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明清时期面对各类海防问题绘制了一系列数量众多的海防总图。明代中晚期的海防总图基本都与防倭存在密切联系,其中占据主流的就是郑若曾12幅《万里海防图》谱系以及郑若曾72幅《万里海防图》谱系。清初,在平定台湾之后,很长时期内没有严重的海防问题,因此这一时期虽然绘制了一些海防总图,但数量极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陈伦炯的《海国闻见录》。随着清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失败,海防再次得到了重视,由此开始了各类海防总图的绘制,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海国闻见录》中地图的各种摹绘和改绘本。由于战争方式和武器的革命性变化,这一时期也出现了用新的绘图方式绘制的海防总图,这标志着海防总图朝向近现代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论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的思想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的思想价值张良俊1875年,郭嵩烹就清廷的防务之争,上《条议海防事宜》(以下简称《条议》),指出中国不仅面临紧迫的“边患”,而且潜存着深巨的“隐忧”①,认为海防、塞防“未可偏重”,主张循习“西洋政教”以为中国自强的“本源之计”...  相似文献   

3.
《筹海图编》为明朝郑若曾所著,其中高度关注海防情报。本文从观念认识、搜集运用、内容分析及反情报等方面,对书中海防情报思想进行梳理,总结其理论意义,挖掘其现实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4.
由香港历史博物馆和香港中国近代史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近代中国海防国际研讨会”于年前在香港召开 ,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 4 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就“海防人物与思想”、“海防史史料研究”、“海防策略与海军建设”、“民国时期的海防发展”、“海事与中国近代社会”、“地区防卫”、“海军、外交和亚太地区”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现择要综述如下。一、关于海防人物与思想戚俊杰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长、教授 )的《戚继光兵学与中朝御倭海战的胜利》认为 ,戚继光不仅是我国明代的抗倭民族英雄…  相似文献   

5.
明中叶后,中国沿海受倭寇侵扰,闽、粤首当其冲,海防尤其重要。海防虽有专书,但今昔悬殊,并存在讹误,旧著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道光间,自幼随父镇守海疆的将门子弟林树梅,精心绘制了《闽海握要图》,并撰《〈闽海握要图〉说》。书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一是闽省的防守,海重于山,水重于陆:其次,是建立闽台一体的海防防守体系。林树梅不厌其烦地解说闽台各港对渡的要领,目的也是为此。  相似文献   

6.
晚清海防与塞防之争进入学术视野,始于蒋廷黼的《中国近代史》.此前它曾是奏折中的"海防议";之后近30年,它一直被"性质之争"所困扰:历经淮系与湘系利益之争、爱国与卖国之争和两种策略之争三个阶段.至20世纪末,在近代化视角下,关于海防与塞防争论的研究,摆脱了"性质之争"的局限,研究空间得以拓展.  相似文献   

7.
<正>北洋海军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在晚清海防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中国走向军事近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北洋海军的研究日益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但研究的焦点大多集中在与晚清社会政治、经济及战争史的关联方面。戚海莹的近著《北洋海军与晚清海防建设——丁汝昌与北洋海军》(齐鲁书社2012年11月版,以下简称《北洋海军》)一书,则把丁汝昌等历史人物和海军建设  相似文献   

8.
据清朝《澳门纪略》记载,广州府第一任澳门海防军民同知印光任曾写作五言诗《濠镜十景》,记有南湾浴日、莲峰夕照、濠镜夜月、雕楼春晓、三巴晓钟、青洲烟雨、鸡颈风帆、横琴  相似文献   

9.
1840年后,《天津条约》设汉口等10处为通商口岸,期间经历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本文力图通过对李鸿章《营口炮台营制折》及《营口改练马步队章程》的分析,探究营口海防马步练军的职能与作用,以丰富我国近代军制史和营口地方史研究。  相似文献   

10.
沈葆桢(1820-1879),福建侯官人(今福州市),我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洋务派政治家和爱国官吏。他一生政绩显著,历任御史、巡抚、总督,曾主办船政,赴台主持中日台湾问题的交涉,开发台湾。生前颇为关注海防建设,极力主张购买铁甲船以建设近代外海海军的战略,是我国海军建设的先驱者。由于沈葆侦曾在遗嘱里交代“身后如行状、年谱、墓志铭、神道碑之类,切勿举办”,有关他的资料目前只有《沈文肃公政书》、《船政奏议汇编》、《海防档·福州船厂》。此外,他的后代把他与师友、亲人的信件抄录成集,这就是目前鲜为人知的《沈文肃公…  相似文献   

11.
方孔炤是晚明致力于边防史研究的官员。他先后参与镇压民变和农民起义,具有一定的带兵和用兵经验。在崇祯初担任兵部职方员外郎期间,致力于《全边略记》的编纂。该书涉及明代历朝边防的建置与举措、与境内外民族交往的政策和策略、各地农民起义及镇压的过程、沿海各主要省份的海防建设、海禁政策、倭寇的侵扰与抵御等,是一部研究明代军事斗争史和边海防史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12.
最近,山东社会科学院老朋友戚其章先生,寄来他的新著《晚清海军兴衰史》(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拜读之后,特别读到书中的精彩处,或自己过去从未读到过的新问题,或读而不深的新发现;便对此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全书共分成七章。第一章:英舰叩关与海防运动在中国的兴起。讲的是林则徐七战七捷的中英粤洋海战,以及中国海防论的勃兴和近代海防论的两位先驱——林则徐和魏源。第二章:清政府试办海军。从湘军水师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4,(11):99-105
基于海权意识的有无,可以把中国海防分为传统海防和近现代海防,研究海防起源问题,其实就是如何看待传统海防问题。中国作为典型的濒海大陆农耕型国家,海防并不是随着中国境内政权的产生而产生的。从海防行为的发生地点(沿海陆岸/海岛/近海)、实施主体(官方海上武装力量)、时代背景与周边关系等三个要素出发,对明代以前传统海防起源问题进行综合考察,可以确定,把传统中国海防起源界定在宋元时代较为适宜。中国传统海防起源呈现出间歇性、渐进性、局部地区优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总理海军事务衙门”,简称“海军衙门”、“海署”,是清季洋务派在“海防”活动中建立的领导全国海军事务的重要机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独立于“国防部”(兵部)之外的“海军部”。可是,对于这个机构,我们所知甚少。无论《大清会典》、《清朝续文献通考》、《清史稿》等清代典章史料,还是今人的研究著作(如《清代中央国家机关概述》等)都缺乏专门记载和论述。《清末海军史料》的编者说:“我们曾努力查找清海军衙门档  相似文献   

15.
自19世纪中期起,为加倍巩固和提升各种涉华利益,将电线引入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中国,成为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关注和争夺的焦点。利用《海防档(丁)·电线》及《美国外交文献》中的相关档案,文章考察了19世纪60年代前后,美国有线电报势力谋求进入晚清中国电报市场但无果而终的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16.
长篇小说《虾球传》的作者黄谷柳一九○八年生于越南海防市,生父是旅越华侨,生母是云南河口镇人,自幼随母寄居河口外婆家,并在越南的华语学校念完小学。他在小学毕业后考入昆明联合中学和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就读,一九二七年参加共青团组织,参加过闹学潮驱逐校长的活动,在青年时代颇为活跃。后来,在报上得知北伐军攻占武汉,创办军政学校,黄谷柳即与新婚两月的妻子商量,取得她的资助离开云南,取道海防、香港,准备报考武汉军政学校,但因蒋介石叛变革命而未成行。他客居香港,在《循环日  相似文献   

17.
陈绍宽的海防思想是在一战结束后中国海防与海军现状令人堪忧的形势下产生的。海权观构成了其海防思想的核心内容。其海防思想与孙中山的海防思想一脉相承,并将孙中山提出的海军建设计划部分付诸实施,堪称孙中山海防思想的忠实继承者和执行者。  相似文献   

18.
葡人入踞澳门后,其走私逃税、蓄养倭奴、拐卖人口等恶行及后不断擅自扩大自治权,引起明清地方官的关注。为了有效地管治澳门,明清两朝先后制订了《澳夷禁约》、《海防七条》、《澳门约束章程》等重要法规,作为在澳葡人的法律指引,使中葡关系在鸦片战争前基本上能在互利与平稳中发展。这些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不仅表明明清两朝从未停止过行使澳门主权,而且在中国涉外法制史上亦极具意义。  相似文献   

19.
晚清海防思想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清一代,迄于鸦片战争,中国朝野甚少有人关注海防问题。英国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始将海防问题严峻地摆到了中国人的面前。当时的先进中国人因之萌发了海防思想。自兹以降,议海防者渐多,数十年间逐渐蔚为风气。关于晚清海防思想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即萌发(1840—1861)、重倡(1861—1874)、趋实(1874—1879)、深化(1879—1884)和高潮(1884—1894)。由于海防问题在中国是和近代化问题密切相关的,海防思想之由理论走向实践,必然会不仅带来海防建设的近代化,而且也启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在清代海防体系的研究中,八旗水师的兴衰及其与海防的关系鲜有关注。在"首崇满洲"和"国语骑射"的国策之下,与陆路建立以八旗驻防为中心的军事体系一样,清统治当局也曾有过建立以八旗水师为中心的海防体系的实践。从东北到天津、福州直至广州,八旗水师曾经作为海防体系的核心而存在,这是八旗为基础的清政权稳固的根本性要求。八旗水师的兴衰与清代海防成败同步,对清代海防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