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经济存在二次探底风险 近期,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演进,法国两大银行信用评级被下调,意大利开始考虑国际救助,欧盟财长会议分歧严重无果而终。接连不断的负面消息和信心缺失冲击着动荡而脆弱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2.
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体表现出持续稳步复苏态势.但随着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及葡萄牙、西班牙等国财政不佳状况浮出水面,希腊债务危机逐渐上升为欧洲债务危机,引起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和货币汇率大幅波动.通过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起因、发展及影响的具体分析,认为其地域影响主要在欧洲,对世界经济全局影响有限,引发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仍然不大.其时上海经济的影响体现在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两个方面,其中对上海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需求效应、汇率风险等渠道发生,总体看对上海短期的直接影响有限,但需关注长期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3.
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创历史新高,达到318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5%,比6月份加快3个百分点;顺差比上月增加92亿美元,达到315亿美元,同比扩大9.9%。但从国内外形势来看,未来几个月进出口尤其是出口增速恐怕难以继续走高,年内增速将呈平稳增长格局,我国外需增长前景不容乐观。世界经济复苏前景堪忧。欧美债务危机阻滞经济复苏信心。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在深化蔓延,不断向欧洲核心国家扩散,意大利、西班牙等大国债务危机风险日益严峻;美债主权信用评级首  相似文献   

4.
陈梦根  尹德才 《统计研究》2015,32(11):79-87
政府债务统计是分析一国或地区政府财政状况和评估财政风险的重要依据,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之后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对国际组织政府债务统计体系和英、美、加、日、中等国的政府债务统计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不同体系和不同国家在概念、分类、指标、统计准则与口径、数据发布等方面的异同及主要特征。目前,中国的政府债务统计尚不完善,存在不少问题,概念与分类体系不明确,不同部门之间统计口径存在差异,统计指标单一,不利于政府债务管理与风险监控。中国应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债务统计体系,重点在于:(1)统一政府债务统计口径;(2)尽快开展政府净债务统计;(3)加快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4)健全政府债务统计指标体系;(5)完善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5.
2011年,欧美大规模危机救援政策的弊端全面显露,不仅未能成功重塑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复苏能力,还把全球经济拖入主权债务危机漩涡。国内经济在持续紧缩政策和外部环境恶化的交织下温和放缓,但宏观经济环境依然比较健康,经济发展热点开始向中西部转移。2012年,低迷的国际经济和健康的国内经济都将会延续,政策调整、自然灾害及政治经济事件发生频率可能增加,这将增加上海经济运行的波动性,而全球经济增长重心东移,则会从基本面上强化上海经济转型方向。  相似文献   

6.
2012年1月13日,国际主要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宣布下调法国、奥地利、意大利等9个欧元区国家的长期信用评级,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再次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什么是主权债务危机?为什么主权国家也会面临破产和违约呢?所谓主权债务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外借来的债务,一旦这些外债到期不能偿还就会构成违约,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受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边疆地区经济发展仍然滞后于全国。区域性、整体性经济欠发达问题非常突出,成为了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严峻制约与重大挑战。因此抓住机遇振兴边疆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一、振兴边疆经济的重要意义(一)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我国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全球经济尚未从危机中摆脱出来,欧洲债务危机仍然没有缓解的迹象,欧美经济低迷导致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撑点之一出口产业面临不小的困难,不少出口企业的生存受到严峻地挑战。  相似文献   

8.
有效应对美债危机 美国的债务危机和国家主权信用评级降低事件的发生,引发了全球的连锁反应,金融市场动荡,股市遭受冲击波,一系列的震荡给全球经济蒙上一层阴影。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债务危机的升级也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今年年初,欧盟领导人就解决债务危机一揽子计划达成协议,欧债危机曾一度得以缓解。自5月份以来,欧元区再次成为世界经济的舞台中心,希腊退出风险上升,西班牙银行业危机,主权信用和银行信用等级被下调,导致欧洲主要股市震荡,欧元对美元贬到两年来新低,西班牙、希腊、葡萄牙、意大利等外围成员国主权债券收益率再次上升,欧债危机愈演愈烈,进入更危险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政府债务跨期预算约束等条件的推理分析,可以得出经济增速放缓将提高政府负债率以及政府债务违约概率的结论。运用matlab软件对中国GDP的增长速度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如果中国GDP增长率在2020年下降到5%,中国政府负债率在2020年将逾越60%的国际警戒线,政府开源节流和合理的负债结构有助于降低政府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1.
2012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依然比较复杂。从国际看,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蔓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对德阳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建林  李艳 《四川省情》2008,(11):15-17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逐渐恶化并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金融危机效应的国际传导速度自2008年9月以来明显加快,其对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不断加深,全球经济下行已成定势,国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在此背景下,国际金融危机对地震重灾区和全国重  相似文献   

13.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国际金融市场不同寻常的一年.美国次贷危机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欧洲又经历了多次债务危机,使得金融市场更加动荡不安,给全球经济的复苏蒙上了新的阴影.尽管中国经济受到的直接冲击较小,但在经济金融更加全球化的条件下,提早防范中国自身的财政金融潜在的风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十四五”以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结束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开“后门”的隐性膨胀历程,迈入了走“前门”的规范发展阶段。相应地,地方政府债务研究也经历了从冷门到热门、从主题分散到核心聚焦的演化历程。回顾“危机后”的研究历程,有利于准确地展望“风险下”的研究趋势。基于此,主要运用CiteSpace软件对2008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与统计,绘制知识图谱,识别研究热点,分析前沿演变,展望研究趋势。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债务研究是对债务发展现状的关注和回应,债务实践长期处于解决旧问题和出现新问题的循环中导致了研究数量持续处于增长、回落、再增长的往复中。研究成果丰硕,研究主力多为与“债务”主题直接相关的财经类高校学者,研究学科集中于经济、金融、财政等学科。研究主题众多,呈现“嵌套结构”特征,内容聚焦于债务内涵、主体、风险、成因与对策等。研究长期处于热门状态,研究热点或与现实问题密切相关,或与国家政策高度耦合。研究前沿不断变化,但风险问题贯穿研究始终,各类风险和危机频繁成为不同阶段的前沿问题,隐性债务和金融风险是最新的前沿问题。未来要加强债务研究的多学科性和融合性,公共管理、政治学、法学...  相似文献   

15.
2011年,受全球经济放缓和美欧主权债务危机的拖累以及地震系列灾害和泰国洪灾的冲击,日本工业生产几度遭受重创,出口增长受阻,上半年经济再次陷入衰退,下半年开始艰难复苏。  相似文献   

16.
周怡 《四川省情》2010,(5):44-44
希腊债务危机使得华商利润大幅缩水,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研究部主任李钢接受采访时认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蔓延对中国出口以及整体经济的影响肯定有,但就目前来说很难判断具体会到哪种程度。  相似文献   

17.
观点传真     
《四川统计》2009,(3):4-4
“新马歇尔计划”重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2009年中国菲金融企业债务融资达万亿;经济危机还处在初级阶段;继续减税空间有限;  相似文献   

18.
观点传真     
《四川省情》2009,(3):4-4
“新马歇尔计划”重建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2009年中国菲金融企业债务融资达万亿;经济危机还处在初级阶段;继续减税空间有限;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受全球经济放缓和美欧主权债务危机的拖累以及地震系列灾害和泰国洪灾的冲击,日本工业生产几度遭受重创,出口增长受阻,上半年经济再次陷入衰退,下半年开始艰难复苏。  相似文献   

20.
郑金宇  钟玮 《统计与决策》2022,(24):149-153
政府债务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文章利用201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倒U”型,存在使经济增长最大化的最优债务规模。若债务规模按最低增长率变动,将在2025年超过最优水平。(2)隐性债务过高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经济增长效果产生挤出效应,这种挤出效应至少为12.7%,并且随着整体债务规模的增加而增加。(3)由于隐性债务的挤出效应,最优债务规模降低24.6%。(4)观察数据样本,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超过最优水平的地区数呈增加趋势,债务管理面临着规模控制和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