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算发现,中国一线城市和部分东部沿海中心城市存在明显的房价泡沫,但中西部城市的房价泡沫程度并不高。分解房价泡沫成分,非理性泡沫成分占比很大,这与房地产市场信息不对称、投资者认知偏差以及政府调控政策的不确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地方政府发展工具有限角度解释房价泡沫的生成机制,体现为地方政府在发展本地经济方面高度依赖土地财政和土地融资,降低了土地供给弹性,从而起到了助推房价泡沫生成的作用。在新型城市化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解决中国城市房价泡沫问题,应当避免大城市化,促进产业和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推动城市群发展,同时应实行分城市差异化的房地产政策,而不宜全国“一刀切”。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房产泡沫相关的两大问题:一是房产泡沫的定义和计量问题;二是调控房价的政策分析问题。为解答第一个问题,本文从房屋市场活动特点出发,对房产的基本价值给出准确定义,从而定义房产泡沫并分析房产泡沫的产生过程。同时,通过理论分析,建立模型解释房屋交易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的活动特征,以及两市场的相互关系,提出房产强泡沫和弱泡沫的定义和主要特征,最终提出计量房产泡沫程度的房产泡沫系数R。对第二个问题,本文在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联系中国实际调控房价的相关政策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房产税、增值税和遗产税为调控房价最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在住宅供给缺乏弹性的情况下,房价的波动主要因素来自于需求变化.本文将住宅价格和房租联系起来,利用资产定价模型分析住宅价格中包含的基础价值和泡沫因素,并以兰州市住宅市场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基于租金的现值贴现模型仅能部分地解释兰州市房价的上涨,而投机性泡沫则对解释房价的上涨起到了主要作用,这将有助于理解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的非理性增长现象.  相似文献   

4.
邱竞  黄小芹 《江汉论坛》2008,1(5):53-56
随着经济虚拟化程度的加深,泡沫将越来越以一种常态出现在经济体中.对待泡沫的传统观念将不再适应新的形势,泡沫不再是对基础价值短暂和反常的偏离,其存在具有必然性,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从泡沫的界定入手,对泡沫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并试图揭示出泡沫的理论根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席勒基于资产价格分析所提出的资产泡沫理论,最值得关注的是正态泡沫和负态泡沫概念。从通货膨胀的视角来解读正态泡沫,可突破传统的通货膨胀理论而重新界定通货膨胀,即将物价指数和资产价格指数作为衡量或控制通货膨胀的依据,从而或许为走出当前房地产泡沫的两难困境(既不能放任,又不能主动刺破)找到一条稳妥的出路。资产泡沫理论只是席勒的金融与社会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作为一位凯恩斯主义者,席勒与凯恩斯一样,都希望通过完善资本主义制度来建立一个美好的社会。显然,这只能是现代版的古希腊神话。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史上,典型的资产泡沫从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泡沫首次出现后,相继出现了法国密西西比泡沫和英国南海泡沫事件.虽然这些泡沫所涉及的资产不同,但是其形成机理十分相近.无论是法国、英国的股票市场价格,还是当年郁金香价格,都是在很短的时期内大起大落.资产泡沫的破灭一方面时当时的国民经济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执政者制定出相关的法规政策,以规范对资本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7.
底层社会与抗争性政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对社会运动的研究开始在美国和欧洲变得非常流行.在这个社会运动兴盛的年代之前,大多数社会科学中关于社会抗议的理论都根植于一种经济学解释--无论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还是从现代化理论的角度,都是强调经济上的不满.但是,在20世纪60和70年代,学者们开始逐渐放弃马克思主义和现代化理论的路径.开始发展关于社会抗议的新的解释理论.  相似文献   

8.
流动性过剩与房地产泡沫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动性过剩与房地产泡沫是当前我国经济领域中引起广泛关注的问题.文章首先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对流动性过剩和房地产泡沫的表现进行深入剖析,然后根据2006年1月~2008年11月的相关数据,在房价指数、广义货币、外汇储备、汇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来研究流动性过剩与房地产泡沫的关系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性过剩会对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产生影响,是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前提条件和根源.  相似文献   

9.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从时间和空间入手的社会理论重构可以从重构的理论路径和内容层面两个维度去理解.在理论路径上,这种重构有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两条主要路径;在内容层面上,这种重构一是对空间进行重新解释,二是社会认识论再造,三是从社会空间的角度重新解释当代社会.在理论路径和内容层面交叉构成的理论网络中,呈现出社会理论重构谱系的样态.  相似文献   

10.
文本问题是巴赫金与洛特曼在各自的符号学理论中都论述到的一个重要问题,他们在文本语言的定位、文本意义的探求、文本意义的解释上,都有着各自的角度,但对文本语言特性的确认、文本间关系性的重视、文本意义的开放性解释,却有着共通之处.巴赫金与洛特曼之间的互动与应答,在文本系统内外形成了开放性对话,从不同角度丰富了文艺符号学理论.  相似文献   

11.
外汇市场的有效性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分析显示,标准的宏观经济结构汇率理论对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后的外汇市场没有解释力.一些学者从理性预期假定出发,以"投机泡沫"、"比索问题"、"风险补贴"和"新闻模型"等来解释汇率的波动,起到了一定作用.另一些学者从非理性预期或不完全信息假定出发,进行了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但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汇率决定的模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2.
企业组织的解释是现代契约理论的重要应用之一,而企业代理理论就是从契约关系角度去阐释企业的性质。为此,本文以现代契约理论为逻辑起点,以代理理论为主线,评析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的现代企业的内部结构和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泡沫的适度存在,有刺激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然而,泡沫一旦破灭,将对国民经济构成致命冲击.因此,需科学评估我国房地产泡沫的现状,对其进行科学引导、有效管理,并在适度维持的同时防控其破灭.  相似文献   

14.
张晓旭  郭长坤 《东岳论丛》2012,33(5):162-165
噪声交易理论是行为金融学的一个分支,解释非理性的噪声交易者导致的资产的价格偏离基础价值的现象.本文将噪声交易DSSW模型引入到房地产市场的分析中,以解释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噪声交易者的乐观情绪会令房地产市场产生泡沫,刚性自住需求将泡沫扩大,而供给冲击可以减小泡沫规模.然后,利用青岛房地产市场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青岛房地产市场符合模型的预测,青岛房地产市场是噪声交易市场.最后给出的政策建议是稳定噪声交易者的情绪,同时加大住房的供给.  相似文献   

15.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泡沫是常见的事物。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有“泡沫”自我生成和膨胀的机制 ,现代社会的泡沫经济往往由这两类资产泡沫膨胀引起。股市泡沫有刺激经济增长的正效应 ,但笼统地说股市泡沫有益于经济增长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商品基本价值与市场泡沫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泡沫的程度有多大,一直是热点问题并存在争论。基于理性泡沫理论,并在房地产市场局部均衡模型的框架下,对中国房地产基本价值和泡沫度进行估算和预测后发现,自2001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存在泡沫,从2004年开始,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度急剧增加;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预计2009、2010和2011年房地产市场泡沫度将分别为21.6%、23.2%和18.3%,房地产市场的高泡沫状况难以出现根本性转变。而产生房地产泡沫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土地的垄断供给、普遍性的投机行为和房地产业的暴利。因此,解决房地产泡沫必须从打破土地垄断供给,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以及坚决遏制房地产行业暴利和投机等具体措施入手。  相似文献   

17.
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幽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往今来,许多专家和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和学科对幽默进行了研究.本论文将从语用学的角度入手,首先讨论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及其在言语幽默中的应用,然后以关联理论为依据,从认知的层面解释言语幽默现象,揭示幽默的制笑机制.  相似文献   

18.
李燎原 《天府新论》2004,(Z1):101-103
市盈率是判断投资价值,分析股市泡沫的一个有效而重要的指标.一般认为,市盈率越高,股价与其静态赢利能力的指离程度越大,股资风险越高,投市泡沫也越大.但市盈率这一指标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关联理论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用学理论中的关联理论对翻译具有极强的解释作用。本文根据语用学理论中的关联理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翻译的过程、翻译的标准和译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期货价格是怎样形成的?经济学家们对此提出了六种理论解释,但这些解释无论在理论逻辑还是实证结果上都存在争议和分歧。梳理期货定价思想的历史演进,可以发现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并不是期货市场天然具有的功能。提升期货市场效率的根本途径在于约束非理性交易和防止价格操控,有必要在有限套利和有限理性假设的基础上,通过探索交易者预期的形成机制,从预期的角度改进和完善期货定价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