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教学活动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断地进行情感交流和信息沟通的过程。这种交流与沟通是通过言语和非言语两种行为进行的。因此,在师生的课堂和日常交往中,教师除了需要熟练地运用言语行为进行交往之外,恰当地运用非言语行为,对于课堂教学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观,点及作者的教学实践为基础,论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非言语行为,指出教师的非言语行为是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自觉地重视非言语行为是优化教学结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通过调查发现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师不恰当的语言和行为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缺乏等可以导致大学生产生师源性焦虑.据此提出了应对大学生师源性焦虑的具体策略: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包括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和课堂教学过程;加强辅导员工作,包括加强与授课教师的沟通与教育合作、加强与心理动态监测部门的联系与协作以及进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与个别心理辅导;解决大学生师源性焦虑问题的保障措施,包括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社会、学校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4.
非言语特征传递了人们交际活动中的大部分信息,是人们日常交际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信息栽体。非言语特征包括体姿语、目视行为、面部表情、体距处理、伴随语言诸方面。教师的非言语交际对外语教学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注意与自身素质有关的非言语特征,并且要善于发掘所教语言文化的非言语特征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从言语行为理论看奥斯汀的哲学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英国哲学J.L.奥斯汀是日常语言学派的开创人,他勇于对传统的哲学观点提出质疑,以其精细的语言现象学方法观察日常语言,区分了施为句(performatives)和表述句(constatives),提出了言语行为三分说,认为说话就是做事,从而改变了人们对语言、世界和心智之间关系的看法。本文着重结合其言语行为理论来展示奥斯汀独特的哲学智慧。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幼师教学的重要工具,是师幼关系最重要的桥梁,幼儿教师的重复性言语对教学活动、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作 用。文章以农村幼儿园大班幼儿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对幼儿教师在日常保教活动中的言语重复行为 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总体而言,幼儿教师否定评价重复无效,而积极的评价重复太随意;保育活动中,教师的组织性言语重复 过多,控制性强,缺乏指导性;集体教学时,机械的领读式重复和讲解重复效果不好;教师的反复提问言语暗示性太重,启发性 不足等。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并探索了相应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非言语交际是交际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非言语交际来创造生动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思维,加强师生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也可以根据课堂上学生的非言语行为,及时做出教学反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8.
作为言语行为的重要辅助工具,非言语行为在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行为更是起到了克服文化差异、克服言语行为表达缺失而达到交流的目的。在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作为课堂主导角色的教师,时刻关注自己的非言语行为并作适当的调整会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教师的眼神、面部表情以及肢体语言,如果运用得当,不仅能够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促进师生合作,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英语教师要注意非言语行为的重要作用,带动学生并调节课堂气氛,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10.
非言语交际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进行交际最重要的工具是语言,但又绝不仅限于语言,还依靠许多非语言交际行为。非言语知识的传授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来抓,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有益补充。在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非言语交际行为会增强教学效果、融洽师生关系。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使用诸如身体姿态、面部表情、目光、手势等非言语行为以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点分析了声音行为在现实交际中的重要修辞作用,主要体现在:音调/音质,响度和重音、速度、停顿、功能性发声和静默等方面,说明非言语交际行为具有对言语交际行为的补充、替代、调节、抵触等功能,并且指出其语用功能的中西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东华理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类)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师能训练为主要内容;师能实践为重要环节;以师能竞赛为必要补充;以课堂教学、课外实训和中学实践三元对接为主要载体;以师能训练“大课堂、多渠道、开放式”为主要特征;以观摩、备课、实训、评议、小结为主要环节;以准备阶段、实训阶段和总结阶段为主要阶段的师能训练实践性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非言语交际是人们沟通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实际上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使用非言语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由于非言语行为具有民族性和多义性,不同文化的人对非言语行为的要求是不同的,非言语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因而有必要了解语境与非言语交际的关系:非言语交际的策略和手段的选择取决于语境;语境有助于非言语行为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从人力资源管理5P模型视角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对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指出,岗位设计、员工开发、绩效考核与薪酬设计、积极的文化分别是影响反生产行为的机会机制、预防机制、触发机制和规范机制,并且这四大机制互相制约,共同对反生产行为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织应加强行为监控,优化工作设计;注重诚实性个性测试和职业、心理培训;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薪酬与奖励制度要公平、合理以及营造积极的伦理氛围和伦理文化五个方面的反生产行为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5月期间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4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差异,以及治疗前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CPIS)、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APACHEⅡ)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79.55%,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仅2例出现轻微不良反应;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CPIS及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盐酸氨溴索可显著改善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运用指点等肢体语言辅助沟通干预训练一名无语言孤独症幼儿需求表达行为。在观察、访谈、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干预实践步骤,采用单一被试倒返设计方法,应用包括手指、点头和沟通板等辅助沟通方法进行为期一学年干预训练。研究结果显示,该幼儿使用肢体语言或沟通板表达要求行为的次数有明显增加,人际互动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10~24分的轻、中度AD患者64例,按随机原则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对照组给予茴拉西坦治疗,观察12周。治疗前后应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观察12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组较对照组MMES、ADL评分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盐酸多奈哌齐治疗12周后较治疗前MMSE与ADL分数分别改善3.9分和7.4分(P〈0.05,P〈0.01),盐酸多奈哌齐治疗4周,MMSE分数已有提高(P〈0.05),故盐酸多奈哌齐起效时间在治疗4周末。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组不良反应轻,与茴拉西坦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能有效治疗轻、中度AD患者,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改善,耐受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党外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及其结果是新时期统战管理工作科学化的基础与重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为: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目标导向原则及合理化原则,可以从德、能、绩、影响力和发展潜力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有效实施评价体系应注意党外代表人士的特殊性和时代性,应循序渐进、逐步推进,要正确分析和应用评价结果,并建立综合评价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反映学生耐力素质和心肺功能的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用实验室方法验证主成分分析法的有效性。方法:测试河北工程大学普通大学生23名10项体质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成分,对每位受试者的体质综合评价排序,分组。对部分受试者进行递增负荷跑台实验(GXT)采集心肺功能的相关指标,验证主成分分析法在体质综合评价中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结果(1)根据主成分综合表达式,计算主成分值、综合主成分值及排序。按排序分成三个组。(2)递增负荷跑台实验显示,最大摄氧量、氧脉搏、通气量等指标,强势组与弱势组相比出现显著差异,强势组好于一般组,一般组好于弱势组。结论:主成分分析法适用于学生的综合体质评价,具有合理性、可操作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以现代法语教材《走遍法国Ⅰ》中大量非言语行为的运用为实例,结合当今副语言学、身势学、近体学等新兴学科理论,对非言语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功能进行分析和讨论,旨在帮助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对这一现象的了解,对非言语交际功能的重视,从而提高自身综合交际能力,更好地掌握一门外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