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是恐怖活动的高发区,恐怖主义造成的危害巨大.俄罗斯学界对恐怖主义犯罪的研究带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俄罗斯学者认为,恐怖主义犯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利益,主要是社会公共安全和权力机关正常运作.恐怖主义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而不是单一客体,恐怖主义犯罪是类罪而不是一罪.对恐怖主义犯罪客体必须给予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2.
恐怖主义的概念需予准确界定。参照国际和国外的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立法,我国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立法需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恐怖主义的概念需予准确界定。参照国际和国外的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立法,我国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的立法需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恐怖主义犯罪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恐怖主义犯罪极其严重的危害以及日益猖獗的态势,阐析恐怖主义犯罪产生的原因,指出防范和控制恐怖主义犯罪的首要问题是国际社会必须统一对恐怖主义犯罪的认识和界定,消除双重标准,为国际反恐合作奠定基础,并且任一国家都应健全立法、完善反恐机制和加强多途径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5.
试论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及其国际刑事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在国际法学领域至今没有形成一个为世界各国所公认的定义。本文从研究该定义出发 ,在区分跨国犯罪和国际犯罪的基础上 ,对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 ,犯罪构成 ,及其在各种情形下所应承担的国际刑事责任或者国家责任进行了分析探讨。同时指出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加强国际合作 ,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活动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国际刑事法院的成立,是国际刑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然而,新生的国际刑事法院对恐怖主义犯罪却缺乏相应的管辖权。把恐怖主义犯罪纳入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范围,是反恐斗争和国际刑法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简明地看,恐怖主义是为达一定目的而选择以恐怖行为为手段,其本质是以施行恐怖行为来制造部分人或全社会的恐怖,从而达到其个人、组织或国家的某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宗教的或情感的目的。战争具有恐怖性,但恐怖行为不一定是战争,以战争为恐怖手段胁迫敌对国家屈服可称为战争恐怖主义,恐怖主义战争则是由恐怖主义者发动的主要以恐怖行为为手段的战争。恐怖主义犯罪是为了实现恶意目的,采取恐怖手段,制造恐怖效果,给不特定的人造成严重的伤害,并造成普遍的恐怖感的犯罪。“9·11事件”等恐怖主义行为是典型的恐怖主义犯罪。  相似文献   

8.
恐怖主义犯罪是针对于平民实施的,蓄意造成人员伤亡的,意图借此对现政府或国际社会施压达到目的的犯罪行为,在我国刑法没有明确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其犯罪构成在我国刑法学界已经达成共识。恐怖主义犯罪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在犯罪目的、罪过形式、危害行为表现形式、犯罪既遂类型方面存在联系。但是,两类犯罪的犯罪目的、具体行为方式、危害行为表现形式、国际刑事处遇方面也存在区别。  相似文献   

9.
鉴于我国目前恐怖主义犯罪频繁发生及反恐对策应对不暇的局面,有必要尽早解决反恐对策中一些重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对恐怖主义犯罪概念的界定;二是在刑法中适当增设新罪名,以履行国际条约义务,有效打击恐怖主义犯罪;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四是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以期这些对策的实行可以有效缓解我国恐怖主义犯罪的紧张局面,同时在积累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尽早制定反恐特别法,有效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犯罪,保卫国家安全与人民安宁。  相似文献   

10.
恐怖主义犯罪与经济因素存在重要的关联:一方面,恐怖主义活动需要经济基础作为保障,物质支持是恐怖主义发展的不竭动力;另一方面,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认识和研究恐怖主义犯罪的重要分析工具。糅合多种学科资源、具有鲜明学术特色的法经济学为解决恐怖主义犯罪这一全球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其强大的解释力和研究进路将引领国际反恐事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从国际法角度,对国际恐怖主义犯罪非政治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指出“非政治化”的未来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2.
恐怖主义犯罪是指在某一政治、宗教、社会信仰或意识形态支配之下 ,以恐怖为手段实施的犯罪行为。恐怖主义犯罪的成因涉及到政治、宗教、社会等方面 ,国际霸权主义的推行又对其生长发育起到了促进作用。鉴于恐怖主义犯罪的国际性特征 ,应当加强反恐的国际合作。我国对反恐一贯持积极的立场 ,并为此修订和增加了反恐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13.
遏制国际恐怖主义犯罪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努力,国内立法是进行国际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区域合作和国际社会全方位的协作则会巩固和加强该基础.各国在反恐怖主义斗争中.应立足于构建国际和谐社会,努力化解矛盾和隔阂,妥善解决对立和对抗,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对恐怖主义与刑事犯罪、政治犯罪、战争犯罪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法理分析;进而对打击恐怖主义涉及的自卫权与国家主权、国际司法合作、人道主义等问题作了一定的法理分析。旨在帮助界定恐怖主义和更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15.
2016年修订的《反恐法》(以下简称"新《反恐法》")专门针对恐怖主义犯罪进行立法,刑法修正案(九)增加了"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概念,完善了刑法对于恐怖犯罪的规定。由于法律法规对二者的规定十分模糊,特别是新《反恐法》颁布后,二者常常放在同一条或同一款,甚至表述一致但含义不同,因此对其区别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法第249条对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规定,对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条文简单、笼统的规定与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破坏民族关系的行为越来越不相适应。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犯罪客体与本罪在实践中出现的多种犯罪行为性质不符,并且由此导致本罪在刑法分则体系中定位不准确。同时,该罪与其他煽动型犯罪相比也存在着不符合煽动型犯罪的一般特征与缺少相对应的实行行为犯罪的问题。在极端民族主义与恐怖主义日益紧密结合的今天,刑法对本罪的简单规定也不利于国家对恐怖主义的严厉打击。因此,我国有必要对包括本罪在内的涉及民族关系犯罪进行立法上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恐怖主义犯罪严重地危害世界和平与安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害,引起了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科学地界定恐怖主义犯罪、分析恐怖主义犯罪新动向,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犯罪的对策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国际恐怖主义罪目前还只是习惯用语 ,其概念尚未在法律上予以确立 ;导致诸多问题。为有效打击日益猖獗的恐怖主义犯罪活动 ;需要对其概念予以法律上的确认。概念界定需在与国际犯罪特征吻合的前提下予以探讨 ,通过对其应具备的构成要件的分析 ,并在对其本质特征“恐怖性”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国际恐怖主义罪概念的可行性界定  相似文献   

19.
试论我国反恐立法模式的重构——以刑事一体化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怖主义犯罪的频发及其对社会秩序严重的破坏性,使我国的反恐斗争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以刑事一体化为视角,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反恐的经验和做法,从刑事实体法、刑事程序法、国际合作以及加强恐怖犯罪预防等方面对我国反恐立法进行完善,能够最终裨益于我国反恐立法模式的重构,达到合理地组织对恐怖主义犯罪反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极端主义对恐怖主义的诱发影响使得极端主义犯罪被独立规制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当前我国将极端主义犯罪视作恐怖主义犯罪的附属形态,在规制体系上采用融合式立法模式。刑法对极端主义犯罪行为的样态覆盖不足,涉及极端主义犯罪的司法标准模糊,反极端主义犯罪体系构造不足已经开始掣肘对极端主义犯罪的防控。未来要实现《反极端主义公约》的规制目标,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极端主义”定义,立法体系上采用单独型和融合型兼并的模式,实体法上完善“组织参与”和“具体实施”环节的反极端主义罪名,确立极端主义罪与非罪的司法标准,建立反极端主义犯罪的梯级处罚体系等措施是应当要考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