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市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天津市的发展建设,要按照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滨海新区的发展为重点,不断增强城市功能,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将天津市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2.
宝鸡古称陈仓,地处“八百里秦川”的西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发展生态旅游业的独特优势和条件。根据这个实际,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旅游名市”的目标,把生态旅游业真正摆上了议事日程,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经济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以及综合生态的角度对生态城市理论及其建设实践进行分析,建立了四级生态评价指标,并采用熵权法解决评价指标权重计算问题.同时对成都、重庆、广州、南京、西安五个城市进行生态系统评价,并对各指标进行了横向评价,对生态城市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琼 《四川统计》2014,(10):28-29
2013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城市推进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发挥地铁等作为公共交通的骨干作用,带动城市公共交通和相关产业发展。到2015年,全国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1000公里。2014年以来,四川绵阳、内江、泸州等地提出要率先在二级城市中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四川发展轨道交通有什么优势,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5.
探索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和把握国际化趋势、并引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摆在所有城市建设科技工作者及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世纪性问题。文章选取这个题目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城市综合减灾及其城市建设安全度评估,并从城市灾害现象、致灾因子诸方面予以分析,对21世纪中国综合减灾建设提出了可供参考的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青州是古九州之一,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是封建王朝时期的行政大区,文物遗存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面对新的发展肜势,如何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的关系,对于促进城市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雨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几年,青州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脱的要求,用全新的理念和发展的眼光对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工作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确立了新的城市建设工作思路和目标:即以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为目标,以打造文化名城、旅游名市、生态名市和经济强市为着力点,全力建设西部依山的老城、东部傍水的新城,北部发达的工业区、南部优美的旅游区、东北部新兴的现代物流区,构筑“两城三片”格局。  相似文献   

7.
魏陈  曾玉芳 《四川统计》2009,(10):52-53
充分发挥德阳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优势,克服不足,借鉴典型区域中心城市发展经验,以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为出发点,完善区域中心城市的积聚和扩散功能,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步伐。  相似文献   

8.
随着入世后在木材和农产品销售上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伊春林区可采集森林资源的日趋枯竭,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越发严峻。如何加快由“经营企业”到“经营城市”的转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而现实的课题。 运用资本经营理念加快城市发展,就是把市场经济中的经营意识、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等运用到城市建设和管理人。简而言之,就是把城市作为最大的国有资本来运营,把城市建设作为最大的产业来发展,把城市资本营运作为加快城市发展的枢纽和血液,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资本的效应,集聚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实现城市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效益…  相似文献   

9.
生态城区指标体系建立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生态城市建设高潮的推进,生态城区的建设也在城市内掀起热潮.城市对城区的定位、城区自身的发展水平的高低各不相同,决定了生态城市建设指标还是不太适合生态城区建设的需要.有必要根据城区自身发展的特点,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城市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分布。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编辑生态城市规划,首先要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生态经济学炯用值理论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耦合协调机理,并以陕西省各城市为例,选取2010—2019年数据,系统地开展了耦合协调关系验证、水平测度、差异分解与情景预测。结果显示:智慧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互为因果关系、相互促进,且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更加长远,是推动二者协调发展的关键。研究期内,陕西省智慧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耦合协调度大幅提升,由中度失调进入濒临失调阶段;按照是否是智慧城市试点对城市进行分组治理能够更好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协调发展。预测结果显示,“十四五”期间,陕西省智慧城市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耦合协调度发展态势良好,且目标情景下发展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情》2009,(8):19-19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载的建设,成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乡统筹发展成效显著,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和文化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复杂。城市人口增加和城区扩展加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负荷,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生产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一旦超出了城市自身环境容量的承受能力,必然引起城市生态环境失调,从而进一步影响城市本身的发展。因此,研究城镇化发展进程以及城镇化发展与城市环境生态问题的关系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针对四川省城镇化进程中由于人口增加、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探讨四川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压力问题。城镇…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实现环境与经济融合,实现双赢。城市发展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城市环境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反映西安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进程.西安市统计局于2007年建立了《“创新西安”统计监测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方法来反映“创新西安”的建设进程。测算结果显示。2008年西安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步伐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显着提高,“创新西安”总指数达到86.6,比2007年提高4.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巨大贡献是不言而喻的,而他们对农村发展的作用则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巨大贡献是不言而喻的,而他们对农村发展的作用则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18.
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低碳城市是伴随着低碳经济提出的发展目标。构建全面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准确认识和量化评价低碳城市,推动其建设和发展。因此,文章在分析低碳城市的内涵及特点基础上,试图从经济低碳化、基础设施低碳化、生活方式低碳化、低碳技术发展、低碳制度完善度和生态环境优良六个方面构建一个比较全面有效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推动我国低碳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城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重要载体,也是区域经济文化发达与文明的重要象征.广安作为新建城市,城市建设滞后,功能不全,规模较小,集聚和扩散功能弱,区域中心地位尚未形成,因此要把广安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基地,就必须加快广安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建设,打造城市名片,树立良好的广安城市形象,才能为小平同志诞辰百周年献上一份厚礼.本文引入"城市经营"概念,就是把城市作为广安特殊的最大的国有资产来调整和经营,让政府从经营微观企业转变为经营整个城市,追求和实现广安城市的最大增值,以城市经营牵引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市信息化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城市信息化,带动区域信息化发展,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亮点。城市信息化是在经济、社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城市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经济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城市信息化也是区域信息化、领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交汇点,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推动城市信息化有助于政府对城市建设、管理和服务功能的提高,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加速城市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强城市的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