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钾是作物三大营养元素之一。作物吸收钾的数量与吸收氮的数量相近,有时甚至超过。特别在高产栽培中,其作用就更为重要。一、钾在作物生长中的五大生理作用。(1)钾是许多酶的活化剂。现在已经知道钾是作物体内60多种酶的活化剂,它能促进多种代谢反应,有利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是一种喜钾作物,钾肥的合理施用直接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山西省大面积推广实施的以增施钾肥为主要内容的“马铃薯平衡施肥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降低投入成本,减少化肥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促进马铃薯高产、优质、增效开辟了科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油菜——水稻两熟制田进行了连续两年的土壤耕作试验,其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对田间耕层的土壤容重、孔隙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氮、磷、钾含量及作物产量都有较大的影响。多季连续少免耕会降低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4.
界定了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认为我国作物生产必须走集约持续发展的路子;对作物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指出全面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作物生产是关键,是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二者是相辅相承、辩证统一的关系。并提出以禁绝陡坡地种植,改进耕作技术、持续增产、改善品质、发展产品加工、增加投入为主的促进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及摇瓶实验研究了硅酸盐菌剂的解钾作用以及对作物的增高增产效应。结果表明:田间试验中,硅酸盐菌剂使大豆产量比对照增产16.85%。在摇瓶培养条件下,硅酸盐细菌能通过破坏钾长石的晶格结构,使矿物中的钾释放出来,其含量比对照增加23%左右。  相似文献   

6.
陈燕 《小康生活》2004,(12):18-19
科学家们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某些作物的特定的优良基因片段转移到被改造的物种体内,以获得性状、营养水平和消费品质等方面符合人们需要的新产品。这种基因组织结构发生改变的作物及其后代就是转基因作物(或转基因植物)。  相似文献   

7.
(一)控氮增磷钾:磷能促进油菜根系发育,增强抗性;钾可提高油菜抗寒,抗病.抗倒伏的能力,在追施肥料时应适应性地减少氮肥的用量,以免植株柔嫩多汁,抗寒力差。(二)覆盖保护:可将作物秸杆,树叶等铺盖在油菜  相似文献   

8.
油菜施肥     
黄可 《小康生活》2005,(9):31-31
油菜要想获得高产,均衡施肥尤其重要。什么是肥料呢?肥料是指任何有机的或无机的、天然的或合成的,空气、水分、土壤中或施用于空气、水分、土壤、作物地上部,能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的所有必须营养元素的总和,仅仅氮、磷、钾、硼是不能满足油菜生长发育需要的。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抗性作物常因目的基因的过表达而造成品质下降、减产、甚至畸形发育.因此,转基因抗病必须解决好广谱抗性、持久抗性和消除副作用等关键问题.本文综述了病原物诱导型启动子的克隆,总结了基因工程中应用病原物诱导型启动子的优点,分析了病原物诱导型启动子中与诱导抗病相关的保守系列,提出了构建人工启动子和选用npr1基因培育广谱抗病性作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不同颜色的农膜,对光的吸收和反射的规律不同,因而,合理选用适当颜色的覆膜,可获得作物增产和改善作物品质的良好效果。银色反光膜,又叫镜面反射膜,具有较好的反光作用。用于果园、苗圃覆盖,可使苗木强壮、翠绿、易长,果实着色好、成熟早、产量高;用于蔬菜温室栽培,能使温室内光照条件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蓝色膜,主要特点是保温性能好,在弱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11.
粮食期货与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溢出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麦、稻谷、玉米和大豆为例,选取2009—2016年的相关日度价格数据,运用BEKK-GARCH模型考察了我国粮食期货与现货市场间的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我国粮食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存在价格波动溢出效应,但溢出程度在不同粮食品种之间有差异。主粮作物小麦、稻谷和玉米期货对现货价格的溢出效应较弱,非主粮作物大豆期货对现货价格的溢出效应较强,四个粮食品种现货对期货价格的溢出效应均较弱。分析表明:由于我国在调控粮食市场的思路和力度上对于主粮作物与非主粮作物存在较大差别,从而造成了四个粮食品种期货与现货市场间价格波动溢出效应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木霉菌作为一种良好的生防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用于农田的木霉生防菌作用形式有直接地制备杀菌剂,木霉孢子导入作物定殖抵抗病害,以及将生防酶基因导入农作物生产高产抗病虫害作物。在应用过程中发现使用木霉的分生孢子是效果最好,应用最广泛的繁殖体类型。基于分生孢子的生长特点,生防机制,对其抑菌作用,受外界影响因素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以番薯这一农作物为例,依据福建地方史料的相关文献记载,初步考察了福建经济作物的引进与作用。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的共存现状引发的健康风险、生态风险以及贸易风险等问题对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国内外学者对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的共存的法律制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对国内外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共存制度的现有研究从法律制度环境和法律制度约束两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了现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以及我国应有选择地借鉴国外共存立法实践及其制度运行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的共存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一些国家采取不断扩大转基因作物品种和种植面积的方式来解决粮食危机。目前,全球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进口转基因作物,依照种植面积大小,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等转基因作物位居全球种植前列。中国批准进口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是玉米、油菜等5种作物,且均作为加工使用,不用做粮食。发展中国家种植面积现已超过发达国家,复合性状转基因作物呈现增加趋势,而且转基因作物更加多样化是全球转基因作物发展趋势。在转基因作物产业化过程中主要存在技术、转让和市场等7种风险,美国、巴西、印度等国家对转基因作物产业化风险管理各有特色。构建规范的转基因领域法律体系,促进部门沟通协作,建立全过程追溯管理体系,实行风险分类管理和鼓励公众参与风险管理,是中国应对转基因作物产业化风险的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16.
单位面积利润变化与我国粮食种植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之间、粮食作物内部以及不同粮食产区之间的视角出发,先后分析了我国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对利润变化趋势;并进一步研究了单位面积利润的变化与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关系以及单位面积利润变化的成因。研究表明,农作物相对利润的变化与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高度相关。将利润进一步分解,发现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之间的调整源于价格与成本的变化;粮食作物内部之间的调整源于价格比与产量比;当前针对粮食主产区的最低粮食收购价格政策可能是造成我国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作物环境风险争论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家在转基因作物环境风险问题上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转基因作物不比传统农作物具有更多的环境风险;而另一种观点认为,转基因作物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环境风险。持不同观点的科学家在转基因作物是否会产生超级杂草,是否会产生超级害虫,是否会影响生物多样性,是否会产生二次生态影响等环境风险问题上,有着不同的看法。由于科学知识的有限性、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以及转基因技术的新颖性,科学在转基因作物环境风险问题上还没有定论。而加强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完善评价转基因技术环境风险的理论与方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环境风险应对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采用陕西农户的实际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对农户种粮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调查发现,种粮比较效益低是阻碍农户种粮的最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农户年龄、种粮规模、种粮目的及家庭承包经营地安排与农户种粮意愿呈正相关关系;而农户受教育程度、外出务工状况及家庭是否种植经济作物却与农户种粮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因此,政府应该通过调整和制定政策来保护农户种粮积极性;通过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进一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来调动农户种粮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土地向规模大户集中。  相似文献   

19.
明朝时期,番薯、玉米、马铃薯等美洲粮食作物开始引入中国,其中番薯由于其独特的高产、易种植等优势在我国得到广泛传播,至清朝末年已成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番薯的引入对明清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人口的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通过对17个省份地方志的整理以及对其他史料的搜集,获取我国各省番薯引入时间、种植情况、土地适宜性以及人口等相关数据,运用双重差分(DID)方法,在控制玉米引入时间、战争、灾害、传染病等重要协变量基础上,定量研究番薯引入对明清时期人口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薯的引入对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番薯对南方人口的增长作用远远大于北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