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是20世纪初东亚文坛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小说之一,人物形象广受评论界的争议,直到目前为止莎菲形象都难以评判. 文本陌生化的创造了一个女性形象,以莎菲女士的爱情观和心理历程作为主要内容,字里行间呈现的全是作者漂泊的生活体验,生活的重压使她难以坚持下去. 莎菲的女性形象介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之间,内心虽想做一个正经女人,但是也有着追求享乐的情感,这种人格分裂,也是当时社会转型期青年常有的感情. 为进一步的研究《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形象,文章简单回顾了《莎菲女士的日记》的作者经历,重点从陌生化的艺术手法、主题思想以及艺术形象来进行解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
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丁玲同志深刻地描写了莎菲女士的悲剧。本文试从莎菲生活的时代、环境入手,探讨莎菲悲剧的根源及其性格上的矛盾。 关于莎菲生活的时代,一般论者都笼统地说是五四以后,也有的同志说得具体一些,是五四退潮时期或二十年代中期,另有一种意见则认为是大革命失败之后。我认为,这些说法都不准确。《莎菲女士的日记》写于一九二七年,发表于一九二八年二月《小说月报》十九卷二号上,“日记”的最后一则标明时间是“三月二十八日”。显然,小说所反映的只可能是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八日以前的生活。另外,从一九二八年开始,北京改称“北平”,莎菲在“日记”中仍用“北京”名称,也说明莎菲的“日记”写于一九二八年之前。再看第一则日记即“十二月二十四日”所记,当天来的报纸中有所谓  相似文献   

3.
中西方文学中的主人公简·爱与莎菲,是两个富于新质特征的女性典型形象,她们争取人格独立平等、向往灵肉一致之爱、要求理智控制情欲等思想性格特色,超越了传统女性的精神内涵,标示了现代女性的情爱理想和价值取向。虽然她们所昭示的妇女解放的出路还比较朦胧、迷茫,但其作为先躯者筚路蓝缕的开辟之功,是不能抹杀的。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简·爱》和《莎菲女士日记》成为中西方文学中女性争取人格独立、呼唤平等之爱的最早的“独立宣言”。  相似文献   

4.
从1928年《莎菲女士的日记》诞生至今,学术界对于莎菲的阐释与接受经历了"普罗文学"革命语境下的阶级批判、建国后到"文革"期间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以及新时期以来重返文本自身的这样一个复杂的演变轨迹。同时,对于莎菲的种种评价不断受到时代政治、国家想象、意识形态差异的深刻影响,在不同时代和地域形成不同的解读与阐释。研究莎菲在20世纪中外语境中的传播与接受、漂移与"去魅",有助于还原莎菲的真实面貌,把握丁玲创作的真实意图,以莎菲为突破口,更有助于我们了解性别表述与公共政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头一个十年末期,文坛上出现了两组“时代女性”群象。一组出自茅盾笔下,这含着静女士(《幻灭》),方太太(《动摇》)等性格内在、娴静含蓄的一个系列和梅女士(《虹》)、慧女士(《幻灭》)、孙舞阳(《动摇》)、章秋柳(《追求》)等性格外向、热烈狂放的另一个系列。另一组出自茅盾的学生丁玲笔下,则以梦珂(《梦珂》)和莎菲(《莎菲女士日记》及其续篇)为代表。这两组“时代女性”群一经在文坛上出现,即以其光彩夺目、撼人心灵的性格锋芒和艺术光焰震颤着读者的心灵,鼓动了青年的激情。与此同时,也起了截然相反的评价,导致了历时几十年的争论。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性视域下对爱姑和莎菲形象进行深层次的对比与勾联,可发现她们叛逆性格的表层关联与现代性内涵的相异。如果说爱姑的抗争悲剧维系着深广的现实批判精神;莎菲的分裂生存则关联着人类精神追求无法圆满的永恒困境。若说爱姑形象负载了亟待“疗救”的创伤;莎菲形象则传达了女性关怀与自审的愿望。正是这 “互补”式的书写,共同构筑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多重维度与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中国文学中莎菲、白流苏和林道静三个女性形象的生存背景、性格内涵及命运道路表现迥异,然而这三个人物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女性话语流变史中具有承接、对应和比照的互文关系,白流苏和林道静在个人主义的反叛道路上均是莎菲的延续,同时这两个形象又分别展示了女奴时代终结后女性道路的两种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8.
弗洛伊德主义自五四时期传入中国后,对我国文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用弗洛伊德主义从女性心理视角把握《莎菲女士的日记》,也许是一个有效的尝试.本文试图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重新整合丁玲小说人物莎菲女士的精神内核.剖析莎菲本我、自我与超我问激烈的较量与冲突,深入挖掘莎菲的精神世界以及其在性爱关系中处于拒绝与接受之间的复杂心态,力图探寻莎菲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挣扎.  相似文献   

9.
莎菲的苦闷和感伤,在19世纪20年代末的时代背景下,意味深长:一方面,其切合了“五四”退潮后的青年情绪,使得时间现场后移;另一方面,在左翼文学兴起前的时代,莎菲却并无革命的激情。从现代性开端的时空点来看,莎菲的反对自己和最终逃离之举,正是其追寻爱与美的结果。这导致了其爱的迷狂。  相似文献   

10.
《青春之歌》叙述的是一个青年女性知识分子追求自我实现的奋斗历程,它的前文本是鲁迅的《伤逝》、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和茅盾的《虹》。几种前文本对于女性解放问题进行了各自的思考,做出了不同的回答。《虹》与《青春之歌》的互文关系更为直接。梅行素和林道静的性格中都有不安分和为自我实现而敢作敢为、不顾流俗的一面。但梅、林二人性格和经历不同的一面给人印象更深,其中的意味也更值得分析。梅行素与林道静性格最大的区别,是梅的"疑"和林的"信"。林道静性格中的不成熟和她的理想主义激情一起,正是其独特文学魅力之所在,因为它意味着青春。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组具有东方女性传统美德的艺术形象,她们与具有强烈反叛性格的莎菲、繁漪、花金子等女性形象迥然不同:温文尔雅、贤淑端庄、忍耐宽容、克己节欲,成为闺中女儿楷模———孝女慈姐,如愫方,或已婚妇女典范———贤妻良母,如瑞珏,或集二者于一...  相似文献   

12.
复杂性理论的系统观可解读文学作品。在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萨拉的性格策略便是一个复杂系统。众多要素的相互作用,使萨拉的性格形成回路,构建动态的性格系统。她兼有攻击和自恋的性格,超越了传统女性的固定形象。元小说不确定的结局则突破了传统,不同于维多利亚小说可预见的结局,使萨拉形象更具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贾宝玉为什么会成为叛逆者?他的叛逆性格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性格形成的契机的内驱力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红学家们作过许多研究,最为集中系统富有代表性的恐怕要算蒋和森的《贾宝玉论》。此文围绕“贾宝玉叛逆性格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问题从五个方面做了回答;一是贾宝玉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没落腐朽,“互相仇恨、互相猜忌、欺诈、倾轧、争夺”的时代,贾宝玉的性格是“复杂的历史折光”,“激荡着那一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是一个大悲剧,是时代的悲剧、社会的悲剧。其中最深刻、最发人深省的是宝黛的爱情悲剧,作为第一女主角的林黛玉更是深深积淀了千百年来中国文化的浓厚底蕴。林黛玉的悲剧性格以及形成她悲剧性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其身世的影响;疾病的影响;传统文化精神的影响;金玉良缘的影响等。黛玉的侠义精神及其理家才能也是她悲剧性格中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每当历史发生转折,就会导致人们思想和追求的大变动,进而社会思潮和人的内心世界就必然出现程度不同的纷然陈杂和混乱不堪的状态。这时,作家的政治敏感和艺术敏感就大有用武之地:这正是他们创造高级文学典型的好时机。丁玲,似乎注定了要在深刻的社会变动中被认识。二十年代末,她的莎菲女士以其独特的面貌出现于文坛,犹如“抛下一颗炮弹一样”,顿时撼动整个文坛的沉闷和死寂。这是一个求学在外,对生活抱有美丽幻想但又被爱情失意和肺病缠身折磨着的孤独女郎,她集善恶于一身,“多样性、矛盾性和一致性”高度地统一在她的性格之中。因此,对于莎菲形  相似文献   

16.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同志的早期代表作,发表于一九二八年《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二号上。 这是一篇命运奇特的作品——从它问世的二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中期,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只要政治气候稍有变化,它就成为批评的对象。一九五七年被列为毒草,作者为此吃了许多苦头。因此,今天对这篇作品重新予以认识和评价,从中总结我们文艺批评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是很有意义的。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的重要的原则。能否按作品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分析莎菲这个人物形象,是正确评价《莎菲女士的日记》这篇作品的关键。 莎菲是一个诚实、纯洁、善良的姑娘,但是没有人理解她,这使她感到精神上的极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丁玲自由个性的真实写照和"五四"新女性的代表,女主人公莎菲的心灵深处交织着深深的苦闷.莎菲的苦闷是那个时代乃至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下女性的悲哀所在.而这种基于人性与环境永恒冲突的悲哀,也正是莎菲这一形象的魅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魏晋名士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们放任、怪诞的行为,究其源是他们的性格使然。以《世说新语》为例对魏晋名士的傲诞行为与性格加以分析,并从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家教背景几个方面追溯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9.
放飞的爱     
张亚勤 《可乐》2010,(12):15-15
记忆里,母亲永远处于我心中最明亮的位置。没有她,就不会有今天的我。我的性格、意志和品质都是在她的培育下形成的。 填报高考志愿时,我和母亲发生了分歧。她的意见是,为保证录取起见,除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外,再报本省的两所重点院校:我不同意,只想报一个志愿——“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母亲听我说完想法,觉得有理,还是按我的意见办了。  相似文献   

20.
从女性心理视角把握<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一个有效视角.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之上,深入挖掘莎菲在性爱关系中在拒绝与接受之间的复杂心态.重新估价这篇小说在女性意识方面前所未有的开拓,在对它作社会历史批评的众多阐释之外,提出了它对传统性爱模式的突破,以及一个女人如何拒绝与接受一个"坏男人"的叙事模态,使丁玲的女性性爱小说的基本价值得以凸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