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随着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生创业逐渐成为一条解决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德尔菲法及熵权法构建了大学生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赋予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了大学生创业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同时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北京5所高校的创业团队的创业能力进行了评估,并给出了高校、教育部门关于大学生创业方面的建议和指导。文章的研究成果对指导大学生创业有重要意义,并为各大高校合理有效的开展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驱动下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为高校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导向依据。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为导向,从创新创业支撑、创新创业知识能力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三个维度构建了高校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群组G1法的评价方法,引入非线性加权的评价模型,并以A大学为例进行了实证评价分析,根据实证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高校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提升广东高校大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必须转变人才培养观念,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构建以创新创业为中心的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必须改革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结构,提升创新与创业测评权重;必须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创新与创业教育。通过改革才能达到提高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评价指标和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文献法及访谈法,筛选出20个有效刻画成果水平的指标,经过问卷调查和主成分分析,提出了由实现、设计、转化、完成四方面组成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针对该指标体系构造了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评价机制,给出了成果评价的量化计算公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得出合理的成果综合评价值,并能调整适应不同的学科和情况,为科学的评价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水平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的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无疑使之雪上加霜。高校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从"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现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大学生创业能力薄弱的原因,进而提出要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必须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大学生创业环境较为积极、宽松。其中,高校创业园区不仅为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了专业辅导与咨询,还从政策、场地、管理、资金等多维度提供软硬件支持,全方位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创业能力。文章在对上海高校创业园区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尚创汇·东华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现状及问题,最终从评估机制建设、属地资源挖掘、生态体系搭建、线上线下宣传四个维度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评价体系的缺失是制约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整个评价体系的核心和关键。笔者在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原则,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层指标进行了权重赋值,试图为构建完整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评价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创业团队是科技创新中的关键因素,创业团队胜任力的培育有助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文章以科技创新创业团队为研究背景,运用AHP法确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胜任力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使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各模糊指标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应着重团队协作能力、关系能力等方面来提升团队胜任力。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讨论了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不足之处;基于CIPP模式,从背景、输入、过程、成果四个方面全面评价高校创新教育,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高校创新创业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并结合调查问卷,指标重要性用数据的形式进行统计,每一层级指标重要性数值构建矩阵,计算其特征向量,判断指标权重.  相似文献   

10.
以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校大学生团体科技创新能力的两层次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及模糊评语集,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模糊评价。其意义在于能有效评价一个科技创新体系,找出创新体系的薄弱环节,以便有针对性的对其改进。  相似文献   

11.
在协同创新思想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的环境下,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对于国家协同创新战略的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同意识、角色定位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基于协同创新思想,可从以下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优化大学生的能力结构,提升大学生协同创新素质;创新高校教学管理,搭建校内外协同创新平台;创新国家教育制度,为大学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软件产业迫切需要大量的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为适应社会需求,高校应不断完善和深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让行业企业深度参与软件人才的培养过程,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建工程创新型教师队伍,保障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在课程教学改革上,可引入先进的 CDIO 工程教育理念,构建一套以项目为核心、以学生团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体系,同时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形成一套注重过程评价的学生考核体系.同时要继续完善和深化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切实加强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一批科研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软件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13.
开展高校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实践能力,是促进大学生成才成长、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是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需要,是推动科学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我们应以创业教育为导向,进行教育教学范式变革,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搭建创业实践平台等,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重庆工学院大学生创业意识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全新课题。创业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对重庆工学院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对于创业所持的观点,并客观反映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指导和帮助,并在政策、资金、技术和管理培训方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大同市高校人培养模式、大学生就业环境、自主创业情况和发展趋势,当地政府应创建良好的城市环境和文化氛围,积极推动人才政策的落实;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同时加大大学生就业生涯规划教育力度,帮助当地大学生充分地就业和有效地创业,为大同市今后发展储备更多有用人才资源。  相似文献   

16.
院系作为学生培养的基础单位在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院系就要进一步认清新形势下开展科技活动的重要性,整合学校、学院各方面的资源,着力构建完善的科技活动体系,开展卓有成效的科技活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创业日益成为社会的焦点。文章以合肥工业大学和安徽理工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了排序,并从高校、社会、国家和家庭等角度提出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转化评价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在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转化是影响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制定科学、完善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转化的重要政策导向。目前,国内大学侧重于大学教学和科研的评价研究,但对创新能力转化的研究欠缺。从科技创新投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高校科研制度的安排、市场转化机制4方面分析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转化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科技创新能力转化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北京地区6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转化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提出了高校既要加强经费和研发人员的投入,也要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制度,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区域科技实力的重要尺度,更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力提高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区域科技创新系统评价指标的筛选和分析,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客观赋权的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TOPSIS法建立了基于熵权TOPSIS法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和6大经济区域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合相关数据,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指明了各省市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创新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在社团活动中积极发挥雷锋精神的引导作用,坚持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以提高自身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以社团活动为抓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实践基地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对于进一步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增强社团在高校中的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