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斌 《晋阳学刊》2011,(2):138-139
匾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汉文化所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文学等多方面的价值。"以匾研史,可当佐证;以匾研诗,可得诗眼;以匾学书,可行笔髓。"同时匾额和社会文化生活也是密不可分的,如装饰房屋、咏景抒情、旌表贺颂、登科入仕、店铺开张等都离不开匾额。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汉赋的研究出现了空前的热潮,其内容的发掘可谓全尽矣。不过,从汉代文化的视角来观照,汉赋对民俗文化阐释的功绩被忽略了。有的论文虽有所涉及,但未能从这个角度作系统的讨论。本文就这一专题试作初浅的探讨。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牢笼宇宙之态”的汉代赋家已予以极大的关注,他们在思想上已认识到“风俗之移人”的巨大教化作用,在生活实践中又注重“历九土而观风”,在创作上更是追求无所不写的大全美。出于这些原因,汉赋对民俗文化的阐释显得丰富多采,因而为宏扬和保存汉代灿烂的民…  相似文献   

3.
藏族传统文化与藏族人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格的转型和进一步完善,对于社会的促进作用是综合性的、深层次的、潜移默化的。加强理想人格的培育,尽快实现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和完善是实现藏区现代化的根本内驱力,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4.
法治与民俗文化建设作为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两种手段,二者应该相互依存、互相补益。当前,我们在坚定不移地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同时,必须认真考虑如何建设良好的民俗文化环境和打好坚实的社会思想基础问题。为此,要首先解决干部的认识问题,并重塑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理想信仰,政府要借鉴历史,紧抓法治与民俗文化建设不放松。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进程与民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颖 《兰州学刊》2011,(3):218-221
在城市化进程的宏观背景下,民俗文化的变迁与之呈现出双向互动的态势。在现代文化与现代生活语境下,民俗文化一方面继承优秀传统,另一方面又为满足现代人的各种需要而不断调整与适应。城市化促进了城乡民俗文化的变迁。城乡民俗变迁是城市化的表征和内部整合力量。在城市化进程下,民俗文化表现出历时性与现在性双重特征。民俗活动也是社会控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民族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民族民俗文化是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民俗旅游有多种形式,它对传统民族民俗文化既能产生积极影响,也能给民族民俗文化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如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同化、庸俗化和商品化等.在处理传统民族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关系时,既要保护原有民族民俗文化的特色,又要给现代旅游和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以实现民族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俗文化与中国古典小说王启忠风俗,是历代相传、因袭积淀而成的社会风尚与民间习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识。以叙事写人为主旨的中国古代小说,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就常常展现出一幅幅绚烂多彩的风俗画面,成为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文化背景。当然,世风民俗...  相似文献   

8.
余仕麟 《阴山学刊》2007,20(1):85-89
在汉藏交往史上,儒家文化曾经对藏族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儒家伦理的普世性倾向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是儒家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思想主张符合藏民族需要的结果;是儒家文化本身的亲和力倾向对藏民族产生强大吸引力的结果;是中央王朝为维护其统治向藏民族灌输和渗透儒家思想文化的结果;是藏民族在其文明发展过程中,自身向中原文明靠拢的结果;是汉族民众在与藏族民众长期的民间交往过程中,促使儒家文化及其伦理思想直接在民间产生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江西社会科学》2016,(8):233-238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灿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如今,已然因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种类繁多的样式成为当代艺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传统元素。民俗文化与艺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民俗文化给当代艺术设计带来了具有民族韵味的清新气息的同时,也引导着新的时尚坐标。艺术设计使得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对民俗文化元素在当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性研究,可以为提振当代艺术设计在世界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令民俗文化元素与当代艺术设计的相互交融产生更好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虽然有关民俗文化保护的理念已经日益深入人心,但是直至当前为止,人们还很少从城市语境这样一个独特的角度来探讨与研究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事实上,将民俗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的语境之中来进行考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为当前的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大量的经验与思路,而且也可以更好地弘扬城市人文精神,促进当代城市的文化建设。具体而言,民俗文化保护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价值与独特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延续城市文化传统,增强城市文化认同。二、构建城市和谐生态环境,维护城市文化多样性。三、塑造城市自身文化形象,彰显城市鲜明文化个性。四、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创造城市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民俗文化旅游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文化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 ,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开展和保护民俗文化旅游 ,是促进地方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12.
维吾尔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时代和社会生活不断变化,在生产、生活方式、居住习惯、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宗教信仰、喜恶禁忌等古老遗风形成了本民族的特殊习俗,我们还发现了有些民俗与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收集这些民族风俗,除了对“人类学”、“民族学”、“民间文艺”等各科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外,同时对民族医学药学的发掘与研究,亦具有很重要意义。本文所收集的“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广义的文化内涵角度,由藏族传统文化的特点入手,分析了藏族传统文化与藏族现代文化建设的矛盾与冲突,肯定了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藏族现代文化建设上所取得的成绩。同时又立足西藏和平解放后几十年来文化建设现实状况,对藏族现代文化的健康发展提出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天门糖塑,俗称“糖人”,兴起于明朝初年,源于旧时祭祀用的“糖供”,主要原料为麦芽糖。加热后的麦芽糖经过艺人的“吹”和“塑”,变成了妙趣横生的艺术品,与泥塑、面塑在艺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一门独具特色的技艺。其塑造的题材十分丰富,有数百种之多,主要有三类,即忠义、吉祥、避邪,人物、事件大都取材于历史故事、小说、神话,能给人思想上的教育和启迪。  相似文献   

15.
红安绣花鞋垫是鄂东地区源远流长的民间工艺,早在百余年前就盛行于红安各地,并因此而流传出“黄安(红安县的原名)无女不绣花”的民谣。它集日用和审美于一体,以绚丽的艺术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多方面的实用价值享誉国内外,为专家学者所青睐。  相似文献   

16.
木雕,是雕刻艺术的形式之一,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实用性和装饰性。古朴典雅的木雕,或人物或花鸟,每个挂面都有一出出脍炙人口的古典民间传说与喜庆吉祥寓意。一只喜鹊立在梅枝寓为“喜上眉(梅)梢,”一只猴子在捅蜂窝则为“封侯”之意,蝙蝠和鹿就是“福禄双全”,獾和喜鹊是“欢天喜地”。还有“双马朝庭”、“鹭鸶闹莲”等,湖北民间木雕汇江浙和徽派技艺于一体。从世存作品可以看出,明代的作品,以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为主,人物造型粗犷奔放,构图简洁明快,形神兼备;清代的作品,追求精雕细刻,装饰性、实用性、欣赏性更趋完美,注重对生活和大自然的观摩,追求逼真、精致、细腻、秀雅的艺术气质。  相似文献   

17.
秦汉时期北方生态与民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生态是影响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外部条件。生态对人类社会的诸多事象具有一定的影响。生态对秦汉时期的北方民俗的形成与存在就具有一定的影响乃至决定作用,不同的生态条件是长城以北、关中、关东等地不同风俗形成和流行的基础之一;另一方面,透过秦汉时期北方各地千差万别的习俗,我们又可洞窥生态的差异。从生态的视野透视某一时期或地区的民俗是我们研究社会历史之客体时应予以引入的新的质素。  相似文献   

18.
民俗文化传承与城市精神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精神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内容 ,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培育城市精神应当注意传承地方民俗文化 ,继承发扬优秀的民俗文化 ,塑造当代新的民俗文化。本文以南京、青岛培育城市精神为例 ,着眼市民习俗的提炼塑造 ,分析了充分发挥民俗文化功能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戏曲史学界几位同仁正广为征集有关民间宗教祭祀活动资料,以求证实中国戏曲和欧洲戏剧一样,也是源于宗教祭祀活动。我以为照搬国外理论,未必能解释中国戏曲的发生。原因在于中国戏曲是民间性艺术,这是不同于欧洲的。因此,它的发生只能在中国民俗文化中寻找答案。一、信仰民俗是中国戏曲形成的基础目前,已知中国戏曲出现的最早记载,是北来未《东京梦华录》所述开封中元节演出的《目连救母》杂剧,时间在1103──1126年间。中元节即孟兰盆会,此会源于《佛说盂兰盆经》。盂兰意为解倒悬,怫经内容是借目连的故事,要求人们在七月十…  相似文献   

20.
天津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积淀了600多年灿烂的城市文化.民俗文化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分支,吸纳了中外、南北各种文化精华,素来以“杂”著称.对于天津民俗民风大规模的文学书写,源自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津味文学的兴起.这一时期,冯骥才、林希、张仲、肖克凡等津味作家致力于凸显作品的津味特色,将民俗文化作为重要的地域特征加以呈现,推动了津味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