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离骚》作为赋体文学作品,继承了荀子《赋篇》的“隐”的传统,以“历数”为隐,寄寓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批判以及改革、更新政治的主张.《离骚》的作者是淮南王刘安,不是屈原,《离骚》是作者应汉武帝之命而作.《离骚》的写作时间在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其写作关乎武帝时代诸侯王地位日益微弱,朝廷疑忌日深的形势;作者作为“反王之后”的诸侯王忧谗畏讥,希望武帝消除对自己的疑虑,这是《离骚》题旨的重要方面.《离骚》之被认为屈原作,大约源于刘安的托名,托名他人,一方面这是一种文化传统;另一方面,由于《离骚》的以历为隐,表现了作者“改正朔,易服色”的主张,而当时的实际掌权者窦太后反对这种主张,为避不测,作者于是既托名屈原又将“历事”隐去.  相似文献   

2.
一根据目前所能见到的资料,战国末、秦代至西汉前期,对屈原作品进行研究整理第一人就是刘安。刘安为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生于文帝即位元年(前179年),死于武帝元狩元年十月(前122年),历文、景、武三代。王都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刘安博学多才、诵诗作赋、天文厉法,方术技艺,无不精通。他对屈原作品曾作过精深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国际屈原学术讨论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五届年会1992年10月9日至13日在山西临汾举行,会议收到论文96篇。我刊特邀请四位屈学专家从中推荐出有代表性的部分作品,以期从一个侧面反映这次盛会的学术概貌。限于篇幅,本期选登了13篇论文的提要,以飨同好.各篇提要,均录自会议印发的《论文提要》,其中两篇因原文太长,本刊作了部分删略。  相似文献   

4.
周建忠 《云梦学刊》2005,26(2):28-37
众多楚辞读本往往回避章节之学、层次分析的原因为研究对象的丰富性、研究史的复杂性、研究内容的特殊性.<离骚>分段争议颇多,大略分为二、三、四、五、八、十、十二、十三、十四段以及"二分法"或"三分法"与"多段法"的结合等.从结构层次的合理性而言,"两分法"最经得起推敲,古人"前半"后半"之说,"人境"神境"之论,颇切辞旨.延续"两分法"的王邦采的"三分法",在较多学者认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构成了"三分法"与"多段法"的结合,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达到统一.  相似文献   

5.
《离骚》的主人公一般认为是作者自己,但照此理解,牴牾甚多。从作品的整体意境、政治功能来看,《离骚》的主人公不可能是作者自己,而是高阳氏的裔孙、后被帝喾诛于庚寅之日的祝融,《离骚》所述——特别是开篇部分皆依仿祝融事迹。祝融作为《离骚》的主人公是由于他与作者有一定的相似性。儒家思想的片面影响是造成后人将主人公坐实为作者本人的主因。  相似文献   

6.
董运庭 《云梦学刊》2005,26(3):29-34,37
楚辞的长期流传,首先是自上而下,然后自下而上,进入汉代通过三条线索得以汇编结集。今本《楚辞》是一部体例极为特殊的文学选集,它在实质上乃是“屈原一家之书”,所收作品也似有经、传之分。《汉志》不录《楚辞》,并不能否定刘向的编纂之功,刘向编《楚辞》是他在废弃期间的“个人行为”,而他后来奉诏典校经书则是“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离骚》的原型结构为周诗六义中的“比诗”(原始的双人歌舞戏剧)。《离骚》结构本身也是一种古代歌舞剧的剧本。结构关乎内容。因此,《离骚》中的诸意象均当做为戏剧中的台词、道具、戏剧场景等来阐释,这才更符合其本义。  相似文献   

8.
《文史哲》2019,(6)
<正>一美德伦理学自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学界复兴以来,日益成为现代伦理学谱系中的一支强势力量。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它对康德主义或功利主义的反叛有多时尚,也不是因为它向亚里士多德主义或休谟主义的复归有多特别,而是因为——它用以观察、理解和反思道德问题的美德论  相似文献   

9.
《离骚>中“民”牢地六见;“哀民生之多艰”、“终不察夫民心”、“民生各有所乐兮”、“览民德焉铝辅”、“相观民之计极”、“民好恶其不同兮”。王逸<楚辞章句>一律释为“万民”。游国思主编<<离骚>塞义>按日:“民生即人生,本书多以民代人,下文终不察夫民心,相观民之计报,民好恶其不同;<哀那>民离散而相失,皆是也。”其实,这六处的“民”字涵义并不全同,有细加区别之必要。<说文解字》云:民,“众荫也。从古文之象”。萌即“氓”也,“虽也,从民亡声”。《康熙字典》释日:“按民字之义非一。有总言人者,《诗》天…  相似文献   

10.
张翙 《云梦学刊》2011,32(6):43-46
作为屈原形象特征的“高冠长剑”,并不是诗人用以表示自己异于众人的服饰,其只是楚国的普通士服,但却有着通神的象征意义,是楚地祭祀文化的集中体现。在诗中“高冠长剑”具有双重含义,既指通神,又喻美德。  相似文献   

11.
《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王逸注“日又忽去,时将欲暮。”后人遂遵王说而引申曰:“忽忽,疾行貌。”实误。今按,此“忽”当与“暮”近义,作幽暗解。试论之: 屈赋中“其”“之”诸字常用作连词“而”(“之”“其”“而”古音同属之部,故音近义通)。则“其”前后之词,其词性往往相同而词义相近似。如“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纟画)其难迁”。“总总”即“离合”,“纬(纟画)”即“难迁”。类此者甚众,兹不赘举。同理,此句“忽忽”与“暮”亦当为同义词,共明“日”之状态。余疑这“忽”为“曶”之借字,《汉书·古今人表》:“仲忽”作“仲曶”。《汉书·扬雄传》:“时人皆  相似文献   

12.
《离骚》:“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今注本一般均释。反顾”为“回头看”,作偏正复词,以“顾”为“看”“视”解。溯其源,盖本自明汪瑷《楚辞集解》(“反顾,回首而望也”)及清王邦宋《离骚汇订》(“反顾者,低头回看也”)等。然,无论从训诂言,还是按《离骚》句法论,抑或据文义考察,此释均有未妥之处。由于此句乃了解屈子思想发展之关键,故不可不辩。今按:“反顾”当为同义复词,并列结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有两种最为著名的电影艺术奖,一种是外国记者协会颁发的金球奖,另一种是奥斯卡金像奖。后者被视为美国电影界的最高荣誉,独占各类电影艺术奖的鳌头。 人们对奥斯卡金像奖造型并不感到陌生:其主体是一个男人站在一盘电影胶片上,手中紧握一把长剑,金像  相似文献   

14.
日本三泽玲尔先生在《屈原问题考辨》一文中(以下简称《考辨》),对我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提出了怀疑和否定。这里,仅就《考辨》否定《离骚》为屈原所作提出的五点理由,谈一点看法。 《考辨》提出的第一点理由是,“《离骚》的主人公,不仅完全和传说中的屈原一样,处世态度清白廉洁,而且在不幸的命运支配下,反复预示自己的死,最后终于自沉汩罗,与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二四年夏,鲁迅应邀去西安讲学。在西安孔庙,看到一些历代帝王画像。其中有一张是宋太祖或是什么宗,穿一件长袍,胡子向上翘起。一个“名士”说:“这都是日本人假造的,你看这胡子就是日本式的胡子。”鲁迅以此为题,回北京后写了《说胡须》一文,向所谓“名士”、“国粹家兼爱国者”实际上是国粹家兼卖国者,掷出了一支锋利的投枪。《说胡须》一文中的“名士”是谁?历来的有关注释中没有提到。一九七四年我们到邹  相似文献   

16.
近岁缘工作之故,时检《辞源》(新版),有所疑则笔录之,久亦盈囊.今辑出数条,略加董理,以就正于大方,不敢日必是,故名之曰“疑误”云尔。一、释义之误[郢都]春秋楚都.1、楚文王十年自丹阳迁此.至昭王十年,吴师入郢,楚迁都于鄀。故址在今湖北江陵西北。参阅《水经注·沔水》.2、楚文王迁郢,后九世平王立别宫,亦称郢。故址在江陵东北。参阅《资治通鉴·三·周赧王十六年》.案:“郢都”有二义。一义为专名,即《辞源》所云之“春秋楚都”。此郢亦被称为“纪郢”(见《史记·楚世家》)、“南郢”(见《越绝书·吴内传第四》、《新序·卷四》)、“哉郢”(见安徽寿县出土之。“鄂君启节”、湖北  相似文献   

17.
"河伯"与"冯夷"虽古意相通,而随岁月流迁,意义嬗变,古意已无,新意衍生,且匪是二者之意义并行迈进,实完全朝着两条不同的道路演化,故其意义不是越来越相近,而是愈来愈疏远。《九歌·河伯》中"河伯"作为祭祀之地祈,是楚国人敬仰祷祝的神灵,具有诡秘怪谲的神话色彩,其所指不可坐实。而《天问》中所指"河伯",实保留了上古神话传说之原貌,故其与"河伯"本来所指几相接近。  相似文献   

18.
论《离骚》的复线结构徐耀明由于屈原思想的深刻性、包容性、多层性以及审美意识的自觉性,他的作品往往从思想内容到审美特征表现出多层共鸣的特征,在审美艺术构造上也体现出多层次、多角度的复线结构。这方面,尤以《离骚》为杰出代表。《离骚》是诗人爱国斗争经历、精...  相似文献   

19.
屈原《离骚》有一段求宓妃、佚女、二姚的浪漫主义描述。对此“三求”,历来注家解释不一。王逸以为往求“天下贤人”,“与俱事君也”(见《楚辞章句》);赵南星以为是“托为远游,求女圣帝之妃以配怀王”(见《离骚经订注》);贺宽以为“女以比郑袖”,“求女”即欲走郑袖之路,“转以达于其君”(见《坎骚》);朱熹、蒋骥则以为是“求贤君之意”(分见《楚辞集注》、《山带阁注楚辞》)。诸说纷纭如此,实有一辨之必要。怀王无贤内助,《离骚》“求女圣帝之妃以配怀王”,此说貌似有理,其实不然。屈原  相似文献   

20.
古今注家对《离骚》中“抚”字的解释,大体呈现出一种由模糊到精确的趋势.在《离骚》和先秦楚辞文献中, “抚”字一般都取按抑之义,这一点从该字的古字形和篆文字形中亦可找到依据.先秦楚辞文献中的“壮”,指的是一种外溢、扩张、不受限制的趋势,而《离骚》所说的“抚壮”,则是要按抑这种外向扩张之势,使它受到限制.“抚壮”在《离骚》中的具体内涵,是要楚王改变他傲慢自矜、拒谏饰非的缺点.这种对“壮”加以限制的主张,与先秦相关理念可以互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