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梁青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4(1):19-23
近百年来,各国学者不断推进各地区的洪水再殖型神话研究,使其成为了世界性的神话研究课题.陈建宪教授的《中国洪水再殖型神话研究——母题分析法的一个案例》,正是这项巨大工程中引人注目的标杆.这项研究通过四个情节段,对洪水再殖型神话进行定义和分析,这种方法也成为洪水神话研究的有力工具.长期以来,日本记纪神话从未被置于洪水再殖型神话的视域下,但通过聚焦情节段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不能将其纳入洪水再殖型神话的范畴,但也不能完全将其排除在外.这为解读日本神话提供了新的角度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作为近代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批评理论,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为文学的创作、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借助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剖析汤亭亭作品《女勇士》中的无名女人,阐述了替罪羊、夜莺及美狄亚这三个原型与无名女人之间的联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学是移位的神话。 相似文献
3.
通过系统解读《记纪》神话,可知其中的小竹、竹林、竹笋以及箕、梳、笼、箭、箸、竹秆、竹刀等竹文化意象是上古日本竹文化在神话文学中的折射和形象表述,反映了上古时期日本竹文化的历史悠久、灵力巫术、种类丰富、内涵深刻等特征,隐含着上古时期隼人族等土著民族遭受欺凌压迫的历史秘密. 相似文献
4.
胡晶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6,34(4):81-83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的长篇叙事诗,全诗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开篇,选择孔雀来起兴有着深刻的神话根源,孔雀在神话中是作为中国的植物神而存在的;作品本身也是神话中死而复活原型模式的置换变形,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5.
阿拉坦格日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40-42
本文运用原型批评和母题研究方法,以"神用自己的或人体之光创造太阳"、"神为照亮世界而初创或保留太阳"、"太阳——阳——热——白天;月亮——阴——冷——黑夜"等三种母题分析了蒙古神话的"太阳——光明"原型,试图揭示其原型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7.
新时代大国工匠形象的影像构建,需要回溯“十七年”时期中国工业题材电影。再考察当时工人银幕形象,可见影像建设祖国“美好理想”的背后,隐约彰显出荣格心理学和弗雷泽人类学意义上的“神话”气质。影像以“文化英雄—先进工人”“女神—‘铁姑娘’”与“恶神—落后工人”的“历史原型—工人意象”为结构,建构了一段新中国工业历史语境下的工人英雄神话。那一代文艺工作者在对工人主体的浪漫想象与艰难探索中,自觉不自觉彰显出那个时代特殊的政治使命与工业现代化的历史诉求。 相似文献
8.
郑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
但凡伟大的作品都必不可少地蕴含丰富的神话成分。托尼·莫里森在其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宠儿》中也是如此。她运用了传统的希腊神话、非洲神话和伊甸园神话,充分表现了美国黑人在寻找自我及追求完整的过程中的艰辛及其所处的进退两难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邢婷婷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6)
《未完的故事》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欧.亨利将《马太福音》中为人们所熟知的耶稣受试探的故事转移到了他所在的20世纪初,在这篇短小精悍的短篇小说中,出现了耶稣受试的各种原型人物,在情节上它也与圣经新约也有相似之处。欧.亨利也借此表达了对20世纪初人们对宗教态度的疑虑以及自己对基督教的复杂情感。借助弗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读者能更好地解读这篇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75-80
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中区隔出独立循环的文学世界,但外在语境的缺失让文学整体循环的可能性受到质疑。弗莱起初通过建构文学的关怀功能来连接它与社会的断裂,但循环的动力何在依然悬而未决。因此在《圣经》研究中他引入意识形态概念,意识形态被限定为语言的一种功能特性,能根据社会的变迁来调整语言能指与所指的关系。由此文学整体循环的动力以及文学与社会的互动问题得以解决,同时还不违背文学的本体地位。但神话与意识形态的这种对接也让弗莱的原型批评逐渐走向更加宽泛的文化批评。 相似文献
11.
洪水神话的原型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柏松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3):57-61
洪水神话是一种复合型的神话,它由原型洪水神话、水生人神话、葫芦生人神话、兄妹婚神话等融合而成.洪水神话中的关键性情节,如洪水泛滥、葫芦载人、兄妹占卜成婚、怪胎变人等都是由原型神话变形演化而来,虽经变形,但多数仍保留了原始的生殖文化内涵,并由此而共同形成了洪水神话再造人类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刘廷忠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1):104-106
本文围绕《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课程的性质及其目的 ,针对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偏差现象 ,阐述了该课应该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 ,并从这些问题入手 ,探讨了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的相应方法 ;同时 ,针对本课的特点 ,指出了教学与作业的重要联系 ,以及作业指导的步骤、方法和要求。 相似文献
13.
水神感生神话的原型与生成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柏松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2):122-128
相当大一部分感生神话具有一种共同性,即女子感应的对象尽管多种多样,如雷、电、风、月、虹、气、龙、蛇、长人等,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水神神性,同属于水神家族。本文称这类神话为水神感生神话。水神感生神话中的各种神话之所以具有共同性,是因为它们出于一个共同的原型——女子感水生子神话。水神感生神话只是用各种水神替代了女子感水生子神话中的水。说到底,水神感生神话的产生与水生命信仰有关,所以这类神话的最初源头可以追溯到水生型创世神话。 相似文献
14.
当代历史哲学正在经历着从"语言"到"经验"的转向.历史固然是具有文学和美学的性质的文本,但文本之下埋藏的是其经验根基.而神话思维所依托的,正是基于经验的感知逻辑.经验转向化解了"真实性"与"话语"之争,使得历史不仅在"史实"和"表述"的意义上可能是我们的神话,在"经验"的意义上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5.
张育仁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2):22-27
毛泽东早年即醉心于形而上本源价值的寻究,使他对中国的原型神话有一种特异的敏悟,以至“角色进入”。叙说宇宙和世界起源的创世神话,更接近于本源意义上的哲学秘密和诗人梦幻般的灵魂。而这些原型神话中的创世神话和本源意志已化为毛泽东的政治哲学生命和艺术生命,成为他控引万物、壶视天地、雄肆浪漫、宽大通脱的政治运作和艺术创写的革命意志特征。 相似文献
16.
俞梦娇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2):123-125
以日本笑话的历史变迁作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通过对大量史料的考察,将日本笑话分为原型、成立、发展三个阶段,并试图阐明日本笑话在不同阶段所经历的变化,以进一步加深对日本笑话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山海经》近两千年的研究历史,构成了《山海经》研究的学术史,古人以序、跋、评点、注疏、诗文等多种形式就《山海经》所发表的看法,突出地体现出古人的神话观。历代学人对《山海经》神话的看法经过了先秦两汉的发生期、魏晋南北朝与唐宋的发展期,到明清时达到了深入拓展期,通过对这三个时期的古代学人们的《山海经》神话研究的历时性梳理,得出《山海经》神话批评史的历史嬗变基本轨迹。 相似文献
18.
令昕陇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8-50
民间信仰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行为与生活方式,一种思想观念以及具体行为实践的过程,产生于人们生产能力和认识水平都处于低下状态的时代.其中包含了先民们朴素的生态意识,反映了原始先民逐渐萌生的"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自然生态观念.这种朴素的生态观积淀为人类文化的生成因素,被一代代传承下来,构筑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9.
作为战后英国戏剧第二次浪潮的主要人表人,霍华德·布伦(Howard Brenton)(1942-)以其经典作品《罗马人在英国》而著称,它反映了布伦顿在经历了七十年代政治理想的幻灭之后对英国历史文化的反思。在这部作品中,布伦顿用历史学家的目光,从非传统的角度出发,重新解读历史和它的神话,将颠覆和批判和矛头直接指向了英国的民族性。在他的笔下,两千多年的英国历史不再是一个演绎文明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征服为主题的暴力史:在这一主题之下,人们所看到的不再是文明车轮的滚动,而是奴役与反抗的交替和人类梦想的无限延宕。 相似文献
20.
叶绪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1(6):48-53
本文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的考据和探源,试图勾勒出中国远古神话一个粗略的神族谱系。文章重点考察了远古神话中炎帝和黄帝两大帝王神系,并以此为核心,上溯至太皞和少昊的太阳神族,下延至开启中华文明的大禹神。同时,对与炎、黄帝系有关的女娲神话、盘古神话、羿射日神话,以及有关少数民族神话也做了相应的考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