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伴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涌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的冲突和碰撞,引起近代长达百年的中西文化问题之争,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和中西传统文化的比较。中国固有的心理构成、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知识结构和认识定势飙转豹变。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正处于这个大变动的巅峰。他与其时许多仁人志士一样。对西方文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经过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形成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中西文化观的基础,同时在青年毛泽东身上,反映了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心理沉积和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  相似文献   

2.
彭升 《船山学刊》2003,(2):142-145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孙中山中西文化观的特点。一是强调复兴民族精神拯救中国,但又主张对西方文化采取开放态度。二是提倡学习西方文化的精华并能创新发展。三是主张弘扬中国传统道德,但又赋予它新的思想内容和价值观念。四是融贯中西文化,力求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很早就形成了中西文化比较视野,能够以此来认识和评价问题。探索新文化是毛泽东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的根本目的。毛泽东在试图通过中西文化比较探索新文化的过程中,认识到西方文化并非铁板一块、一成不变,而是充满内部冲突并正在经历一场激烈的变革过程,这集中表现在他对法国革命与俄国革命的比较分析上。通过社会实践和社会改造方法的比较,毛泽东选择了最可预计效果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坚信中华民族新文化、人类新文化就是“世界大同”与“民族自决”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文化。毛泽东走向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历程反映了中国先进分子探讨解决中西文化冲突之道的历史进程,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变革之道的历史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国先进分子走向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自觉历程。  相似文献   

4.
中西文化与毛泽东早期思想的研究是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其中毛泽东早期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方面的著述和论文较多;而在中西文化大背景下对毛泽东早期思想的研究较少。就西方文化与毛泽东早期思想形成的研究情况而言,主要侧重于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西文化与毛泽东早期思想的研究是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其中毛泽东早期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方面的著述和论文较多;而在中西文化大背景下对毛泽东早期思想的研究较少.就西方文化与毛泽东早期思想形成的研究情况而言,主要侧重于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近来,全国兴起了一股对传统文化反思、中西文化比较的“文化热”.李大钊是中国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代表,他曾发表过许多研究中西文化的文章.研究李大钊的中西文化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来研究文化,而且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也有着积极意义.比较中西文化,并不是单纯地把中西文化孰优孰劣地排个名次,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的比较,来  相似文献   

7.
处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闻一多在20世纪初对如何对待中西文化,作了非常深入而理性的思考.他在世界文化大视野下,提出对外来的东西首先要勇于接受;同时,中国要将自身4 000多年的文化资产加入世界文化资产,以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他借鉴西方文化的精神和标准重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并且提出建设中国新文化的意见.闻一多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主张,产生于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知识体系基础、吸收西方文化精神的二元知识结构,是儒家修齐治平的责任意识、爱国主义传统与追求真理的个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研究青年毛泽东的中西文化观,促进当代文化的建设。一.中西文化在人类文化构成中各占半壁的地位。其具体差异是:中国自由,政法简,租赋轻:西方反之。中国文化创造重门户和承袭;西方重个性和独创。中国文化研究重综合;西方重分析。中国文化?静:西方?动。二.研究中西文化的目的是“取西资中”,改造旧文化,建设新文化。“取西资中”的具体方法是:要选择一个大家共同信守的在实践上能够行得通的“主义”:要探寻一条能够真正地改造国家与社会的正确道路;要采取“先中而后西”的步骤。“取西资中”的过程中,要反对“全盘西化”和“中体西用”的错误主张。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既是中西文化“双重危机”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又不可避免地打上中西文化“双重危机”的深刻印记:一方面在维护传统的基础上反省传统,一方面又在批判西方的前提下学习西方,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为本位,融会调和西方文化,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系统。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文化取向与政治取向的不一致性以及强烈的文化优位意识这样三个特征,并与反传统的西化思潮和马克思主义思潮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文化的交融,不能被理解为文化之间的相互替代,也不能被解释为不同文化的彼此混合,而应当被理解为文化视界的拓展。在对中西文化关系的解说中,无论是主张以西方文化替代中国文化,还是主张用中国文化主宰未来世界,实际上都是期望以一种文化替代另一种文化。但是,...  相似文献   

11.
王兆胜 《江汉论坛》2006,3(4):88-92
如何处理中西文化的复杂关系,一直是个难题,长期以来有两大误区:一是以西方的价值尺度为标准简单地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形成所谓的文化激进派;二是死抱住中国传统文化不放,对西方文化采取拒斥甚至诋毁的态度,从而形成所谓的文化保守派。在此,林语堂的中西文化融合观值得重视,它强调对立中的统一和矛盾中的和谐,这对于人类文化的健全发展颇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遵宪与中西文化论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文化撞击的起点是上个世纪中叶,由于两种文化体系的巨大差异,加上近代以来文化问题与探求民族出路紧密地相联系,因而百余年来围绕中西文化长期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根本性的分歧是三种意见:一,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毫无可取之处,应该“全盘西化”;二,认为传统文化依然十分精妙,主张“保存国粹”;三,认为传统文化中有优秀的东西值得发扬,同时主张大力吸收西方进步文化,并达到二者的融合。从实践上说,对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13.
“西化派”文化哲学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化派”是20世纪初叶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哲学派别,他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钱玄同、鲁迅等人。“西化派”对中西文化观念进行了比较,认为东西文化的差别是时代的差别,对中国封建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抨击,主张用具有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西方近代文化来取代和改造中国固有的封建文化,具有思想启蒙和思想解放的不朽功绩。“西化派”中的先进知识分子,有的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和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4.
荆世群 《船山学刊》2004,(2):175-177
群己关系即"群己之辨"是历史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是中国传统哲学关注的重点问题,它探讨的是群体、群众、集体和个体、个人、自我的相互关系问题.正统儒学强调个人对群体和社会的责任,主张个体与群体和社会和谐相处;当群己利益对立时,要求个体服从群体、牺牲自我,在群己关系上体现出了"无我论"的传统.佛学、道家学派在群己关系方面基本上主张"无我"论.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未接触西方近代资产阶级伦理思潮以前,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群己观上赞成"无我"论;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毛泽东受其老师杨昌济的影响,研读了大量的西方伦理学著作,接受了布拉德雷、包尔生等人自我实现论的伦理思想,在群己观上主张"贵我"论和"精神个人主义",强调自我价值及其实现."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毛泽东又转而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说,在群己观上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主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文要探讨的是: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后,其群己观的内容、特点.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过程中,桐城派知识分子面临着不同的文化抉择。一方面,他们坚持弘扬传统文化,维护封建统治,力图拯救时弊;另一方面,他们又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探索富国强兵的道路。近代桐城派并没有对传统文化固步自封,而是从经世致用的层面出发,对传统文化进行革新,主张由汉宋会通走向中西会通,对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变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中国近代文化思潮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贺麟的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以《文化与人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麟作为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在会通中西文化方面成绩卓著,<文化与人生>一书集中反映了他的文化观.贺麟较早地认识到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有赖于文化发展;他强调文化发展的独立性,坚持学术自由,反对过分的政治干预;他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文化,同时又反对割断文化传统,强调坚持民族的主体性,提出"儒化西学"的主张.贺麟的文化观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近代中国之冲突,几乎使每一个先进的中国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使他们以各种方式表达了对中西文化的不同认识,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人民面临着反对西方殖民侵略和学习西方文化。反对封建主义和维护民族主权的双重选择。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对于中西文化的认识正是在这复杂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作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先进,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根据孙中山先生对中西文化的认识,可将其文化思想演变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时期:辛亥革命爆发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创造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部从未间断的文化史,它的时间之长,底蕴之厚,是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然而,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封闭几千年的国门,导致了西方文化的传入,并且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两种文化的相遇,也产生了激烈的文化冲突。中西文化冲突的历史表明,文化衰败,民族灭亡;文化繁荣,民族兴盛。那么,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下,如何看待中西文化的差异,又如何利用西方文化中的进步因素来弥补中国传统文化的缺陷与不足,以及在中西文化冲突日益激烈的今天,怎样继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正视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化冲突是政治冲突的先导。近代中国社会面临的问题是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矛盾,解决这两对矛盾就成了近代中国的重要课题。毛泽东在近代长达百年的中西文化论战的广阔历史背景下,回答并解决了这两对矛盾,提出了自己的中西文化观,这对于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现代中国如何正确地对待西方文化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奠基者的作用。在中西方文化比较的视阈下对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进行理论梳理,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近代中国中西方文化之比较为其现实背景,学习和汲取西方先进文化为其思维起点,批判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为其思考核心,融合和创新中西方文化为其理论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