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云超 《办公室业务》2013,(7):58-58,56
清代官场有谚语云:“无绍不成衙。”说的是清代衙门中多绍兴籍的幕友和书吏。他们靠自己具有的刑名律例(法律)、钱粮会计(财会)、文书案牍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才能辅佐主官,称为佐治或佐幕。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和优秀的职业道德与雇主之间形成一种“亦幕亦友”的关系。他们虽然不是官,不能发号施令,但在掌理公务等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时成为我们古代历史上最杰出的秘书群体。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民间秘书(或称非列入官员编制。不过,古代把这类人员不叫秘公务秘书)这个词还很陌生,今天再提到民间书,而是叫清客、相公、先生、幕宾、师爷秘书大家都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这说明了民间(如绍兴师爷)等。雇主有重要事情时请他们秘书的发展壮大。笔者现就民间秘书问题试作出谋划策,有来客时请他们代为接待,有宴请一些论述。时请他们出席作陪,有文事时请他们代写文一稿,甚至让他们收账讨债、催租要粮、代管家民间秘书这个概念虽然有待于专家、学者务,闲时陪着吟诗作对、下棋聊天。进一步探讨研究,以期能更完美更准确地揭示无…  相似文献   

3.
正秘书工作源远流长,对秘书工作、秘书活动、秘书现象等的系统研究却是晚近才有。由于幕学的研究对象与秘书学的研究对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般认为现代秘书学发端于清末的幕学。①幕学是幕友佐官为治所必备的专门学问,因宗申韩刑名权术,又称"申韩之术"。"清代幕学专著对幕僚地位、幕道功能、幕务原则、幕事要领、幕才素养、幕僚与主官关系等作了较为系统  相似文献   

4.
《秘书之友》2006年第11期刊登了王彪、李敏两人撰写的《明清时期的秘书群体——绍兴师爷》,读后收益良多。笔者在从事法学教学之余,对清代师爷制度给予了一定的关注,现就《明清时期的秘书群体——绍兴师爷》一文中未曾提及的有关问题查遗补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正早年做过秘书的冀文林、郭永祥和李华林等高官的相继落马一时引起人们对于秘书一职的热议。说起来秘书一职,在古今官场上的功能主要是辅佐主要官员,它与官员相生相伴。从历史演变来看,秘书诞生于民国现代行政机构的产生。但是,它与古代幕僚一脉相承。师爷,也称西席,就是清代对官署幕宾的尊称与俗称,其实也就是清朝官吏的秘书。众所周知的"绍兴师爷"就是明末清初以来的一个重要的秘书群体。他们身处权力中心,虽  相似文献   

6.
<正>幕僚制度在中国政治史上延续了两千多年,其名称也不一而足,到了清朝,称谓达二十余种,师爷成为其中重要一种。《汉语大词典》中指出,师爷是"清代官署中幕僚的俗称",主要由地方主管官吏自行聘请,协助处理日常事务。师爷这一职业群体发端于明朝中晚期,兴盛于清朝,没落于民初,在中国官场上活跃了三百余年,在中国政治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师爷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虽然非官非吏,却协  相似文献   

7.
幕僚是古代秘书的通称。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秘书现象,至晋代始有幕僚之称。幕学是有关幕僚的专门学问。在清代被视为“专门名家之学”。根据已知史料,在18世纪的下半叶,即有一批幕学专著刻印成书,如成书于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的《幕学举要》.成书于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的《佐治药言》和《续佐治药言》。  相似文献   

8.
王彪  李敏 《秘书之友》2006,(11):37-40
师爷,是对旧时官署幕友的尊称。师爷在幕府中为幕主或出谋划策、参与机要,或起草文告、代拟奏疏,或处理案卷、裁行批复,或奉命出使、疏通感情、联络关系。师爷非官非吏,无官衔职称,他们与幕主虽以宾主相待,实系雇佣关系,一般被称作“老夫子”、“西宾”,其所承担职责与现在的秘  相似文献   

9.
秘书工作是适应领导工作需要而产生,并为领导工作服务的.因此,正确领会领导意图是秘书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领导意图有明示性和暗示性之分.明示性意图是领导以比较明确和清楚的方式表达出来,而秘书也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的意图;暗示性意图则是领导以比较隐晦和模糊的方式表达出来,而秘书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与条件才能正确领会的意图.笔者在此就秘书如何正确领会领导的暗示性意图谈谈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秘书首先要了解领导为什么要以暗示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图,换句话说,领导在什么情势下才需要以暗示方式传达意图,除明白这点外,秘书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培养一定的能力,才能对领导的暗示性意图产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敏感与顿悟.  相似文献   

10.
赵伟 《秘书之友》2006,(9):28-30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角色不同,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方式方法、言谈举止也各有不同。而要想达到良好的传播、沟通效果,一是需要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看看该说什么;二是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想想该如何说。秘书人员在起草文稿时,要把握好两次“角色转换”:一是由秘书人员到组织(领导)的“角色转换”,二是由组织(领导)到读者或受众的“角色转换”。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对这方面的认识。一、把握好由秘书人员到组织(领导)的“角色转换”,是秘书谋篇布局、动笔写作的重要前提。在影视表演中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叫“入…  相似文献   

11.
绍兴师爷在明清时期的封建统治机构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们辅佐官员办理政事,大多地位高、待遇好、手握大权,其中不乏仗势欺人、狡猾奸诈之徒,像汪辉祖那样光明磊落、厚道仁慈的师爷实在为数不多。汪辉祖为人行事光明磊落、仁厚正直,佐幕如此,为官亦如此。汪辉祖在宁远任知县  相似文献   

12.
王文 《秘书之友》2008,(12):8-10
加强自身修养,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基本途径之一。秘书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秘书人员必须加强个人修养。从实际工作来看,秘书人员要提高综合素质,应重点加强党性修养、能力修养、作风修养和心理修养等方面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守得好立场、干得好事务、当得好参谋、摆得好心态、树得好形象”。  相似文献   

13.
正一、"秘书"的定义及基本要求近年来,"秘书"一词在国内被附上不少神秘色彩,关于秘书的培养和角色定位也成为热门话题。而社会舆论对"秘书"往往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并常从个别的秘书成长轨迹误读了实际的秘书培养工作。如何正确理解秘书工作?如何培养秘书人员?首先要对"秘书"有正确认识,本文将从词源上追溯秘书的应有之义,以求准确对秘书岗位职责进行定位。(一)秘书的定义及岗位职责。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发展,秘书职业分工的细化,出现了不同行业的专门秘书。不同的秘书有其共性,但也有其特性。本文分别从传统秘书与现代商务秘书的涵义、知识要求、沟通方式等方面入手,分析现代商务秘书和传统秘书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5.
正如其他行业一样,秘书人员在工作中、与人交往中、个人生活中,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指引。哲学作为秘书学界少有人关注的部分,在秘书事务的方方面面都有体现。本文试图分析秘书哲学对秘书事务处理产生的影响,将秘书哲学分为工作、处事、修身三个部分,并探析其形成因素,最终得出其在"同中时效"四个方面对秘书人员的要求,为秘书工作的开展提供可借鉴的举措。  相似文献   

16.
胡乔木自1941年2月起担任毛泽东的秘书,从此走上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秘之路。在多年的秘书生涯中,胡乔木主要负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秘书工作和新闻工作,从"中共中央一支笔"历练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中共中央大手笔",因而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写作特点。他深厚的文字功底、广阔的政治视野、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笔耕不辍,心系国家的精神使之成为辞章大家,并对当代秘书人员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由于逐渐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对其秘书的要求也逐渐变高。社会的变革让职业结构发生了改变,对辅政层次与服务的秘书岗位也有着必然的冲击,对这一岗位要求务必转化原来的职能来对自己进行加强充实。能够讲依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企业,所需的秘书不仅仅再是以前的那种"接接电话,处理一些往来的信函,为领导写写讲话稿......"。它需要秘书人员从各方面充实自己。而素质的提高正是企业秘书职能转变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由于逐渐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对其秘书的要求也逐渐变高。社会的变革让职业结构发生了改变,对辅政层次与服务的秘书岗位也有着必然的冲击,对这一岗位要求务必转化原来的职能来对自己进行加强充实。能够讲依现代企业制度运行的企业,所需的秘书不仅仅再是以前的那种"接接电话,处理一些往来的信函,为领导写写讲话稿......"。它需要秘书人员从各方面充实自己。而素质的提高正是企业秘书职能转变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民办事业机构和单位的秘书属于民间秘书的一种,是非公有制性质的。从现有情况看,按其服务对象和内容来划分,民间秘书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民营企业秘书,这类秘书的人数较多;二是民办事业秘书,这类秘书人数次之;三是私人聘用秘书,其人数较少,除著名影星、歌星、大款外,也有人聘用秘书为私人服务(领导人按规定配的个人秘书不属于此列);四是社会服务秘书,如写作服务所、文秘事务所、钟点秘书等,人数亦不多。  相似文献   

20.
医生的忠告     
冯叶 《当代秘书》2001,(10):37-38
虽说对秘书工作是个外行,但因朋友中有几个是从事秘书工作的,对秘书人员的生活情况多少有些了解。在我看来,很多秘书人员身上那种工作的激情、敬业的精神可敬可佩,然而他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却让人不敢苟同。我愿从医生的角度向各位秘书工作者提个醒:请珍爱自己,关注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