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对沈阳建筑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高校学生体育、健康意识与行为现状进行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有较好的健康意识,对体育有良好的认识态度,已逐渐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证明了体育教育改革卓有成效,体育教学正向健身化、娱乐化、兴趣化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从众心理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总结大学生从众心理外在表现的基础上,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从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分析环境的能力;调动大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丰富知识内涵和生活阅历;加强大学生心理修养,完善他们的个性特征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从众观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对当前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功能,加快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的步伐,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成才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职业兴趣调查与职业指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大学生应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要结合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做方向性的选择。本文采用霍兰德中国职业兴趣量表对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用SPSS统计软件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应该加强大学生的职业兴趣取向的引导,建立切实可行的职业指导机制,同时高校的职业指导要关注两个转变。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环境意识已经成为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环境教育已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如何,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了了解目前工科大学生的绿色知识、绿色思维和行为,以及他们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见解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绿色教育、设置绿色课程,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特点,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了摸底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上网并非都是为了学习,更多的则是为了人际交往、娱乐消遣、寻求刺激和精神寄托。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和网络心理,对于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倡导网络文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从自我意识、情绪情感、动机、性心理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网络行为心理特点,对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克服网络心理问题从学生、学校和社会诸方面提出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7.
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影响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7所高校1 300多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网络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具有一定影响,学生政治社会化状况随其上网频率不同而不同。主要体现在:政治知识方面,高频率上网者对时事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政治价值倾向方面,高频率上网者在国家民族意识方面与其他频率上网者无差别,但其对政府和现行政策认同程度明显偏低;政治参与倾向方面,高频率上网者相对其他频率上网者而言参与态度较消极,对表达意见的途径了解较少,在政治效能认识上比较悲观,权利和义务意识比较薄弱。因此,需要加强网络监管和网络建设,克服网络对青年的消极影响,完善网络媒体政治社会化功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多种角度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原因和危害。认为大学生诚信缺失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但一直被学术界所忽视,该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加剧和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利影响。本文还提出了一些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违纪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思想转化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环节,切实做好这一工作,必须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最近几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校日常教育和管理过程当中学生违纪现象不断增加,这一现象已经引起高校学生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高校日常教育、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内蒙古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学生个人素质修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三个层次来探讨,在揭示学生违纪现象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减少学生违纪行为方面的不太成熟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浅析大学生政治素质发展的外部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形成发展反映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化等现实要求,受到社会各种因素影响。这些来自社会的、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大学生政治素质形成发展的外部动力。我们党和国家对大学生良好政治素质的一贯要求以及当今时代对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新挑战视是大学生政治素质发展的两大外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