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戴激涛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3):79-84
作为当代西方民主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协商民主强调公民通过自由而平等的理性对话、辩论、推理和审议等方式来参与公共生活,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从而保证公民自治和真实民主的实现,以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政治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协商民主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事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刘蕾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1)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传到中国,正值中国民主建设刚刚起步之际,许多学者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影响.将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与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联系起来研究.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生命这一命题的提出,其现实意义在于明确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明确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即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和追求目标,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又为人民民主提供了旺盛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寇鸿顺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74-82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制为核心的新型民主形式,是中国共产党结合我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深深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实践,具有坚实的实践根基和相对成熟有效的现实运行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制度、多党合作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人大代议民主与政协民主协商相结合制度、政府公共决策的协商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中的协商制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王晓敏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6):1-10
20世纪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经历了一国范围内的初步探索、二战后更大范围的实践和苏东民主转轨等兴衰起伏,其成就和挫折对于世界民主发展影响深远。民主理论研究的滞后和误区、政治思维的偏执和僵化、宪政意识的薄弱和宪政思维的缺乏、封建思想的阻滞和对封建文化缺乏科学鉴剐,是社会主义民主发生失误和挫折的主要根源。因此,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解决巩固工人阶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这一首要课题,加强民主理论建设,实现政治思维向系统和开放的转变,普及和弘扬宪政精神,坚持不懈地反对封建主义。社会主义民主的未来发展需要不断的政治创新。 相似文献
6.
张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4):49-52
民主是一种理想也是一种观念,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表现为程序意义上的制度运行方式。民主 曾经在反对王权专制主义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自由民主国家构建的完成,民 主失去了自身的明确性,反而经常产生\ 相似文献
7.
协商民主如何实现制度化,尤其是如何通过民主创新直接吸收公民参与政治过程,这一问题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认识、理解和分析协商民主制度化能够为当前有关协商民主体系的争论提供一个重要的、批判性的视角。以往任何一种制度都无法包容所有价值,协商民主的价值有时会相互冲突,权衡和妥协在制度设计中是必要的,只有实现各制度之间的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和这些价值。因此,探讨如何使协商民主能更有效地嵌入整个政治系统,并与其他制度形成配合,是当前研究工作所面临的重要挑战,而其中最关键、最具实践意义的便是对制度化策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坚持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二者各有优点又相互补益:选举民主崇尚个体理性的表达,协商民主则主要表达民众的公共意愿;选举民主具有间接性、效率高的特点,协商民主则倾向于直接的沟通;选举民主一贯坚持多数性原则、保障多数人的利益,协商民主则提倡全员性参与,既包括多数人的权益保护,也权衡少数人利益的声张;选举民主具有全民普及性特点,协商民主则对于协商各方专业性的要求较高;等等。只有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力避各自的缺点,相互补益,才有可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协商民主可以说是对西方传统民主模式的反思和修正.协商民主的当代复兴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超越既有政治模式的意义及多维价值.政治平等、能力平等和社会自由仅仅是协商民主论者站在西方现实民主的基础上,从公民个体进入协商的视角得出的协商得以有效进行并取得实质性结果的必不可少的前提.而在根本意义上,有效运行的宪政和积极负责的公民社会才是协商民主的政治基础(制度性保障)和社会条件(社会支撑).中西协商民主发展的不同理路决定了中国协商民主的进路只能是:通过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和协作型公民社会的培育不断夯实民主基础,为协商民主的发展拓展新领域,创建新形式. 相似文献
10.
张彧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4):95-99
孙中山民主宪政思想就是建立具有以宪法为保障的,靠法律机器和权力运转的,实行民主政治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思想。文中通过对孙中山民主宪政思想中关键主题(民主与法治)的论述和探讨,目的是为我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提供思想参考和值得借鉴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回顾民主理论的发展史,可以看到一条明晰的历史轨迹,那就是从人民主权到协商民主的历史进程。启蒙思想家们的民主构想是包含在人民主权的构想之中的,随着资产阶级思想的成熟,人民主权的模糊性很快就被成熟形态的表达民主所替代。但是,表达民主由于包含着对社会秩序形成冲击的可能性而被精英民主所替代。随着官僚制理论的确立以及整个社会的官僚组织化,精英们被推向了社会治理的前台,出现了精英民主理论。到20世纪70年代,挑战精英民主的协商民主理论逐渐成形,并征服了一切拥有民主信仰的人们。然而,协商民主理论又包含着民主理想最终蜕变成为一种空想的危险。在后工业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走出近代民主追求的陷阱,建立起真正合乎民主理想的实质性民主。 相似文献
12.
党内"选举民主"和党内"协商民主"是党内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两者的协同演进过程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和一致性的价值取向。把党内协商纳入党内选举中,在民主程序上实现两者的衔接与互补;在权源方面,以党内选举实现合法性的认同,用党内协商增强对合法性的巩固;在治理方面,实现柔性治理和刚性规约的一致性;在权利保障方面,既用好"多数决定原则",又做到尊重"少数权利原则",对于发展党内民主和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协商民主是20世纪末期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范式,是在对自由主义民主和共和主义民主的批判吸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协商民主理论传入中国,激起了中国政治学界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反思与探索。协商民主制度激发了政治参与和公民自治,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因此,仔细梳理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家关于协商民主概念的论述,理清协商民主作为一个政治过程所应该具备的要素,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吸取协商民主理论的精华来指导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有基础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民主宪政与精神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龙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各个领域和层面,其中民主宪政与精神文明具有内在联系:民主宪政是精神文明的高级形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同时民主宪政也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内在动力和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5.
马黎晖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2):22-25
西方协商民主在当代西方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全球化的今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面临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正确认识、正确评价和正确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对于当代中国的协商民主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协商民主的思考是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石。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协商民主的作用和科学内涵、协商民主实现的制度基础、协商民主的形式和发展途径等一系列重要观点,为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特别是对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静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43-145
协商民主是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政治学界兴起的一种民主理论.协商民主理论其是反映人类社会政治发展一般规律的政治理论,应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石文龙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1):13-16
"法治民主"是在肯定民主原则的前提下,主张对民主要有所限制,强调民主与法制的统一,以弥补民主的不足,防止"多数人的暴政"。但是仅有民主与法制的结合还是不够的,当前需要在这一基础上思考如何制约国家的权力与保障公民的权利问题。为此需要提出"宪政民主"这一概念。"宪政民主"是对"法治民主"的深化。宪政民主在我国的提出是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与依法执政的时代背景下,强调如何实现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之间的"平衡"。"宪政民主"在我国具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内容。"宪政民主"需要在民主实践中予以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19.
民主、宪政民主与宪法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民主意味着每个人都有表达意愿的自由,实践民主则意味着只能有部分人或所有人的部分意愿可能转化为现实的法律或政策,宪政民主既在法律上强调对“每一个人表达意愿之自由”的尊重,又在事实上承认每一个人表达意愿之自由都有被忽视之可能,甚或有被约束之必要,还在实践上致力于让每一个被忽视的意愿都有通过宪法诉讼而获得救济之机会.正是在宪政的意义上说,宪法诉讼是民主之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20.
王维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3)
协商民主是当代西方国家最重要的政治思潮之一。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中国政治协商,对民主协商的理念和实践探索不断取得新进展。基于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背景的两种制度,在协商机制方面,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趋同。中国的民主协商为人类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珍贵的经验,也展现出协商机制发展的巨大空间和光明前景。因此,应该把协商民主的协商机制引入到人大民主中,并分别在人大代表选举、人大立法、人大审议重大问题作出重要决定、人大人事任免、人大代表工作等方面确立了与其相匹配的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