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陶陶 《江汉论坛》2004,(1):97-99
在诗歌审美创造中,色彩的感觉最容易触发诗人的美感和联想、想象,因而,诗人将色彩赋诸诗歌意象,由此而形成诗歌的色彩意象或抒情形象.对不同的色彩意象在诗歌中的抒情美感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它的基本规律或范式;每种色彩所构成的意象形象,它所隐含、折射的抒情信息内涵,常常是有一定的抒情范式的.本文着重讨论诗歌中的红色意象的抒情审美范式,即常态意蕴抒情范式、隐喻变异意蕴抒情范式和象征意蕴抒情范式.  相似文献   

2.
明末清初,诗人在"诗史"创作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诗史源于诗人的"史笔","史笔作诗"使诗歌具"史体".诗人对诗歌历史价值的再认识,促使"以诗纪史"成为诗人自觉的创作理念.诗人倡导诗歌要"补史之阙","诗可以正史之讹"、"以心为史"、"史外传心之史"新观点诞生,文学家亦对诗人主体性和诗歌抒情性进行重新认定.明末清初诗人独特的"诗史观"促进了叙事诗的发展,叙事与抒情相融合的诗史创作与以前的"诗史"创作拉开了差距,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这都是以往中国文学史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3.
自从小说成为最主要的文学形式之后,叙事业已成为文学的圭臬,再现型的诗歌研究模式就占据了统治地位,抒情则被看成诗人的戏剧独白。以弗罗斯特小诗《春潭》的戏剧独白分析为例,可以揭示这种小说式解读的貌似合理性及其明显的缺陷。新抒情理论主张重回贺拉斯开创的抒情传统。诗歌是一种辞藻华丽的话语、修辞手段和伦理教育工具。抒情言说者并非小说中的角色,而是向受众——仪式上的听者或诗歌的读者——呈现传统元素的演述者。抒情重在从物质层面凸显语言,对语言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在抒情那里,语言不仅在主体立场稳固之前与身份结构及其置换紧密联系,而且与韵律及对时间性的身体体验密切关联。新的抒情研究不只局限于探索抒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态,更致力于提出新的抒情规范与类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藏族当代诗人贡卜扎西诗歌写作的抒情艺术。认为它以抒情为生命,具有抒情的主观性,并艺术地化物为情,化理为情,使之成为诗人感情燃烧的、特有的、精美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学拥有独具特色的抒情传统,"五四"新文学在西方文学观念的影响之下,重新发现并激活了抒情传统的现代价值和意义,生成为中国现代的抒情主义.它既受到了诗言志、诗缘情传统的孕育和影响,也有西方浪漫主义的诱惑和催化,并成为新文学的一种话语方式.当"抒情"成为"主义",感情的个人空间受到了一定的挤压,具有了鲜明的意识形态内涵,也遭受到新文学的质疑和批判.新文学的自我表达被纳入西方话语谱系,说明传统"抒情"的路径和意义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新文学也存在着自我认同的焦虑和困惑.  相似文献   

6.
与其说穆旦"最好的品质却全然是非中国的",毋宁说是非古典中国的:非"牧歌的情绪"加"自然风景"的,非单线因果和起承转合的,非和谐统一的。穆旦是一个背靠中国抒情传统、自觉面对矛盾、分裂的现代经验的中国诗人,从40年代开始就对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非个人化原则和崇尚智力的风尚有深刻反思,提出了让感情渗透智力的"新的抒情"的诗歌主张。他始终坚持的"新的抒情"的创作实践,既弥补了诗歌与现实的裂痕,也避免了诗歌单向成为智力活动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论西晋诗人的逆反式抒情胡大雷一、何谓“逆反式抒情”建安、正始时期的著名诗人,如三曹七子、嵇阮诸人,其诗歌抒发情感的诸层面与其个体生活的诸层面紧密相连,从其诗歌可以看出诗人生活的影子。此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概括建安时期诗人个体生活与社会境况及诗风...  相似文献   

8.
李商隐诗歌的抒情艺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善于言情,是李商隐诗歌艺术的根本特征。不仅他那些感慨身世、吟唱相思离别的篇章,写得情深语挚,哀怨动人,就是一些直接讽喻时政、酬答友朋以至怀古思乡、写景咏物之作,也莫不渗透诗人的真情实感,具有一唱三叹的韵味。李商隐诗歌的抒情,又有它自身独特的作风,那就是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而特别致力于婉曲见意。诗人并不是不会作直率的抒情,但这样的诗作较少,更常有的是一种曲折达意的抒述方式,它同诗人缠绵芳悱的情思结合起来,形成李商隐诗歌特具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9.
李星辉 《云梦学刊》2011,32(1):139-141
网络诗歌的抒情语言跟传统诗歌语言一样,有着相同的抒情特征和言说方式,但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主要体现为:个人化抒情;超文本抒情;口语化抒情;叙事式抒情。  相似文献   

10.
"梨花体诗歌"和"诗人裸体朗诵"成为轰动一时的媒体诗歌事件,在此过程中,诗歌以及诗人成为被"恶搞"的对象.在少数诗人那里,诗歌成为被用来沽名钓誉、追名逐利的手段而非庄严、崇高的艺术追求.同时,在大众媒体的恶意炒作下,悲剧性的文化事件被简化和改造成了喜剧性的娱乐事件,其内在性和精神意义被抽空.它们共同显示了当今时代文化上的恶俗之气,是大众消费意识形态对价值理性和人文追求的肆意扭曲.在如此的"共谋"下,诗歌成为被窥视的"他者",其形象被"脸谱化"和"妖魔化"了,诗歌本身受到了严重扭曲和伤害.  相似文献   

11.
艾青诗歌抒情主体人格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根植于诗人生命深层无意识的孤独而生成的寻求大地母亲归属的“地之子”;二是由此而演化出的具有自由与叛逆精神的流浪者与诗人同一的自我;三是基于以上二者升华出的居于自我超越层次上的,满怀悲剧激情的殉道者。这三者共同构成早期艾青诗歌抒情主体的人格整体,也形成了他的诗歌中所特有的那种悲剧性孤独的生命体验。一、生命深层的孤独与“地之子”《大堰河──我的褓姆》,作为艾青最动人的诗作,并为批评家们公认的诗人的代表作,表现的是诗人对现实社会不平的哀怨,对其具有养育之恩的褓姆…  相似文献   

12.
在抒情性遭受质疑和消解的当下汉语诗歌写作洪流中,湘西侗族诗人杨林坚持着诗歌的抒情走向,却又超越了传统抒情诗的局限,在对存在之真的追问中彰显了"作者隐退"的抒情品质。他善用灰暗枯败的意象营造深沉的抒情语境,利用多重错位的审美程序撕裂表象对存在的遮蔽,复活存在者的感性生命,将神性、敬畏、悲悯等情怀重新植入消解意义、亵渎神圣的后现代语境,用自行呈现的抒情之诗照亮现代人回家的路。  相似文献   

13.
杨景龙 《河北学刊》2024,(3):117-126
在全面继承诗骚以来中国诗歌抒情言志传统的基础上,李白把初盛唐抒情言志诗歌推向令后人望尘莫及的顶点。无论是题材内容的选择处理,还是体裁形式的继承创造,抑或是强烈的主观色彩、丰富的想象力、变化莫测的结构等等,都呈现出在其他时代、其他诗人的诗歌作品中难以模仿复制的“顶点”状态,集中展现了李白的天才诗艺与恢弘壮阔的盛唐气象。李白诗歌的顶点抒情,依托于持续上升、臻于顶峰的伟大时代,厚植于自由繁荣的思想文化沃土,是初盛唐以来持续走高的诗歌抒情性的终端显示,更是诗骚之后、汉魏已还的传统抒情诗艺术的最后总结。  相似文献   

14.
郭莉芝  潘利锋 《云梦学刊》2013,34(1):106-110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表现方式,抒情是作家个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也是情感释放与情感构造、审美理念的辩证统一。因此.任何抒情诗都有一个关于抒情方式的问题。然而,不同的诗人往往会因自己的诗学理论和个性气质而采取不同的抒情方式.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并以此突显自己的诗歌风格和独特的艺术特色。作为一名出色的抒情诗人,弗罗斯特在抒情艺术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其多变的抒情方式就是其典型表现。其中,直抒作者之情是弗罗斯特最有代表性的抒情方式。诗人在其自然诗、爱情诗、哲理诗、农事诗时常通过直抒抒情主人公“我”或“我们”的胸臆来流露真情,实现表情达意的抒情功能。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诗与民生问题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关联。长期以来,诗人在抒写民生主题时都采取一种居高临下的抒情姿态,因而影响了诗歌的艺术效果。直到晚近的诗歌,由于诗人调整了自身的姿态,变高高在上的俯视为一种切身介入,民生主题的表现得到有力的提升,从而丰富了现代汉诗的艺术探索。  相似文献   

16.
高友工的"抒情美学"以其细密的阐述、完整的架构、抽象的思辨,构筑出"中国抒情传统"之"本体论"的宏大叙事.这一构想,一方面借助西方现代美学的论述框架和概念体系,围绕"美感经验"与"艺术形式",建构"共时性"理论形态;另一方面,又在"历时性"的文化史勾勒中,寻求中国美学抒情经验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7.
论抒情想象     
本文主张把诗的想象称为抒情想象.人们常以为诗的特征在于想象,或在于形象思维.抒情诗的确富有幻想色彩,但形象思维不是诗人专利.要谈诗人的想象,就离不开诗的审美知觉、诗的意象.抒情诗是以意象连缀而成的,诗的想象势必趋向构成意象结构,从而使自身成为意象的运动方式.意象语言才是抒情诗的特征所在.因此,谈诗的抒情想象必须从意象化的审美知觉谈起.  相似文献   

18.
"第三代诗人"的文化认同与诗歌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代际称谓,"第三代诗人"以叛逆的姿态颠覆了朦胧诗人的诗坛主体地位,实现了诗歌观念从精英到平民的位移,同时,也把自己绑赴"刑场",宣告了诗人之死.比起诗歌观念的叛逆来说,诗人之死的震动性和影响力更大、更持久.它几乎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命名.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诗歌的民族,异常发达的抒情诗所构建的诗意精神世界,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成为东方文学的杰出代表而辉耀于世界文学的星空.但八十年代后期以来,诗歌的光环效应、轰动效应在短短几年间几乎褪尽,敏感的诗人们的预言不再是无病呻吟:“诗死了/而诗人还活着/是诗的不幸和诗人最大的悲哀.”  相似文献   

20.
顾城被人们称为"童话诗人",他的童话世界已成为一种思想,一种诗歌和生活的理念,他带着这种思想理念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也演绎了他另类的人生.本文通过顾城人生中一些重要的因素来分析诗人"童话世界"的产生、发展和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