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民间文学艺术的原生态文化蕴涵着神秘的文化价值,应当将这种生态文化尽量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但现代文明的发展观念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这种原生特征。基于此,本文探讨了民间文学艺术生态文化的构成、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以及传承人的权利内容与权利限制。  相似文献   

2.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彝族傩戏"撮泰吉",尽管深受彝族广大群众所喜爱,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转型,它的传承却面临着诸多困局,要使它能够在现代社会中继续生存发展,必须将它的传承与当地扶贫开发、生态旅游、乡村建设等方面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文化生态学是近年来兴起的学科。本文阐述文化生态视域下赫哲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赫哲族传统文化现在面临着断代的危机,出现了传承的困境,要想赫哲族传统文化能够传承与发展,就要从加大经济投入、增强制度保障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各种不同的环境、社会、文化等综合因素对文化艺术的创造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化生态学将文化创造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是一种综合、整体、动态的社会文化研究。对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即民间文化的价值观念、自然环境意识、生活方式、造物观念、信仰观念、技术因素、民间社会组织形式,以及文化的时空发展等内容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全面整体地认识民间艺术,协调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认识民间艺术的生存与发展状态,谋求对民间艺术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对史诗格萨尔的抢救与保护工作,一次是1959年,另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通过半个世纪的持续抢救与保护,格萨尔口头传统得到了有效传承并走向了世界。这两次大规模的抢救工作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关键在于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政府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不容乐观的是,目前这一口头传统正在走向衰弱,因此保护与抢救格萨尔口头传统,是我们继续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一次为抢救与保护史诗格萨尔口头传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政府层面与学者层面上的认识已经与国际接轨,然而真正的保护是在基层,即只有让基层从事非遗保护的干部认识到位,做到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及文化自强,才能把民族文化的保护落到实处。目前非遗保护的理论滞后于人们申遗的热情,保护的机制与措施还不够全面与完善,非遗保护中的若干理论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厘清。如对口头传统的保护,是将其记录成文字放入博物馆,还是在发展变化中加以保护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如何传承和保护新疆民族文化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霍童线狮是霍童“二月二”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以来,在旅游业发展以及地方非遗保护工作推动下,霍童线狮跳出了民俗活动的固有场域,走上了旅游展示的广阔舞台,其传承保护状况发生了极大改变。本文试图在文化生态的视野下,挖掘霍童线狮的价值,探究霍童线狮的“变”与“承”,思考其传承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为此类非遗的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福建文化生态与历史文化传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燕清 《东南学术》2003,(5):142-147
福建文化生态是福建社会历史文化传承的产物 ,它是特定地理环境中历史过程的动态积淀。在漫长的区域历史演进过程中 ,由于历史地理及自然地理特征上的双重的相对封闭性 ,和历史文化传承上的多元性及随之而来的宽容性特征 ,给福建文化生态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铸就了福建兼容并蓄的文化生态环境。这种有着丰厚历史积淀的文化生态环境对于福建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内在运动无疑起着精神意识的历史作用 ,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地域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遗存众多、形态完整、资源丰富,形成了多元一体、争而不同的"文化千岛".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由于民族文化赖以生长和存活的农耕文化及其相关环境的变迁,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其特色消退速度也在加快,出现了民族"文化记忆"中断现象.面对机遇和挑战,必须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培育理念、制定规划、学校教育、法律保障、完善机制等方面着手,制定和落实多元推进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壮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与相邻的族群发生了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这种与他族文化上的交融成为民间艺术的共时生态,在横向上深刻影响了壮族民间文艺的形式与风格.壮剧是在汉族戏曲等艺术形式的直接影响下而陆续形成、发展的,在剧目、音乐、表演、技法、乐器等方面,壮剧都大量地吸收了汉族戏曲的艺术滋养,并与本民族传统艺术融为一体,逐步得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明珠  杨涛  张扬 《学术探索》2012,(3):100-106
服饰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就是一个社会重要的文化标识之一。在服饰的形成及功能演化中,服饰风格与该民族所属的历史文化系统及所处的社会自然环境、经济生活方式、民族心理、审美趣味等诸多方面都会产生较大的联系与交互,从而表现出其服饰的独特性,进而成为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重要标识。花腰傣是我国傣族中的一个特殊族群,至今保留有较为明显的古民族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对其服饰文化的内涵分析,认为花腰傣独特服饰的形成与其尚古、崇尚自然及接纳外源文化具有密切的关系。这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对当今社会的稳定及创新型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塑造是一个系统工程。改革战略的深入推进必然要求在价值观层面寻求意识形态方面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必须实现从理论形态向中华民族主体的价值观念的转变,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化。因此,借助于文化生态学的观察视角可以发现,重构当代中国文化生态是提升核心价值观塑造实效的重要路径,具体而言包括提升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建构力与阐释力、厘清异质价值观以重构文化生态场域、以制度建构推进教育机制等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林庆 《学术探索》2008,(5):128-131
人类创造的文化与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之间关系密切。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和战略是在寻求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三着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西部大开发和现代化进程中,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功能,是一项应当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在文化生态视野下,广南少数民族地区地母文化应当从现代语境出发,参照当代存在的文化生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当代建构体系。广南地母文化作为对自然的感知呈现了生态审美价值,对其生态审美价值的把握应该基于一定的原则,可以使得其中蕴含的生态理念与原生态文化特性得到重视与研究,有助于加强原生态文化的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传播学的视野看客家文化特质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论述了强势文化和强权文化在客家文化特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认为中原文化因为代表着更高的文明程度而具有强大的辐射能力,并得到了文化以外的因素———政治强权的大力支持,所以能够通过战争、人口迁移和相关的文化制度向赣闽粤边区广泛传播,从而最终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体,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客家文化。  相似文献   

16.
用汉语来书写世界,特别是西方的文化与社会,是中国人类学界以新的知识生产机制参与世界互动的方式.这不仅仅是一个对象转换的问题,更是学术主体意识的问题.而其中最关键的是如何定位、如何田野和如何表述的问题.应当立足于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知识需求,注重剖析西方既有的复杂的"成品知识"与"成品社会",以人类学民族志的方式展现出其"制造"过程.在田野调查的方法上,应当把握好"宏观的历史结构、微观的社会情境"这样一种观察与思考问题的基点,突出民族志研究的整体感.此外,还应当突出中国视野,尝试建构一种用汉语作为载体的有关世界的表述机制.以期让世界了解不同的见解与声音.这也是中国社会科学积极参与世界知识生产体系转换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对阴山地域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保护是促进阴山文化认同、实现阴山文化生态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阴山地域各部门应该积极建设阴山地域民族文化资源数据库、展开多领域数字化合作和宣传,将数字化技术与文化产业有效对接,实现生产性保护等,有效促进阴山地域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实现阴山文化认同,全方位构建阴山文化生态圈,促进阴山地域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育生态学:课程建设的新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与生态环境相互制约。生态学理论为分析和解决教育生态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应用生态学的原理来指导课程建设,不仅可以使课程设置生态化,还可以使课程管理生态化,从而达到培养出符合社会生态发展规律的人才,实现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人类在地球母亲的怀抱中安全地生存了几百万年。在从工业文明开始至今的短短两百年间,随着科学的昌明、技术的进步、生产的发展,人类从大自然中获取了巨大的物质资料,但由于不合理的、盲目的、过度的开发,弄得大地千疮百孔,使人类自身的生存也受到他自己造成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严重威胁。在时代面临世纪之交和千年过渡的时刻,人类能否继续生存、发展的问题已经由严峻的生态危机情势刻不容缓地提了出来。而生态环境危机本质上是“文化”的危机,在文化宝库中,东方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古代儒家和道家的思想、文化无不浸润着浓郁的自然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