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殷商是中国历史的开幕时期,也是中国艺术观念的形成和奠基期.这一时期的甲骨刻辞虽然没有将艺术作为讨论对象,但其中出现的“艺”、“乐”、“舞”、“画”、“美”、“丽”、“丑”、“品”、“鉴”等字,却勾勒出了后世中国艺术形式和艺术批评的框架.刻辞文字按“依类象形”的原则构成,为“以形释义”提供了可能性.其中,“艺”、“乐”、“舞”、“画”的构形方式,暗示了艺术与原始农耕文明的内在关联;“美”、“丽”、“丑”关乎艺术评价的维度;“品”、“鉴”涉及艺术评鉴的方法.通过与殷商青铜器的相互参证则可看到,摹仿与变形是殷商艺术的创制原则,象征与暧昧是其主导性的艺术风格,自然认知是其对艺术价值的基本定位.据此,殷商时期虽然尚未形成自觉的艺术观,但却为中国艺术史提供了观念的本源.  相似文献   

2.
对艺术的理解离不开它特定的文化与思想语境.对艺术语境化的理解也使得重提“什么是艺术”之问成为必须.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给艺术的定义和分类提出了挑战,一个崭新的概念——“类艺术”应运而生.作为新近出现的艺术术语,“类艺术”与人文学密切相关.价值是人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事关人类利益.面对价值,人文学采取的方式是分析研究,而艺术则是揭示价值.艺术人文学认为,一件艺术品包含四个紧密结合的维度,即FPCS模式:艺术形式、观者介入、内容和主题,没有揭示某种价值,形式与内容没有合一的艺术品就是“类艺术”.“类艺术”概念的出现进一步落实了艺术人文学,凸显了价值在艺术活动中的核心地位.无疑,基于价值的艺术人文学对剖析当代文艺和“中国艺术人文学”的建设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缐会胜 《天府新论》2023,(1):137-149
近年来,NFT艺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存在方式,构成了思考艺术本身的一个重要窗口。NFT艺术是特殊的数字艺术,是数字技术、区块链技术以及艺术等相关因素耦合而成的数字人工物。在当下人类“数字化生存”的大背景下,本文借由对NFT艺术的深度思考与阐释,重点关注NFT艺术的“存在”与“价值”两个维度。在“存在”维度,对建基于NFT区块链技术的这一艺术形式进行基本定位:其一,揭橥其有别于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原真性”及其得以可能的技术基础——“NFT化”与“权证”,彰显NFT艺术的内在生成逻辑;其二,从构成媒介、传播媒介以及本体维度揭示其作为数码物的物性存在方式,突出NFT艺术自身的媒介物质性。在“价值”维度,NFT艺术的生成方式与存在方式突破了从传统美学维度解读艺术的模式,经过“价值重估”,突出其“非美学”的价值维度,即NFT艺术表现为交易价值、社交价值以及事件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对NFT艺术的生成逻辑、存在方式以及价值维度的挖掘,为理解与解释NFT艺术提供一条可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反艺术”(anti-art)作为20世纪艺术领域最具争议性的概念之一,以全新的思维颠覆了对传统艺术观念的认知,迫使艺术家、艺术理论家不得不对艺术的概念重新进行审视与反思。阿多诺对“反艺术”多有论述,但阿多诺所谓的“反艺术”(anti-art)与阿瑟·丹托、乔治·迪基、艾尔雅维茨以及蒂埃利·德·迪弗等艺术理论家所提及的“反艺术”(anti-art)又略有不同,区分阿多诺对现代艺术的态度和以先锋派为代表的艺术家对现代艺术的态度便成为解锁“反艺术”的关键之所在。随着世界范围内向“后理论”(post-theoretical)“后艺术”(post-art)转向,在此语境下,厘清“反艺术”(anti-art)的本质特征及其审美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乎艺术的发展,更关乎当下审美观念的重构。  相似文献   

5.
谷鹏飞 《学术月刊》2023,(6):150-159
AI艺术作为一种由人工智能遵照算法程序而创造出的全新艺术形态,在“作者”的意识与创作意图、“作品”的创造性与创造本质、“理解”的语言与意义等三个方面体现出与人类艺术不同的阐释学特征。大体来讲,AI艺术的“作者”意识是一种拟人脑意识的双向信息反馈机制,它使得“作者”创作的“机心”趋同于“文心”,并萌生与“文心”相应的创作“意图”。AI艺术的“作品”创造性是智能程序基于原始素材与目标意图的比较修正而实现“藏艺于器”“藏礼于器”的表征,它基于信息的渲染匹配与设定目标的不完全吻合性而创造出出乎意料的形式与内容。AI艺术“理解”中的语言与意义,则潜在于算法系统的三重生成逻辑中,即对算法“指令”作“说明”、对语言“程序”作“解释”、对AI艺术一切内在要素作基于“说明”之上的“解释”。AI艺术的意义总体上源于一种客观化的主观阐释,其意义诞生于对语言符码的“指令说明—程序解释—意义赋予”循环阐释,并与人类如何在全新生存语境下重新定义经典艺术的相关概念攸关。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伴随当代艺术的社会转向而兴起的新型公共艺术,即参与式艺术,应用跨学科方法介入公共生活,重建艺术与社会、自然的关系,重置“何为艺术”的问题。但是,从“物性”视角剖析新型公共艺术的物性维度和实践机制在此前的公共艺术讨论中尚未得到充分展开。首先,新型公共艺术的“关系美学”强调现场性场域感知,这一新感性机制可追溯到由极简主义艺术推动的交互性场域感知和情境中的物性呈现。其次,新型公共艺术对“地方”“在地性”的重视,既源于全球化、数字化时代艺术对“本土性”和“地方性”的追溯,也呈现出当代特定场域艺术对现场、场所情境的现象学关怀,更体现了当代艺术的公共性转向和重塑公共生活空间的诉求,因而不能仅满足于话语型“关系美学”的揭示。再次,新型公共艺术在“地方”场所的具身性实践,打开“地方”的自然与文化生态褶皱,在特定情境中凸显出新的物感关系,实现文化档案库与世俗生活的交换,这是对艺术物和艺术观念的双重解码与再编码。最后,借助思辨实在论等新物质主义思想视域,对新型公共艺术审美机制的阐释,将走向直面“人—技术—物”相关联的物美学,关注公共艺术对当代生活中人与物的生存论危机的呈现,并朝向人与非...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美学随着艺术的变化而经历了一个巨大转型过程,例如,从感兴趣于“创造”概念发展到热中于研究“创生”概念,从对“秩序”及其审美特性的研究到转向对“偶然”、“即席”、“自发”等概念的研究,从全力研究“成熟”艺术到研究“童真”艺术,从研究“客观反应”的艺术到研究“内在反应”的艺术,如此等等。本文对这一转型作了一番素描式勾画。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人艺术的审美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 ,文人是从事艺术活动的特殊主体 ,文人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本文通过对文人书画、文人诗、文人音乐等文人艺术样式的深入分析 ,归纳出了中国文人艺术与宗教艺术、民间艺术、宫廷艺术比较之下的一些独特而突出的形态特征 :布局上倾向于“疏简” ,色彩上倾向于“素淡” ,技法上倾向于“生拙” ,表现上倾向于“含蓄” ,趣味上倾向于“天然”。  相似文献   

9.
陈才生 《殷都学刊》2008,29(4):93-96
“心性”之学是中国当代新儒家哲学思想的核心,将“心”的文化与“心”的艺术之间的障壁打通却是徐复观的独创。他在阐明艺术价值的根源和艺术创造的关键基础上,又从艺术创造主体角度对艺术的真谛进行了人性主义的阐释。其要点有二:一、艺术家人格修养的层级性决定着艺术创造中价值、意味发现的层级性,艺术个性化的前提乃在作者能得“性情之正”而不仅仅是“性情之真”;二、“文”与“道”之争是个常论常新的话题,而“专制制度”才是文艺发展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0.
在瓦格纳和勃洛克对“艺术与革命”论题所作的阐释中,有穿越时空的应和,也有矛盾丛生的碰撞,勃洛克对瓦格纳的艺术观既有接受,又有创见。受德国音乐家瓦格纳艺术观的影响,勃洛克打破了俄国象征主义纯艺术的疆域,对瓦格纳的艺术观进行了深刻的体认,不仅指出艺术的使命在于弘扬生生不息的人民精神,把艺术的本质归于音乐,并高扬集体人文主义的艺术理想,而且对瓦格纳的“综合艺术”理念也提出了个人的创见,将艺术与哲学“综合”,重塑多元、深刻、复杂的基督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