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草原碳汇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而良好的外部环境又依赖于完善的政策体系,因此发展草原碳汇必须通过完善草原碳汇发展的机制和政策,从而实现草原碳汇体系的有效运行。本文将从强制性政策、自愿性政策与混合性政策三个政策角度出发,针对中国草原碳汇政策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构建支持草原碳汇发展的政策体系的相关建议,为草原碳汇早日在我国顺利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营林企业森林碳汇生产经营的特征,尝试设计包含碳汇量子预算、碳汇支出子预算和碳汇收益子预算等三大子预算的森林碳汇预算体系,并通过丰宁千松坝林场碳汇造林项目作为案例对其进行了具体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营林企业的碳汇造林项目来说,森林碳汇预算体系应以预测碳汇量、含CCER申请活动和造林活动在内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市场上进行碳汇减排量交易等活动为基础,设计碳汇量子预算、碳汇支出子预算和碳汇收益子预算等三个子预算,并以此控制森林碳汇成本,合理分配企业资源。此外,森林碳汇预算应嵌入到传统全面预算体系中,并与现金预算、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共同构成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从而更好地发挥碳汇预算对企业森林碳汇管理的作用,实现企业的低碳转型和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碳汇交易是碳排放权交易中的重要类型。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有必要将海洋碳汇纳入碳交易市场以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压力。福建省在海洋强省战略背景下,应当发挥地缘优势,试点建设海峡两岸碳汇交易市场,通过先行先试的立法空间出台地方性法规,在地方层面先行完善立法,通过立法保护海洋碳汇,明晰产权,规范交易,选择合同适用的准据法,约定仲裁解决争议纠纷。  相似文献   

4.
碳汇贸易作为一种基于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的合作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生态补偿机制,对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具有借鉴意义。本文结合川西北草原碳汇项目,从碳汇贸易的制度安排、补偿主客体的确定及履约机制等方面,对碳汇贸易的特点进行分析,寻求对我国生态补偿市场化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增加森林碳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以浙江、江西和福建3省11个县为例,根据对31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就农户对森林碳汇认知及碳汇林经营意愿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利用Logit模型定量分析影响农户参与碳汇林经营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均接受营林培训次数、林地质量、农户经营态度和地区差异等变量对农户参与碳汇林经营意愿有显著影响。在碳汇可以用于交易的前提下,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为政府推行农户碳汇林经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7.
林业碳汇作为成本最低的碳吸收手段,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基于2008—2021年31个省级行政区的数据,估算了林业碳汇的经济价值,并将其纳入当前的林业经济核算体系中,构建了以林业碳汇价值为正外部性产出的DEA-Malmquist效率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林业碳汇的经济价值较高,但区域间差异较大;2008—2018年,四大林区林业碳汇经济价值的排序为西南林区>东北林区>南方林区>北方林区,但在2021年南方林区反超东北林区,位居第二;林业碳汇效率呈现上升趋势,年增长速度达到31.9%,增速较高,在近三年来尤为突出;四大林区的林业碳汇效率的排序为南方林区>北方林区>西南林区>东北林区,技术进步效率为林业碳汇效率作出了巨大贡献,分时期来看,四大林区的Malmquist指数均呈现“U”型变动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固碳增汇与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碳汇林业的木材收益与碳汇收益评价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汇林业建设在全球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已成为碳汇供给的主力之一,碳汇林业建设更具战略意义。在碳汇交易的利益导向下,对碳汇林业的收益进行评价是推进碳汇林业建设的关键。采用Hartman木材与生态舒适性产出评价模型,对河北省邢台市任县永福庄乡林业的木材收益及碳汇收益进行评价,可以得出当地碳汇林的最优轮伐期为10年,并计算得出最优化的综合收益预期值。  相似文献   

9.
森林生态效益的有效供给取决于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实现.森林碳汇贸易通过市场交易,充分实现了森林生态效益的商品化,为林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融资平台.基于森林碳汇贸易的公益性、公开性、风险性以及交易客体的“可转让性”,必须通过完善标准合同、建立碳交易所、设立碳汇林保险以及建立合理的林权制度来保障森林碳汇贸易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0.
海洋碳中和是中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载体,其负排放功能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产业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目前中国海洋碳中和价值实现机制还存在政策缺失、管理体制分割、管理机制不健全、技术开发滞后等短板,需要通过加强政策顶层设计、加强科研技术攻关、加强海洋碳中和产业发展、加强陆海统筹生态管理等路径,走出一条海洋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海洋碳中和发展之路,最终实现海洋经济与海洋生态文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