求和神圣向往的、已经完成了“思想情感方式”转换的作家作品中,同时也体现于努力追随时代步伐,后来怀疑这一追随并在内心产生了强烈的矛盾冲突和分裂痛苦的作家作品中.这一状况不仅证实了杰姆逊教授概括的“在第三世界的情况下,知识分子永远是政治知识分子”的锐利判断,同时也证实了作家真正超越他的时代、突破具体的历史文化语境的困难.在中国,知识分子要确立自己独立的精神地位,形成自己独立的话语系统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个明显  相似文献   

5.
文化资本的占有与缺失--兼论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艳 《学术探索》2004,(9):19-22
文字时代的知识分子占据了绝对多数的文化资本,在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获取了较高的社会地位,处于社会文化生活的中心;随着后文字时代的来临,图像逐渐代替了文字成为媒介的中心,知识分子的文化资本被剥夺,其社会地位亦被"文化新贵"所代替,知识分子从普遍走向了专业。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知识转型与知识分子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知识境况与知识分子危机 知识分子从来也没有像今天这样贫困、孱弱和尴尬。知识分子发现知识的疯狂增长使自己不再成为掌握知识的人,而日益成为被知识所拿握的人。他已经从博学之士成为一个狭窄领域内的“专”家,并因自己处身于物质增长而精神贫困的商品文化时代而饱尝失落感。 事实上,西方后现代哲人早在八十年代初期就已经注意到精神文化的崩溃和知识分子的漂泊无定感。法国思想家让一弗·利奥塔德指出,1968年“五月风暴”成为知识分子角色转型  相似文献   

7.
十七年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是以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为前提的。在全新的社会制度下,知识分子虽然在理论上与工农兵具有法律上平等的社会地位,但在现实中他们又不得不接受"人民"的改造。在工农群众面前,我们能明显感觉到知识分子的"道德自卑"和强烈的罪恶感。因此,自觉地向工农兵学习,成为剥削阶级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获得道德救赎的唯一出路。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的情感认同是一个时代的选择,也是一代知识分子的历史义务和道德职责。  相似文献   

8.
作者认为,文化是人的超越性的存在方式,在终极的意义上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圣的理想人格的追求。文化的超越性使得人类的历史不再是纯粹物理时间的流逝,而是意义世界的展开。在一定意义上讲,文化的超越性催生了历史,而历史意义的解读也体现了文化的超越性。  相似文献   

9.
清华国学院的浮沉及其在当代学术界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光才 《学术界》2005,(2):167-176
晚清西学东渐以来 ,中国传统与文化面临着愈来愈严峻的危机。在强烈的民族认同诉求下 ,学术领域的知识分子主流反而逐渐远离了对传统的文化认同 ,成为西方话语的译者和诠释者。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 ,如何反思文化知识分子所承担的角色并予以重新合理的定位 ,应是我们探讨中国的文化研究能否免于被全球化主流意识形态所同化、而获得自身独立性的基本主题。清华早期国学院创办的历史以及精神对于当代中国文化本土化学术实践、以及大学制度创新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以道德为本位的以道德立邦、立人的国家,然而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道德真空和行为失范”的现象。中国的伦理文化需不需要重建?怎样重建?这是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国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黑龙江大学柴文华教授的新著(再铸民族魂——中国伦理文化的诠释和重建》(以下简称(再铸》),本着一个“知识分子的学术良心”,正视当前伦理道德领域不容乐观的现实状况,在对传统伦理文化进行诠释,探寻其中与现代化精神相一致的即“反映人类的价值初具有现实化和未来化因素的东西”的基础上,对中国伦理精神的重建作出了有益…  相似文献   

11.
周海波 《齐鲁学刊》2006,6(2):88-92
现代传媒促进现代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现代传媒在解放人的同时也禁锢了人,而作为平民文化出现的报刊传媒,却逐渐地远离平民,成为精英知识分子的舆论工具。现代文化也是一场审美文化运动,但现代报刊传媒却是对审美的拒绝与排斥,现代报刊媒体的发展成为对传统美学观念的解构和疏离。  相似文献   

12.
葛兰西紧紧围绕文化领导权思想,就其前提与基础、中坚力量、实施场所和获取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具有自我性的理解和建设性的观点,使其建构了文化领导权的思想系统.该系统通过"自愿"的同意使文化领导权具有更加合理的话语权,并以"有机知识分子"作为"社会调和剂",使其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和"共同意志构建者"的承担者,努力占领市民社会来拓展文化领导权的实施场所,用"阵地战"的方式推动无产阶级在市民社会领域对资产阶级思想阵地的颠覆,使其思想的系统性得以系统的体现.也利于我们对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系统分析与认识.  相似文献   

13.
知识分子要成为道德产出的生活者,其主体前提,是在遵从大众之不损、互利、共赢的利德基础上,矢志不移地践履义德;其社会前提,是任何时代都存在丑恶与黑暗,剥夺和贫穷,人性迷失和道德沦丧,它需要义德来呵护利德,更需要知识分子以践履义德的方式为社会大众释放道德生活的希望、信心和力量。接受了系统学科专业和知识体系训练的人,要在行为上成为知识分子,必须成为“知、仁、勇”的思想者,有独立自强的理性能力。这需要做五个方面的自我训练:一是确立理想人格,强化人文信仰、人文精神、人文诉求;二是坚守以学术本身为目的的立场;三是不断廓大以人本、民生、人间和大地为基本视域的学者情怀;四是日新其人间良知;五是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守护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14.
施萍 《社会科学》2005,16(11):99-104
林语堂与"革命"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他所坚守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以及他对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期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理解.林语堂从"语丝"时期激进的社会批判转化为"论语"时期社会批评和文化建设并重,其态度的变化标志着评判知识分子价值体系的重建,他在原有的道德-政治尺度之外,又增加了文化的尺度,社会角色也由单一变为双重.在这双重角色中,林语堂更看重知识分子的思想文化创造功能.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交往问题面临着现实的矛盾,处于尴尬的状态.一方面,在文化与道德边缘化、人们交往异化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希望知识分子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发挥道德示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现实社会中的知识分子群体又存在着诸多的交往失和、学术失范现象.解决上述问题,知识分子必须发挥高度的文化自觉,正确处理个体化与社会化的关系,努力建构适应社会需要、引领社会风气的交往伦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百年学术思想嬗变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现代中国,西学东渐、中西会通逐渐成为近百年中国学术文化的基本特性。现代中国学术与现代中国的文化政治变革,与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运动密不可分。无论是世纪初或世纪末,中国现代化与知识分子的学术命运都休戚相关。可以说,现代化的历程就是知识分子启蒙的艰难历程和学术思想变革的痛苦历程,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逐渐成熟并具备全球眼  相似文献   

17.
成云雷 《天府新论》2004,(1):103-105
孔子天命思想所具有的多重内涵,与孔子对殷周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有关。孔子继承殷商文化原始宗教之天,对之进行了主体性的改造,使之成为满足主体精神慰藉的道德情感之天。孔子继承周文化代表民心民意、作为政权转移依据的政治化的天,对之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个体道德的依据。孔子的天命思想相对于殷周文化传统凸现了人在道德领域的自由,但由于脱离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天命又成为带有宿命论色彩的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科技观的伦理内涵在于把"善"作为科技发展的最高价值判断标准,认为科学发展应以善为尺度,并要防止科技实践的非伦理化。这一伦理观初步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诉求。中国传统科技伦理观的启迪在于:在科学领域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人类的科技行为要尊重与关爱自然,要注重科技的功用等。现代科技伦理精神则超越了科学领域,进入了科学—社会领域,体现了科学活动主体对科技成果合理应用的道德责任意识,体现了科学界肩负的促进科学发展和人—自然—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的道德使命。  相似文献   

19.
重建社会重心: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传统中国,士大夫为四民之首,宋明以后形成了一个“士绅社会”。晚清科举制度的废除,使得士大夫再次成为自由流动资源,“士绅社会”逐渐转化为“知识人社会”。这一“知识人社会”拥有学校、社团和传媒三个重要的公共建构,这使得知识分子的文化影响力空前地提高。然而由于“知识人社会”的独立性质,又使得知识分子们与社会发生了制度性的疏离,以至最后自我边缘化,无法重建社会的重心。  相似文献   

20.
人格,即人的品格修养,是指一定的社会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系列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人格不单纯表现为品德,其内涵是性格、道德、智慧、意志、行为的统一,是发现、捍卫和创造真善美的能力,是一个人的无形财富和无形勋章。全部社会进化的过程和结果。在本质上都体现于人格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