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愿意并能够享受、享用各种快乐、乐趣、福利、好处、安宁,享乐即享受快乐。享乐的观念和实践在历史中不断发展,特别是伴随着技术时代的来临得到了更大的丰富。享乐伦理意指享受快乐中所包含的愉快的感情,享受生活的情感体验对于人的益处和善好,以及人们享乐和享受生活时所应遵循的原则与规范;人如果没有关于享乐的适宜态度,很难形成关于生活的合理观念,更不会形成关于享受生活的有益价值;但是技术的发展和提供的舒适却也会带来人的过度依赖甚至异化。反思技术时代并构建享乐伦理对于享受美好生活和美好人生都是必要的,其建构主要依赖于对中道原则的把握和实践智慧的领悟。  相似文献   

2.
一、英美法上的按揭按揭是借鉴英美法的制度,从其来源来看主要是由英语mortgage一词翻译而来的,大陆法律界一般译为“抵押”,香港法律界一般译为“按揭”。在英美法上按揭源于英国复杂的土地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英美法按揭是指以土地或动产为了担保给定债务的履行或其他义务的解除而进行的转移和让渡,其基本意思是:此种担保可以此类债务或其他义务的清偿或履行而解除,即使存在其他相反的约定。也就是说,按揭本意是指财产中的某种利益为担保一定款项的支付或者某种其它债务的履行而进行的让与或其他处分。英美法按揭的核心是通过强调…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调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压力 ,如果得不到科学调适 ,会导致心理不适、心理疾患等一系列问题 ,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正确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产生的原因 ,并采取相应措施减轻心理压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同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从文化总体的角度看,人的一切活动是社会提供的一定文化背景、文化环境、文化条件下进行,并且归根结底又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来提供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的生活资料。服务于人本身的生存、享受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家庭科技》2008,(11):39-39
人的一生需要消耗约33吨的食物,其中蔬菜类所占比重最大,约7.5吨,远远超过了大米等主食的分量。新鲜的蔬果带给人们味觉的享受,给我们增加各种“力量”,以对抗人体自身的衰老以及环境带来的压力。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感受大自然的伟大,研究一下她的神秘力量。  相似文献   

6.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我们在关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也需要多关心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承担者,所肩负的责任也是巨大的,大学生需要承受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种种压力,在求学道路上,人生的规划上会遇到各种荆棘。从多方面客观分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以期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7.
袁芳 《中文信息》2004,(10):43-47
比起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来说,导游赚钱立竿见影,而且大多收入不菲,遇上旅游旺季,月入几万的导游是大有人在,由于导游生活的不规律性,收入来源的特殊性,再加上导游多以年轻人为主,所以在导游圈里面有的人重视享受,花钱无节制,有的人认为当导游没有前途干脆今朝有酒今朝醉,还有的互相攀比,浮躁的生活圈子衍生出了形形色色的生活秀。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享受作为一个人的本体论的问题,具有了愈来愈重要的地位,不容我们再忽视它,同样,也不能再象过去那样简单地把享受直接等同于享乐,或把享乐混同于享受。应当看到,享受是一个本体论的范畴,是与现代人的创造活动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人的本体活动或本体存在的一个重要方面,中西古典哲学家们正是在人的本体论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的。 一般来说,享乐概念是古典道德哲学家们所关心的基本问题,而道德哲学又不过是思想家们对人的伦理生活的一种价值判断,也即是说,是一种通过观念来对人的实存施加作用与影响的意识机制。在古典享乐论的道德哲学家和以享乐为自己之生活立场的人那里,享乐意识正是这样一种观念力量。道德上的享乐论者把享乐作为唯一的生活理论和生活目标,看作是生存的基本态度,是人的感受性的原则。他们强调在人的感受性活动中由感受而获得的快意  相似文献   

9.
银行为了保全债权,往往要求借款人购买购房"按揭"保险。实践中,借款人投诉不断,认为该保险是强制保险。孰是孰非,莫衷一是。从司法的视角看,应从缔约自由、选择相对人自由、内容自由、变更和解除的自由、方式自由等五个方面审查购房按揭强制保险购房人的契约自由是否受到侵害。但是购房按揭保险即便是强制保险其效力也不能一概而论。从各方利益衡平的角度看,应该直接给投保人赋予对购房按揭强制保险的撤销权,才能杜绝购房按揭强制保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采用按揭贷款为付款方式买卖商品住房,当事人须签订商品住房买卖合同和按揭贷款合同;当商品住房买卖合同发生纠纷,银行作为购房贷款发放人参与诉讼的地位,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将其定位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笔者认为,商品住房买卖合同与按揭贷款合同具有连带关系;因商品住房买卖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后,按揭贷款合同随之终止,银行发放贷款的预期可得利息受到损害、银行从享有优先受偿权的担保物权人沦为普通债权人.但是,以担保物权人参与商品住房买卖合同纠纷诉讼的银行,毕竟不是合同当事人;为维护自身利益,主张商品住房买卖合同有效,这与本诉中的被告出卖人的主张一致,而不是同时针对原、被告的主张;原告撤诉,银行不可能由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转变为典型的原告又与被告对立,只能是丧失“第三人”的诉讼地位.因此,银行的诉讼地位应当是“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住房按揭贷款运行中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无论是基础合同还是按揭贷款合同的当事人都面临不同程度的风险。这种风险不仅体现在金融市场上,还体现在传统的担保领域,并将随着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的发展而不断加剧。为保障和推进住房按揭贷款的运行,应当厘清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以按揭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衍生业务的不同风险性,从政府职能配置、市场作用发挥、监管理念创新等方面着力健全住房按揭贷款风险监管体系,从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信息共享、风险预警等方面着力健全住房按揭贷款风险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的各项新成果正在让人们的生活变得容易,方便和舒适在增加,享受也越来越多。就人类的新机遇而言,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正大量地应用于生活之中。人工智能得到更大发展之后,劳动的新形态与享受更多的现实中,包含着应该如何处理劳动与享受的关系的新问题,这也是人类将会受到的新的挑战。劳动与享受的关系表现为:首先,劳动是人的第一需要不会因为人工智能发展而改变;其次,人工智能时代的享受增加,但它仍然是劳动的回报,跟随劳动而来;再次,有劳动才有享受,享受来自劳动。最重要的是享受美好生活的目标也要以劳动来创造。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按揭制度的发展进行梳理,以及对我国商品房按揭制度本质的分析论述,得出我国商品房按揭制度并不同于英美法中的按揭制度,而是抵押和保证的联立,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担保形式.最后,本文对我国商品房按揭制度在实务中风险和法律问题的防范措施提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编开放式问卷对深圳市部分企业的735名员工心理压力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深圳市部分企业员工约有34.8%的人自评压力程度为中度及以上。53.5%的人认为压力源于经济方面。24.2%的人认为工作压力中工作负荷较重,24.7%认为与长辈的矛盾和冲突是家庭压力中最大的压力源,57.7%的员工认为经济压力中最困扰的是生活成本不断增加,37.5%认为健康压力中最突出的是身体突发疾病。结果提示企业员工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和政府应关注其心理压力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商品房的销售价格与居民的现实承受能力存在着巨大的反差与矛盾,致使居民不能成为商品房购买的主体,而只能“望楼兴叹”。合理解决这一矛盾,除加大房改力度、降低商品房销售价格以外,推行楼宇按揭业务是使居民成为商品房购买主体的必然选择。楼宇按揭——是房地产开发经营公司与银行信用社等其它一些金融公司联合向购房者提供贷款,从而促进房屋销售的业务。购房者在购买商品房时,只需要支付商品房价格的一定比例公款,其余部分由借贷的金融部分代为支付,就能购得商品房。在美国,按揭购房是传统的占主导地位的住房信贷方式。在…  相似文献   

16.
人的活动可以区分为创造活动和享受活动两种。享受活动与创造活动相联,是对自己的创造成果的享受,这是合理的;如果与创造活动相分割,不是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创造出来而加以享受,这种享受就是"享乐"。在历史上,有的人主张过一种享乐的生活,并将这种享乐区分为物的享乐和精神的享乐两种。这两种享乐观,前者被称为"纵欲主义",后者则被称为"禁欲主义",都是应该加以批判的。  相似文献   

17.
《福乐智慧》语言的音乐美张宏超《福乐智慧》是维吾尔民族历史上的一颗文化硕果,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细读这部长诗,节奏鲜明,顺口流畅,音调和谐,悦耳动听,给人以抑扬顿挫、起伏迭宕的韵律美和流畅回环的音乐感的享受。那么,这种艺术效果怎样产生,...  相似文献   

18.
调查显示,我国非公企业的绝大多数职工感觉生活有压力,同时大部分职工对未来生活和工作的改善保有信心。非公企业职工心理压力的来源,从内部看主要体现在职业安全感、工作时间、职业保障及发展、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方面;从外部看,经济收入低,同时物价上涨太快是造成职工心理压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住房、医疗和子女教育负担也给职工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要缓解我国非公企业职工的心理压力,职工自身要不断提高素质,设定合理的人生目标;企业则需转变管理重心,探索实行弹性工作制等新办法;政府也应创造良好的外部大环境,减轻职工面临的外部压力。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管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说现代化是指人类生活的全部,那么,现代化可以说是现代文化的代名词,因为文化的内涵包括着全部的人类生活方式。文化是人们为了实现维持生存、享受生活和寻求生命意义的目的而创造的生活的模式。在某时、某地、某些人创建了较能福惠人生的方式,起着带头作用,为大多数人所向往,这就成为优势文化,今天所谓现代化即指此而言。但这不是说,除过这个优势文化而外,没有别的文化,别的即一无所成。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文化的演进具有双重性,有其客观规律。这个双重性结构,其间的发展及相互关系以中国传统概念“阴阳”去象征、去叙述,…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诗歌漫论黄绍清抗战时期,中国的现实是严峻的,生活色调是多样的。诗人们从当时的中国现实生活中广泛取材,“反映这一伟大时代的全面生活。作为对我们这一代人的鼓舞的怒吼,对后一代人的享受而怀念不已的遗产。”(郭沫若等:《抗战以来的文艺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