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林语堂在《论读书,论幽默》中说:最上乘的幽默,自然是表示"心灵的光辉与智慧的丰富"……各种风调之中,幽默最富于感情。何为"幽默"?一般我们理解为"形容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它跟滑稽不同,滑稽只逗人笑,而幽默则是一种能激发起人类心理某种情感的智慧。如果作家富有幽默感,其作品便会趣味无穷;如果演说家富有幽默感,其听众就会乐在其中;如果老师富有幽默感呢?自然就会更有感染力地启迪学生的思想,熏陶学生的心灵。于是,我立志做个懂幽默,会幽默的老师,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精神的产物,作为一种为人而存在的创作物,是人类对自身生命体验的产物,也是人类参照自身体验文学化、对象化的表现,作家借用作品中的人物和场景来展示自己的人生阅历与审美价值。《儒林外史》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一部全景式反映封建时代知识分子人生经历的作品,是作者吴敬梓倾注了大量心血,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提炼和升华出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幽默,一直存在于中国古代文学中。辛弃疾词的幽默,既是对词这种特殊诗体创作艺术的另类展示,也是其独特的士人处世态度的表现。幽默,是辛弃疾悲情人生的自我心理调节;是辛弃疾人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对历代文人"玩世"精神传统的发展;幽默离不开宋代"以俗为雅"审美世风的濡染;是辛弃疾的"智慧之一刀"。  相似文献   

4.
柯岩是当代一位永远勃荡着青春、以真诚和坦率讴歌着爱与美的作家。她将自己所有爱的热力献给了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爱不仅仅是同情,也是一种负责和献身。有所爱必然有所恨。因而作家不仅以真挚的爱心滋育着一切处于悲沉、稚拙的苦难中的人们,而且以高度的艺术自律严格遵循现实主义客观真实的美学风范,展现人生的真情真谛  相似文献   

5.
<正> 这是一个独特的作家.当众多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努力通过自己的艺术把握和追踪新的现实之时,沈从文却沉醉于对过去的诗情追忆和个人的一种朦胧感觉与情绪之中.这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作家,你从他的作品中会感受到,有时,他似乎是在描写单纯,等掩卷沉思却又觉得他是在向你暗示麻木;有时,他似乎是在讴歌湘西的牧歌图景,字里行间却又浸抹了一种忧虑……沈从文独特而充满矛盾的文学创作,不但使人们不易把握他作品的真实面貌.而且更使人们难于真切地理解他的内心追求.本文主旨便在于考察沈从文在描述他的人生内容时的心理态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以生命美学的方法,阐述刘元举的散文创作,认为作家具有一种忧郁的情怀,一种艺术的敏感。他的作品充满着智慧,处处给人以知识的力量。对人文历史的强调与对人道精神的张扬,是他散文创作的一个特色。同时,他又是一位充满现实主义美学精神的作家,散文中充盈着对现实人生的关注与对现实批判的锐气。他的写作不光是用智慧来证明一切生活经验,而且用作家的人格勇气去证明存在的希冀与良知。激情成为他艺术的勃勃之源。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钱钟书先生的《说笑》是一篇以幽默的笔调和形象化的语言对自己的幽默观所做的系统的表述。钱先生吸收各家幽默理论的长处而融成了自己的幽默理论体系,即在承认幽默主体具有高度的机敏和智慧并具备诱发幽默感的客体对象这两大客观的前提条件下,从主体内心世界着眼,强调幽默是一种脾气、性格或心态,具体表现为具有高深修养的了悟世事人生的超越感或优越感和对人生、命运采取“一笑置之”的“游戏”或“自嘲”的态度。最理想而纯正的幽默表现为智者哲人的有会于心的微笑。幽默具有流动飘忽、变化不居的不确定性,不能固定为模式,因此不可摹仿和提倡。  相似文献   

8.
以往学者们大多将幽默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进行研究,几乎没人关注幽默的神经心理加工过程。现代脑成像技术给学者们提供了一种更为客观的方式,有助于揭开幽默大脑加工的神秘面纱。尽管幽默的认知神经心理机制的研究已经能够帮助人们建立起对人类幽默理解的系统认识,但目前还有很多可扩展的方向:首先,目前的绝大多数研究都以成年人为研究对象,研究的外部效度存在问题,仅有个别研究着眼于儿童和老年人的幽默理解认知机制,应该开展针对其他年龄段的研究,从人类生命周期的角度整合不同年龄段的幽默理解神经心理加工机制发展变化的特点。其次,应着重结合汉语的特点和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进行研究,形成中国特色的汉语幽默认知加工理论。  相似文献   

9.
有智慧的深意的笑是幽默的目的,矛盾和含笑地解决矛盾是幽默的实质,实现幽默的原则是超乎寻常,实现幽默的途径当然有法可依:如多读书,常思考,学点幽默思维和活用词句等幽默技法等等。  相似文献   

10.
析J.M.库切小说《耻》中超越种族的生存困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库切的代表作<耻>是一部寓意丰富、思想深刻的小说,从不同角度解读会获得不同的启示.本文以小说揭示新南非新旧交替时代种族问题为出发点,深层剖析作品所反映的人类共同的生存境遇,展示作家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其人道主义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1.
本文解析了林语堂幽默观中中庸与极端的矛盾原因。认为林语堂对幽默之倡举是以改造社会、改造人生、改造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为初衷的。此举不仅对纠正中国文化两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现代文学艺术的多元化提供了新的思维视点与文体道路。  相似文献   

12.
和同时期的现代幽默喜剧中对人性和人情的直接渴求不同,中国三十年代的社会型讽刺喜剧几乎全力以赴地抨击着人生虚假的一面.剧作家们在这里实际是立足干一种理想的人生来反观现实生活中一切背悖人情扭曲人性的现象和力量.社会型讽刺剧则往往是以种种社会问题为透视点,以写实和大体写实的表现方法去表达作家对于社会现实执着的生活态度和对于社会  相似文献   

13.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是作家所理解的“以一种新的形式来展示作家所能意识到的历史和现实,或者说独特的生命体验”的现实主义创作。作品中所蕴含的关于20世纪中国历史命运的思考,在诸多主要人物的人生际遇中较为清晰地凸现出了民族文化心理的脉络。本文正是以梳理人物文化心理结构及其文化冲突为契机,来考察作品反映民族心史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4.
孔庆东是我国当代一位新锐作家,其作品的最大特色是幽默。但他不是为了纯粹的幽默而幽默,而是以幽默为手段表达了自己对丑恶事物的鞭挞、抗争,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弘扬。孔庆东语言表达幽默的成因有二:一方面在于个人,另一方面在于社会。  相似文献   

15.
幽默定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默是一个相当热门的话题 ,幽默到底是什么 ?找不到明确一致的解释。幽默来源于生活 ,是学来的。幽默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的语言形式 ,是艺术化的语言。幽默是一种艺术方法 ,用这种方法造成以笑为艺术手段的文学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6.
幽默是一种高度提炼的文化艺术,它充满了人类智慧的轻松而又含蓄的笑。然而,幽默的运作机制离不 开模糊语言的运用,也就是说,幽默的形成在于话语隐含义的模糊性。本文从模糊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幽默模糊的 认知基础、运作机制、美学效应以及常采用的模糊手段。模糊理论对幽默语言的运作机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7.
钱钟书与杨绛 ,是当今中国文坛上最具人望的一对文学伉俪。之所以如此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但与他们在作品和人生当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慧与幽默肯定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关联。智慧与幽默在他们 ,不仅是表达的策略和技巧 ,而且也是内在性情的自然流露 ,是他们有关文艺乃至宇宙人生的一种理念。说到钱钟书和杨绛智慧与幽默的形成 ,其成因自然也是多方面的 ,但与英国文化的濡染显然有关。一、从林译小说到牛津岁月钱钟书十一二岁的时候 ,开始接触英国的文学作品。他发现了商务印书馆当时发行的两箱“迷人”的《林译小说丛书》 ,于是开始了“反复不…  相似文献   

18.
大概因为鲁迅曾经批评过林语堂的缘故,人们总认为鲁迅是反对幽默的。这是误解。大量资料证明,鲁迅不仅不反对幽默,而且他本人正是一位具有幽默风格的伟大作家。鲁迅的幽默,除了具有幽默的一般特点:借助于善意的微笑,含蓄地批评生活中乖讹和不通情理之处,通过笑的感情渠道,将作者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评价传达给读者,并能给人以启迪,引导人们去思索,去探讨之外;还有一种不仅外国作家无法模仿,就对本国作家来说,也是“别具一格”的幽默感——鲁迅式的幽默。  相似文献   

19.
人类的智慧丰富多样,但总的可以归纳为三大类:技术智慧、艺术智慧和人术智慧。技术智慧是人类为更好地适应环境而制造工具进行物质生产的知识和能力;艺术智慧是人类用假想和虚拟的手法对现实世界的演绎和超越;人术智慧是影响人群、把握人生、征服人心的一种智慧。三种智慧没有高低优劣之分,而且互渗互补。如果以一种智慧为主,兼具其他两种智慧,就能成就更为亮丽的人生。  相似文献   

20.
“笑”在新时期文学作品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嬗变过程:其一,新时期之初文学中的“笑”是对丑恶的讽刺,运用的是一种痛快淋漓的嘲笑手法;其二,反思文学中的“笑”,讽刺色调大大减弱,揉合了深沉的历史悲剧感和崇高精神,这一特征典型地体现在王蒙和高晓声的作品中;其三,具有现代意识的“新潮”幽默是以刘索拉和徐星为代表的,这一时期的小说,其嘲弄和取笑的对象是包括笑的主体在内的整个人类,而这种幽默方式,又被王朔运用发挥到了极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