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2010年,中国SUV市场占狭义乘用车市场的份额延续上升趋势,并且首次超过了10% 2010年1-11月,国内SUV市场销量接近120万辆,同比增长率达到88.6%.实现了自2002年以来SUV市场的第三次增长高峰。从SUV市场占狭义乘用车市场的份额来看,2007年以来,该份额一直呈现上升趋势。2010年1~11月,SUV的份额首次超过了10%,达到11.7%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最新资讯     
2010年汽车产销实现“开门红” 2010年1月,汽车产销延续了上年良好发展势头,产销双超160万辆,刷新历史最高记录,销量增长明显高于生产,同比保持高速增长,其中商用车同比增速高于乘用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际油价持续攀升且在高位震荡。研究表明国际油价上涨对中国汽车产业总体需求和需求结构产生了较大冲击。国际石油价格是汽车产业总需求波动的格兰杰原因,对其冲击是负向、显著、长远的;它是乘用车、商用车需求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但所引起的响应路径截然不同。乘用车内部,它与基本型乘用车、多功能车的需求变化具有格兰杰因果关系,但却外生于运动型多用途车及交叉型乘用车的需求变化。相应地,它对前两者的销量影响较显著,相对方差贡献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最新资讯     
《四川统计》2010,(2):40-40
2010年汽车产销实现“开门红” 2010年1月,汽车产销延续了上年良好发展势头,产销双超160万辆,刷新历史最高记录,销量增长明显高于生产,同比保持高速增长,其中商用车同比增速高于乘用车。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LEAP系统为工具,把私人乘用车按排量异质分类,模拟不同节能减排政策情景并分析其效果。结果发现:现实世界燃油经济性与排量大小非同方向变化;各情景下2020年耗能都会突破百亿吉焦,2021年CO2排放超过8×108t;降低年度行驶里程效果最优,增加节能车占比效果最差;目前供给侧实行的减控政策不能达到既定目标,须鼓励使用端绿色出行。研究认为应综合施行宏微观、供需端多种政策,尤其是控制行驶里程,大力发展纯电动乘用车,防止中高排量区间乘用车净增量占比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一.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 纵观 1999年的国民经济走势.可以得出如下基本判断: (1)国内生产总值平稳增长,工业增加值累计比去年同期略有上升,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1个百分点,但随着投资增长减缓.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呈下降态势,由于工业产销率明显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 (2)从经济增长的动力指标分析,呈现如下特点:第一.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稳定.比上半年明显回升,逐渐接近去年的水平;第二.对外贸易增长恢复迅速。亚洲国家摆脱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复苏,是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根本原因;第三,固定资产投资下滑…  相似文献   

7.
基于医保精算理论,构建医疗保险制度隐性债务的测算模型,并结合西部B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行实证测算。研究表明西部B市城镇职工基本医保的隐性债务规模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发展趋势,最终在2080年左右趋于消失。另外医疗费用补偿的增长系数、在职职工工资增长率、无风险利率和养老金增长率对隐性债务的规模具有显著的影响。最后结合测算结果和研究结论,从医保制度完善、开源路径和节流路径三方面提出化解隐性债务规模的政策建议框架。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全国政策咨询工作会议上表示,2012年世界经济总体上仍将十分严峻复杂,今年全国政策咨询研究工作要围绕八个方面重点关注和深入研究。一是在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趋于复杂,短期需求回调和中长期潜在增长率下降叠加,经济增长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情况下,2012年宏观经济走势  相似文献   

9.
2012年年中,新款福克斯上市,其两厢车型销售火爆,月均销量都保持在2-3万辆,在长期被三厢车把持的A+级市场(价格在12-20万元的A级车)中脱颖而出。三厢车VS两厢车、实用型VS个性化,一直是消费者在选购紧凑型车时必须要面对的一个抉择,也是每家有志在A+级市场大干一场的厂商在新产品设计阶段或引进阶段必须要规划好的方向。但是,A+级市场长期被传统的实用型三厢车占据着,而个性化的两厢车仅有两三歉车支撑局而。  相似文献   

10.
岁末,各个行业惯于盘点。如果我们环视2010年度的中国汽车市场,就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自主品牌中级乘用车没有一个产品能实现平均单月销量过万,而自主品牌的紧凑型乘用车却势如破竹,这是为何呢?  相似文献   

11.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降低了人口增长率早在五十年代,我国就曾提出要建立节制生育机构。但由于当时原苏联人口理论对我国影响很大,加之受“人多是好事”观点的影响,对人口发展未能有效控制,相反还对多子女家庭给予了多方面的照顾,使得我国人口增长较快。从1949年到1973年,我国人口增加了3.5亿,年均增长21%。1973年末,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晚、稀、少”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为控制我国人口过快增长起到了一定作用。从1974年开始,人口年环比增长率降到2%以下,1980年降…  相似文献   

12.
余芳东 《山东统计》2005,(6):13-14,5
受国际石油价格高涨和美国紧缩货币政策等因素的影响。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步伐有所放慢。但是由于全球利率普遍较低,通货膨胀率适度,加之各国政府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等因素.为2005年世界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世界经济增长总体上依然强劲,其增速接近于潜在的增长水平。据世界银行日前公布的《2006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估计为3.2%。略低于去年3.8%的增速。从各个地区来看,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估计为2.5%。比去年低0.6个百分点,其中美国增长3.5%,欧元区增长1.1%,日本增长2.3%;  相似文献   

13.
常用的季度GDP增长率及其实际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DP季度增长率是进行宏观经济监测、开展商业循环和经济走势分析的最基础性指标,也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出于受季节性以及因节假日引起的工作天数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较之年度增长率,季度增长率在计算方法上更为困难、更为复杂。通常,它有几种表现形式。例如,美国2002年第1季度GDP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1.2%,环比折年率增长5%。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经济运行的进度。在实际中,需要根据分析研究的目的,选用相应的指标。本文将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GDP季度增长率计算方法、特点,便于人们能正确地认识、理解…  相似文献   

14.
一目前全区人回的发展状况内蒙古自治区自1947年建区以来,人口发展很快,从1947年至1994年末.全区人口总量已从561.7万人增加到22605万人,47年内人口净增了1698.8万人,增加了四倍多。从统计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全区人口在47年一57年的十年间人口增长最为迅速,年均人口增长率高达6058%。,六十年代平均人口增长率也高达30.02渐,七十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全区年均田长率下降25;86灿,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在最初实施时较为困难,因此人口增长率仍高居不下。八十年代以来,计划生育政策已成为我国的一件头等大事,是…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城镇居民收科分配的基本情况1.城镇居民总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改革20多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年为343.4元,1998年为5425.1元,增长了14.8倍。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实际增长率达到6.1%。由于城镇居民个人收入连续大幅增长,储蓄存款也迅速增加。城镇居民年底储蓄存款余额1978年为154.9亿元,到1996年达到30850.2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34.2%。2.宏观收入分配格局向城镇居民倾斜据国家计委课题组测算,1978~1994…  相似文献   

16.
针对部分学者在运用经济增长率分解法时存在的误区,对现有经济增长率分解法进行改进,推导出多因素指数分解的一般公式,并利用这一原理测算出1978—2013年期间中国劳动力资源的省际配置效率,结果表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劳动力投入总量的增长,在只考虑有户籍变动的劳动力跨省迁移的前提下,劳动力省际配置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有限,总体配置效率较低;只有当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过程中逐渐发挥主导作用或当劳动力资源转向相对短缺时,劳动力省际配置效率才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与财政赤字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宏观经济学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基于1992年第1季度至2019年第4季度数据构建非线性动态系统模型,研究了中国经济增长与财政赤字的动态均衡及风险状况。结果显示:经济增长率与财政赤字率所构成的系统存在稳定的均衡点;扩大财政赤字,将会促进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率与财政赤字率的均衡值将会增大;缩小财政赤字,情况正好相反。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与财政赤字率水平还处于可控范围之内,不存在发生较大风险的可能。但是,当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变大时,财政赤字政策也要愈加积极;只要经济增长稳定,财政赤字率风险就会处于安全状态。此研究将对中国的财政赤字政策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影响2002年我国经济增长前景的基本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余根钱 《统计研究》2002,19(9):14-16
 2001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呈现持续下滑的走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一季度的8.1%降至四季度的6.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率从11.2%降至8.5%。但这种状况在2002年的一季度有了实质性的改变,二者的增长速度均有了一定幅度的回升,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和出口增速的明显回升,使得经济增长呈现较为乐观的前景。然而偏紧的货币政策和不断下降的物价水平又使经济增长前景蒙上一层阴影。总起来看,2002年我国经济仍会保持较快增长而不会延续2001年的下滑走势,但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几年前平均水平的可能性也不大。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对四川经济的影响自2008年10月起便开始逐渐显现,从总体看,四川外贸依存度不高,金融危机对四川经济的直接影响并不大,但间接影响仍不容忽视。在国家和四川相继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若干政策后,目前四川经济增长已出现回暖信号。  相似文献   

20.
据我国官方统计数据,1978~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5%。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研究显示出了对我国GDP增长率可信度的质疑。这项统计数据的可信度直接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进一步可能会影响经济运行。文章主要论述了国内外学者对我国GDP增长率不同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