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无政府状态两种含义切入 ,分析在缺乏中央政府而导致强制力匮乏、国家迫于生存仅关注自身实力和相对获益情况下 ,国际制度何以仍能得到遵守。国际体系并不缺少秩序 ,国际制度通过从意识形态上使秩序合法化、规范行为主体行为、促进行为主体间合作、提供解决争端程序来塑造和维持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对国际无政府状态下是否存在国际秩序有不同观点。本文通过对国际秩序的界定,认为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存在国际秩序;当前的国际秩序有序但不合法。最后就如何构建新的国际秩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无政府状态是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表现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缺少一个共同的最高权威。但是无政府的国际社会并不是无序的,而是逐步朝着有序方向演进的,其无政府状态的程度随着历史的进步而逐步减轻,有序性在不断增强。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国际社会秩序出现过均势秩序、霸权秩序和多极竞争秩序,但这些秩序模式均不是理想的国际秩序模式。中国提出了建构和谐世界秩序的主张,正确反映了国际社会演进的方向,符合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流,能最大程度地减轻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促进世界的繁荣与稳定,因而是理想的国际社会秩序模式。  相似文献   

4.
改变大学生就业无政府状态的深层次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在由计划转向市场的过程中,政府主导地位削弱大学生就业变难的事实,由归纳目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呈现的种种无政府状态入手,分析出其原因源于改革并又由于改革不彻底所致。提出要改变大学生就业无政府状态,需政府主导下的继续改革,即缩小两个体制的差距、建立覆盖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疏通就业供需渠道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冷战后,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了普遍诉求。但是,9·11之后美国发动的反恐怖战争尤其是伊拉克战争无疑对国际关系民主化形成显然的挑战。本文以伊拉克战争为视野,通过国际社会中个体本身的属性、个体间的互动能力和国际体系的结构三个方面来分析国际关系民主化在无政府状态下为何变成一个遥远的神话。  相似文献   

6.
马修·阿诺德是英国新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的“先驱”。“传统文化”是他思想中的核心内容。“文化与无政府状态”理论内核价值丰富。他认为严肃文化的守护只有“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中的“剩余民”或“有机知识分子”才能担当,这是“文化霸权”的时刻,这开启了他对“大众文化”正面的认知,对英国文化研究和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马修·阿诺德对维多利亚时期的经济自由主义和文化自由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批评。他对自由至上主义的批评,是在英国文坛较为自由的氛围中进行的。离开这种自由的风气,其文化理想和《文化与无政府状态》的写作与发行就无从谈起,而这正是客观上的矛盾所在。  相似文献   

8.
9.
创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应以本体论的研究为基础,研究本体论就是探索国际无政府状态的构成.西方语境下的国际无政府状态的两层内涵在于:民族国家是国际体系的基本行为体,各民族国家常使用武力解决争端.但在西方冲击--中国反应的视野下,国际无政府状态的两层涵义扩展、转化为:文化国家与民族国家并列为国际体系的基本行为体,中国对西方冲击的反应具有逢强愈强、逢弱愈弱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是阿诺德文化理论的代表作。他认为,文化作为精神生活,它通过求知来达成人格的完善,进而化之为社会的完善。这表现了其文化救世的思想。但阿诺德所说的文化不是大众文化,而是精英文化,是少数人的专利。在阿诺德看来,处在文化对立面上的不是外在的物质文明,而是缺失秩序和规范的"无政府状态",应当支持当权者镇压无政府状态;文化也是无政府状态的最为坚决的敌人。这种文化理念,能在多大程度上拯救那个时代,确实令人怀疑。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最大的变化之一在于其生产方式由“福特主义”向“弹性生产”的过渡。这是具有双重意义的资本主义体制变化。通过基础性的生产变革,它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权力结构和控制方式。这既给资本主义带来了活力也造就了新的激进环境,进一步,它对意识形态以及左派实践和理论,甚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也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关于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思想的变化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关于利用资本主义的思想有一个变化过程 ,这一过程说明毛泽东一方面认为中国经济落后 ,需要大力发展资本主义 ,另一方面又从中国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来决定对资本主义的态度和政策。总结这一问题的得失 ,加深了我们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在晚期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它却越来越被生产关系所中介;阶级依旧存在,但作为革命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已经消失;真正的个体性正在逐步丧失;同一性和交换原则一起强化了资本主义制度;政治对经济的控制在不断增强,但这种极权的政治统治并没有在所有西方国家实现过,国家资本主义只是表明了西方社会中的某些趋势。理解阿多诺的晚期资本主义观,也将启发我们如何把握当前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辩证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奥尔曼运用马克思的辩证法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剖析,得出了明确的结论,即资本主义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它只是一种历史的存在,它所固有的矛盾决定了其彻底解决必然依赖于社会主义对它的取代。质言之,奥尔曼运用马克思的辩证法明确论证了资本主义的暂时性和社会主义的必然性。这不仅对今天世界上误解资本主义、怀疑社会主义的人具有警示作用,而且对我国人民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是两个不同且相互联系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和起点 ,而在不同的时代 ,全球化的侧重点和内涵是不同的。全球化以资本主义为开端 ,它与资本主义相辅相成。但是经济全球化在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 ,也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各种矛盾 ,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同时 ,经济全球化给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各种基础 ,社会主义的全球化必然导致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   

16.
马克斯·韦伯对资本主义有着全面而深入的剖析。他认为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无法避免的命运,是一经发动就无法停止的社会各个方面理性化的进程,这种理性资本主义既带来了社会各个方面的条理性和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给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性产品,同时也产生了非理性的后果,它使人类丧失自由和价值的统一,人类在自我丰富的同时又陷入危机。但韦伯提出的解决这种困境的方法不是通过否认理性资本主义,而是企图以责任伦理和魅力型人格来消解理性资本主义的后果。  相似文献   

17.
资本主义的多元化模式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主义的多元化模式的形成与各国文化和历史渊源密不可分,各种模式都具有其特点和弊端。各种模式也试图进行自我改良,从而使资本主义的模式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里斯本小组从中心权力向外布展的角度把全球化理解成一种新的社会经济现象,格雷从全球化与本土化相互作用的角度把全球化理解成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哈维从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角度把全球化理解成一种地缘政治方案,这3 种解读模式虽然向我们展开了不同的解读视域,但它们的一个共同缺点是,无法把当代资本主义的全球化理解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到当下阶段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也无法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层面来深刻地把握全球化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9.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认识资本主义历史走向的关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机制在当代发生了新的变化,形成了垄断与竞争并存、国家与市场并存的新机制。在这两大机制的作用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一国或全球范围内的运动给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资本主义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但是,资本剥削手段的隐蔽化、资本与劳动两极分化的加剧、人与自然矛盾的激化,以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运动的新形式,又孕育着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并促使其走向灭亡的动力和因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中显露的资本主义弊端,表明了这样一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注定是没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20.
大众文化与垄断资本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多诺认为 ,大众文化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历史性的文化现象。阿多诺并非只是对大众文化持一种偏执的批判态度 ,而是承认大众文化具有其历史合理性。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大众文化是文化发展所必然采取的一种形式。虽然大众文化有根本性的缺陷 ,但是由于其历史合理性并没有消失 ,对大众文化只能采取文化批判的方式 ,而不能在现实中强制取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