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多角化经营的战略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我国市场性质发生根本性的转换,消费者需要差异化特征日趋显现,市场需求呈现剧烈波动,企业经营风险越来越大。我国企业为了更多地占领市场和开辟新市场或避免单一经营的风险,竞相采用多角化经营战略,一时间,该战略成为我国企业的一种经营时尚。许多企业不顾自身实力和行业特点,一味实行多角化经营,但最终获得成功者寥寥无几,多数企业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失败的原因很多,既有实践上的偏差又有认识上的误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在实行多角化经营战略时,只预计到了未来的战略收益,而忽视了将来所支付的战略成…  相似文献   

2.
时下,中国企业多角化经营的势头方兴未艾,这种风风火火的势头也引发了人们对这一经济现象的剖析和思考。何谓多角化经营?《经济大辞典》认为多角化经营是指一个企业同时经营两个以上行业的经营策略。多角化经营又称多元化或多样化经营。对于多角化经营的收益,理论上的解释比较简单:一是分解风险。一个产业的业务陷于萧条时,其它产业的业务可以予以弥补。二是有助于内部融资。当一个产业陷于衰退时;它会产生大量闲置资金,进而可以转移到其它产业,三是有利于调动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随着企业内部子公司数量的增加,可以为管理…  相似文献   

3.
<正> 多角化经营(Diversification)是指企业经营的扩展。具体来说,就是企业同时生产或提供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的产品或劳务,并面向多个目标市场的一种经营策略。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需求日趋多样化,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企业的市场导向逐渐确立,这些都为多角化经营创造了基本的前提条件。因此,许多企业采用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很快壮大成长起来,但也有一些企业在多角化经营中陷入了困境。经营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违背了多角化经营的原则,忽视了多角化本身的条件要求。结果不但没能发挥多角化的优势,反而给企业带来了损失。甚至招致企业的衰败。通过对中外企业多角化经营实例的研究,本文总结出实施多角化经营的四条禁忌,供选择多角化经营策略的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4.
行业特征对上市公司多角化经营战略选择和经营绩效是否具有影响?影响程度如何?文章运用计量分析方法,通过对符合条件的230家上市公司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不同行业特征条件下,所应采取的多角化战略形式及其经营绩效状况.  相似文献   

5.
多元化经营,又称之为多角化经营和多样化经营,是指一个企业同时生产或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经营战略。六七十年代该经营战略被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许多大公司所采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许多企业也兴起多元化经营浪潮。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多元化经营企业感到日益艰难,特别是韩国的一些大企业集团的崩溃,多元化经营似乎已从原来的“潮流”变为现在的“陷阱”。其实,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遇到的挫折,不是多元化本身的问题,而是企业在运用该战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核心能力理论在国内影响的日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企业盲目追求多角化经营持批评态度,但各种实际情况却显示:相当一部分的国内企业在成长到一定阶段后会倾向于选择多角化道路。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对现有国外多角化理论的介绍,以期能为国内有关多角化研究提供一个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型企业多角化实证研究:兼与美国大公司比较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多样化熵理论,本文提出了多角化熵测度法和LRUH二维模型,首次对我国大型企业(样本为292家)多角化的分布特征、行业特征、地域特征、多角化与盈利、风险及市场结构等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与我国股票上市公司(样本为36家)、美国大公司(样本为36家)的多角化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了我国企业多角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企业多角化成长途径及建议。本文的实证研究以及据此提出的利用规模经济、走集约  相似文献   

8.
一、市场渗透策略的理论依据市场渗透策略是企业产品的市场战略的组成部分,最先是由美国的安索夫教授提出来的。他认为企业经营战略的四项要素(即现有产品、未来产品、现有市场、未来市场)有四种组合,即市场渗透(现有产品和现有市场的组合)、产品开发(现有市场与未来产品的组合)、市场开发(现有产品和未来市场的组合)和多角化经营(未来产品和未来市场的组合)。各种策略的适用准则揭示了决定在特定时刻、特定形势、特定条件下应采用何种策略的准则。其中市场渗透策略是由企业现有产品和现有市场组织而产生的策略,其适用准则是:…  相似文献   

9.
企业多元化经营一直以来是理论界、实践界研究和讨论的热门话题。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可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和寻求企业快速发展途径之一,从国内和国外企业实践来看,对于实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更多则是失败的教训,本文拟从多元化战略对公司价值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多元化战略对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企业多元化经营一直以来是理论界、实践界研究和讨论的热门话题.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可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和寻求企业快速发展途径之一,从国内和国外企业实践来看,对于实行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更多则是失败的教训,本文拟从多元化战略对公司价值的角度来分析企业多元化战略对企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肖荣兵 《经营管理者》2014,(22):180-181
财务战略是企业运营实力的象征,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由于企业过度重视经营战略,忽视对财务战略的经营,导致财务战略方面缺乏实践性,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均衡,引发较为严重的财务风险。企业应站在持续发展的角度上,科学规划企业内部的财务战略,促使财务战略适合企业的实际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企业财务进行研究,分析实践战略,进而探讨企业财务实践的战略。  相似文献   

12.
周务本 《经理人》2012,(1):84-85,16
“全球经营、局域聚焦”战略,帮助它实现了长达70年的稳健发展。在别的乳业巨头经受产能过剩痛苦的时候,维他奶却面临产能不足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们所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使企业成为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是多元化、多角化、集团化经营,并且日益呈现大规模、跨国化、跨行业的经营趋势。现代企业的上述特点,对我国企业现行的财务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以白色家电起家并始终将白电作为重心的海尔集团,正在被对手所赶超。在主业利润越来越薄的今天,海尔全力推进的多元化战略,正在面临自2001年以来最严峻的时刻。本文从海尔的多角化开发战略中探寻问题的所在,从一味复制经营模式,在中国一些大城市的忠诚度和美誉度不高,副品牌战略不成功等三个方面着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宋铁波  唐研  何丹 《管理学报》2014,(5):669-674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意味着中国企业经营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中国企业战略管理实践和战略管理研究也将出现新的局面。在此背景下,2014年1月19~20日,于广州召开的"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研讨会"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结合研讨的主题报告和讨论,就全面深化改革的性质和特点、对中国企业经营环境的审视、直面中国战略管理问题、以及中国战略管理研究的方向等方面对本次研讨会上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企业跨国经营中的贴牌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跨国经营中品牌战略的选择决定着企业跨国经营的基本方式和路径,是企业跨国经营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创牌战略不同,以广东格兰仕(集团)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新兴企业,充分发挥企业的比较优势,通过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俗称贴牌生产)的方式,使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创出了另一条跨国经营的成功之路。贴牌战略给我国企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提出了种种挑战。  相似文献   

17.
大量证据表明,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保留核心员工、提升组织绩效有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但关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如何作用于企业绩效的”这一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利用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采用实证方法系统分析了SHRM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8.
品牌延伸是一把双刃剑,盲目进行品牌延伸不仅无助于新产品或业务的推广,甚至可能伤害原有的品牌资产。近年来,不少名牌企业利用名牌资产整合资源,通过品牌延伸走上多角化经营的道路。在此背景下,探索和研究品牌延伸理论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品牌延伸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在介绍品牌延伸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品牌延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9.
知识价值转移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磊  霍国庆 《管理评论》2005,17(8):47-52
在知识经济时代,顾客不仅期望从企业生产和销售的各种产品中获得使用价值.而且也期望从中获得相关知识,这就为知识经营企业选择和实施知识经营战略并获取利润提供了需求基础。知识需求和知识生产是知识经营战略的两大要素,根据对这两种要素的组合分析.本文认为存在三种知识经营战略,即知识价值转移战略、知识价值增值战略和知识联盟战略,其中.知识价值转移战略是最典型的知识经营战略。知识价值转移战略是知识经营企业利用企业内部生产的知识来满足外部顾客知识需求,从而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和经营利润最大化的一系列承诺与行动。知识价值转移战略的选择和实施受知识文化、智力资本资源、知识创新与服务能力、知识市场知识需求规模、社会法律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知识价值转移战略也存在战略目标冲突、潜在竞争者增加、诚信风险和诱发核心刚度等战略风险。  相似文献   

20.
<正> 在实施全球化经营中,战略公关理念与实践创新,作为现代营销管理与竞争取胜的重要保证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不少企业家们看到,企业与品牌战略公关的作用愈来愈显现出来,惟有把企业置于更加广阔的国际时空之中,创新战略公关思维,为企业国际化营销开道,才能推进我国更多企业更多产品出口海外,在国际化经营中不断求得新发展。近年来,中外知名企业提出并实践企业与品牌公关谋略,从战略经营与营销管理上创新,对于我们的企业开拓国际经营是很有启迪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