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和张之洞的湖北新军是清末中国近代化程度最高的两支军队。作为新军编练的主要当事人,袁世凯和张之洞在练兵动机、选拔军官和招募士兵的标准以及治军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左右着两军的政治走向,对北洋新军和湖北新军最终出现不同的异化结果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袁世凯与留日士官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世凯与留日士官生王建华1901年以后,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编练新军乃是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袁世凯控制了新军中力量最强大的北洋六镇,形成北洋派系,并成为晚清最大的地方势力派;另一方面.在中国军界也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受过新式军...  相似文献   

3.
清末新军以北洋新军和湖北新军实力最为雄厚。但后者中的革命士兵倒戈打响了辛亥首义的枪声,前者成为袁世凯威逼清室、胁迫革命的私人工具。从袁世凯、张之洞的个人因素来看,袁、张不同的练兵动机导致了迥异的治军之道,进而形成两军相去甚远的内在素质,最终决定了两军不同的政治取向。  相似文献   

4.
北洋新军兵役制度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洋新军兵役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比较完全近代意义上的兵役制度 ,它的产生是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条件下 ,诸多旧兵役制被迫演变、改革的结果。也是清王朝“中体西用”指导思想在军事制度方面的体现和反映。北洋新军兵役制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袁世凯在清末民初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开创的北洋系影响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以刘忆江《袁世凯评传》为例,兼及近年来最新研究成果,简述袁世凯一生成败得失,为袁世凯研究做一小结,更好的认识处于晚清民初政治漩涡中的袁世凯。  相似文献   

6.
1902年,袁世凯创办的北洋军医学堂,开辟了近代中国军事医学医务教育的道路.1906年,陆军部接管,更名为陆军军医学堂.从北洋军医学堂到陆军军医学堂的发展沿革,反映了近代中国军事医学医务教育的缓慢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7.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是极其独特而无可替代的。虽然他不是革命派,甚或一度处于对立面,但作为中国最精锐的北洋新军的军事首领和中国南北方最大的实力派,他的态度至关重要,其一举一动无不左右着中国政局。因此,不仅帝国主义、清王朝、立宪派倚重他,即使是像黄兴、黎元洪这样的革命党人,其时也对他寄予厚望,称其为中国的拿破仑、华盛顿,能够担  相似文献   

8.
袁世凯于1895年底奉命编练新军,很快建立起一支有七千人左右的“新建陆军”(后改名为武卫右军)。1899年袁在率所部到山东镇压义和团的过程中,又以山东巡抚名义,改编了山东旧军三十四营,定名为“武卫右军先锋队”。经过八国联军之役,清政府在北方的军队,或消灭或没落,唯有袁世凯所部非但没有损失而且还有较大的发展,成为清政府最大的一支武装力量。1901年李鸿章死去,那拉氏认为只有袁世凯所部军队完整无缺,可以镇慑北方。于是又将袁世凯从山东调回直隶,被任命为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1902年奉旨实授)。  相似文献   

9.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在晚清改革的历史大潮中崛起,它只手推动了晚清为期十年的改革。在这场改革中,它积极举办近代警察教育,无论是袁世凯主政北洋,还是徐、赵等人主持巡警部,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和职权范围内积极地推动警察教育发展。总的来说,该集团在晚清警察教育方面的一些作为还是值得而且应该肯定的。  相似文献   

10.
辛亥革命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大历史事件,对各种政治力量的消长均有重要影响。在这场政治变革中,北洋军人作为从清末新政中发展壮大起来的亦新亦旧的力量,由战争走向共和,由维护清朝统治的重要支柱转变为民国初年维护袁世凯政权的主要力量,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历史选择。作为“北洋三杰”之一的冯国璋是辛亥革命重要参与者,他的政治态度和军事行动对辛亥政局的演变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根据有关史料重新检视北洋新军将领冯国璋在辛亥政局中思想和行动的变化,揭示其由忠君转向共和的心路历程,认为冯国璋的政治抉择不仅为实现辛亥和局贡献了一份力量,也为其在民国初期发挥更大政治作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近代政治变革风云变幻,报刊积极参与政治舞台的建制.面对革命派有策略的政治宣传,袁世凯蓄意制造癸丑报灾.此后,袁世凯自以为政治舞台空间无限扩大,政治野心膨胀,竟至远离民意复辟帝制.面对幕府转向军政利益集团的袁记北洋的兴衰有多重解读,报刊舆论为其提供合法性支持或质疑性的批判,无疑是其兴衰历程中的重要一环,其中的得失利弊尤值得省思.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唐绍仪内阁是民初革命派与北洋派相互妥协的产物,这就导致唐绍仪内阁内部难以避免的重重矛盾。矛盾主要表现在革命派与北洋派之内、唐绍仪同袁世凯之间为权力问题所展开的一系列斗争。  相似文献   

13.
周学熙是北洋实业的创办人,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位很值得研究的人物。周学熙字缉之,号止庵,安徽建德县(今东至县)人。他在任直隶工艺总局总办、督办期间,除总办银元局、官银号外,还奉袁世凯之命,负责交涉收回开平矿务事宜。滦州矿务公司就是为收回开平而创建的。  相似文献   

14.
莫理循是一个“具有最佳英国殖民者特征”的人。在就任袁世凯政治顾问之前,他是英国扶植袁世凯上台、绞杀中国革命的帮凶;就任顾问之后,拼死维护袁世凯的反动统治和英国在华优势地位,力图把中国的发展纳入英国殖民者所设下的轨道。他决不是“一个深爱中国的人”。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们对立宪派在民初的政治活动研究不够,评价也欠客观和公允。对立宪派的重要领导人汤化龙的评价即是一例。有的研究者因汤化龙支持过袁世凯,就说汤的“政治利益和袁世凯紧密联结在一起,因而为巩固袁的专制统治格外卖力。”或说他“为袁世凯推行专制统治效力。”对其领导的进步党,有人讲其“真正意图就是要建立一个驾驭各党之上的政党,以便控制全国政局,帮助袁世凯建立一个强而有力的反动政府,以巩固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它建立后,“成为袁世凯的反动工具。”对此评价,笔者不敢苟同,拟  相似文献   

16.
清末袁世凯集团的崛起与列强对华政策的演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列强为了在华利益,在甲午战后开始扶植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这一过程大致可以从袁世凯新建陆军与任山东巡抚时期,任直隶总督与北洋大臣时期,宣统朝及辛亥革命时期这三个阶段来考察与说明。   相似文献   

17.
试论湖北新军向革命的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新军是湖广总督张之洞于一八九六年建立起来的一支近代化的反革命武装。一九○七年这支武装(即第八镇和第二十一混成协)共有官兵一万六千一百零四人。①湖北新军建立后,在全国产生过重大影响。清政府对待湖北新军也如同对待北洋新军一样极为重视。从一九。二年起,湖北新军已成为训练和培养全国各省新军将  相似文献   

18.
赵秉钧作为袁世凯的肱骨助手,辛亥前三年,在天津为袁世凯探听清廷动态,自辛亥起,往彰德为袁世凯出谋划策助袁出山,沟通南北,逼退清帝,代表袁世凯坐镇北方,作用极为关键。辛亥时期赵秉钧的作为,主观上来讲固然为了北洋私利,然而在客观效果上却推动了历史的前进。赵秉钧因宋案而被定格为反面代表,这严重地束缚了学术界对其在其他时段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湖北新军是湖广总督张之洞于一八九六年建立起来的一支近代化的反革命武装。一九○七年这支武装(即第八镇和第二十一混成协)共有官兵一万六千一百零四人。①湖北新军建立后,在全国产生过重大影响。清政府对待湖北新军也如同对待北洋新军一样极为重视。从一九○二年起,湖北新军已成为训练和培养全国各省新军将弁的最重要中心之一,所以当时“各省练兵无不奉北洋、湖北为圭臬,各军将弁无不出于两系。”②同时,这支武装建立后,不仅对湖北人民的革命运动进行了残暴的镇压,而且对一九○三年开始的广西农民起义,一九○六年的萍、浏、醴人民起义,一九○八年的安庆炮营起义,一九一○年的  相似文献   

20.
新军第九镇起义问题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昌起义后 ,南京成为清廷残留在长江南岸的最后一个反动堡垒。清廷对深受革命思想影响的新军第九镇严加防范 ,并迫使其撤出南京。错失时机之后 ,新军第九镇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弹药严重匮乏的情况下仓促起义 ,从而招致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