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美国高校学术诚信制度建设表现出鲜明的特点:重视学术诚信教育,传承荣誉精神;形成了成熟的学术诚信管理模式;学术诚信制度具体明确,可执行性强;学生参与学术诚信管理,注重自治精神;重视导师对学生学术诚信的指导和监督;建立了专门的学术问责组织与健全的问责程序。借鉴美国高校的经验,中国高校应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术诚信规范和执行制度,建立专门的学术诚信管理机构,鼓励学生参与,重视发挥导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对于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的评价为研究视角,基于对全国42所高校3 805名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进行的问卷调查,以及对专家学者的专题访谈,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针对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的判断、违背学术道德与诚信的行为及其危害、对科研工作者自身和外部因素的分析以及改善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的措施等问题进行研究的结果显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对目前的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大体满意,但认为如果不采取进一步的防范措施,会有一定下滑趋势;违背学术道德与诚信的主要表现形式体现于学术成果产生和学术资源与荣誉获取过程中,影响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的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主要是自身学术道德意识薄弱与学术道德与诚信监督管理措施不足。针对上述问题,应从学术道德培养、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执行与监督等方面加强对学术道德的规范和监督,推进学术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日益严重,已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为此,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展开深入分析,探讨新时期大学生考试、学术道德、就业贷款等方面诚信制度建设的策略,对推进新时期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9年8月,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调查>课题组“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资深教授以及对学风问题颇有见解的专家学者为主”对部分高校专家学者进行个案访谈,笔者有机会接受教育部学风委课题组访谈,曾就学术道德与诚信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当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学术道德与诚信的整体状况、影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的主要原因、当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者学术道德与诚信状况亟需解决的问题、创建健康的科研环境,加强科研道德与诚信建设建议等问题表达了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术诚信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从根本上说,由"赶超型"科技发展战略所决定的行政化的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是学术诚信问题形成的制度根源。高校科研管理体制行政化、学术资源配置方式行政化、学术评价行政化和学术诚信维护与惩戒机制行政化等因素,共同促成了当前的学术诚信问题。在执行"赶超型"科技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逐步改革完善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在科研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术权力自身的作用,最大限度降低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影响,这是防治学术诚信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诚信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点内容。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频繁发生源于大学生缺乏正确的学术规范意识和学术规范观念,缺乏勤学和创新意识,学校培育机制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社会上功利主义盛行、法律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应从加强大学生自身诚信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加强学术规范教育和诚信教育、健全法律体系、加强社会监督等途径防治大学生失信行为。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生学术诚信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诚信是大学生诚信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学术诚信的内涵及其意义入手,探讨了大学生学术诚信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培养诚信大学生是高等学校教育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高校诚信教育就需要了解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课题组设计了调查问卷对在校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对诚信的认知、对诚信教育的态度、对个人信用档案的认知以及对高校建立诚信档案的看法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当代大学生诚信状况呈现出对诚信认知有偏差、有对诚信的价值判断、缺乏信用管理方面的知识、不认可高校诚信教育效果等特点。提出了加强诚信认知教育、探索有效的高校诚信教育途径、完善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设计诚信教育的内容、打造高校诚信教育的良好氛围等方法,设计大学生诚信意识塑造、日常诚信教育、诚信教育监督体系三位一体的高校诚信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诚信考试与诚信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大学生如何看待诚信考试,是否具有诚信品质,是否能够以诚实守信作为行为准则,对于诚信校园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结合学校实际,本文对内蒙古农业大学诚信考试与诚信教育的效果、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培养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与探索,对于进一步总结教育经验并针对新形势的需求完善诚信教育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高校的这一工作任务面临着新的难题,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出现了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学术不端行为的蔓延,要解决此问题必须有新的应对之策。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法的教学,可以培养大学生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实守信的价值理念,还可以使大学生习得具体的学术规范,养成良好学术规范的习惯,并具备解决专业中知识产权问题的能力,是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对大学生进行了为期十周的诚信干预实验,数据表明,实验组学生诚信水平各因子的平均值均比前测高,其中在学术诚信方面提高最快,达到了显著水平。延迟后测的情况表明实验组的诚信水平虽有回落,但仍比前测时略高,说明诚信干预的方式和方法对提高和改善大学生的诚信水平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当前,高校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样的行为,严重的影响了高校的诚信教育工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文章基于对当前学术不端行为的现状分析,以及诱因研究,结合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遏制高校学术不端风气提出相关建议,以求完善高校学术不端行为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校部分特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特困生的经济状况得到了社会普遍关注 ,解困工作取得了相当的成效。在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 ,我们不应忽视还有相当一部分特困生存在学习困难。特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既有早期文化环境的限制及学习工具的匮乏等客观因素 ,也有主观心理上的缺陷 ,诸如专业思想不稳定、自卑、人际交往困难等 ,应分别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深层、长远地帮助他们走好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腐败现象借助文化传播在向社会的各个层面进行延伸和渗透,高等院校也成为腐败治理的重点区域。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在廉政研究机构的协助下重点推动大学生廉洁社团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廉洁社团文化教育功能,并依托学生社团建设,逐步塑造良好的校园廉洁文化氛围,其中形成了一些廉洁文化教育模式的经验,主要包括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红色文化为主题进行大学生廉洁教育、以社团文化活动为教育形式进行大学生廉洁教育等。大学生廉洁社团丰富了社团文化教育的内涵,促进了社团文化教育的实践创新,增强了廉洁教育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根据学业指导的发展程度,美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前学业指导、初级学业指导和现代学业指导3个阶段,其操作模式又可分为诊疗型模式和发展型模式。美国学业指导体系根据形式发展,逐渐给予了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足够的关注与尊重,其中对国际学生、有转专业意向学生、首代大学生以及女性的学业指导对我国高等教育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中国的学业指导制度虽出现了各种萌芽并有了一定的初期发展,但总体状况并不尽如人意。中美学业指导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国文化崇尚个性,尊重个体,而中国高等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突出。通过比较发现美国学业指导变迁对我国具有一定启示: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学业指导模式;挑选部分学业指导工作已有一定基础的高校,加强投入,展开试点工作;做好学业指导与就业指导的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16.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大学生必备的道德品质。然而,当代大学生频繁出现诚信危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刻不容缓。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建立可以有效约束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促使大学生诚信品德的形成。它既是对高校现行管理制度的有效补充,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举措,因此,建立信用档案是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自卓越计划实施以来,关于大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尤其在学术界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以东华理工大学工程伦理教学实践的实际,展开调查分析研究,针对目前工程技术伦理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深入探讨其内在原因,并结合教学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案,指出当代大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及个体三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的建设对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学科建设、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等具有重要的辐射与支撑作用,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日益广泛的重视。调查研究表明:湖北地区高校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呈现出学历高、职称高、年轻化、教学与学术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等特点。但是在新世纪,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制高点上,用构筑人才高原的战略思路来审视,湖北地区高校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建设工作还存在着数量不足、分布不均、流失严重、教学和学术研究质量欠缺、投入不足等不同层面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文献调研和问卷调查相结合,分析了人际媒介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力度和方式。初步探讨了人际媒介在大学生政治认同养成过程中的功能反差:它越来越不是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但这不妨碍它依然是影响学生思想观念的主要媒介。在此基础上观察到校内外人际交往对于政治认同的不同影响,并指出人格化的人际媒介在各种人际交往形式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