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 (一) 公共关系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兴起,与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首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给发展商品经济和商品生产带来了新的活力。在新的经济体制下,企业对公共关系的需求极为迫切。这可以通过新旧经济体制生产过程的比较,看一看企业公共关系活动的重要性。新旧经济体制下企业再生产的过程是不同的。旧经济体制下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大体模式是:国家指令计划→国家调拨原料(少量自已采购)→生产产品→产品调拨。在这种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生产运动过程,其开始和结束都由国家承包下来,企业只需完成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的规范研究任务,是要对经济活动本身及其后果作出评价,这是经济学和伦理学研究紧密结合的产物。我们所说的经济学的伦理原则,就是指经济活动是非善恶的评价标准。恩格斯说过:“一切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他还谈到,人们总是“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和特征的科学定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发展。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历史进程中,亟需从道德判断  相似文献   

3.
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是交叉性质的社会问题,属于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本文想就教育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一初探,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教育和经济的发展应该协调 (一)什么是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我认为整个人材的生产是一个包括原料开发、产品制造、分配和交换、产品消费的再生产过程,和物质资料再生产的要求一样,人材的再生产过程也不是盲目进行的,也要求原料开发、产品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协调一致,在量上要成比例,在质上要相互适应,使人材的供求  相似文献   

4.
市场问题,归根结蒂就是产品的实现问题。任何商品生产,都离不开市场这个条件。资本主义经济,是空前发达的商品经济,其再生产的扩大,必以市场的扩大为前提。然而,在以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由于它本身所固有的矛盾——社会生产的盲目扩大和广大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使得市场问题日益尖锐。资本主义再生产不  相似文献   

5.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再生产过程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统一。政治经济学虽然也应从规范和实证统一的角度去研究社会再生产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一般运行机制,但是,由于它偏重于从规范的角度研究生产关系的一般发展规律,因此,对再生产过程各个阶段的运行机制的实证研究就存在很大局限性。部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虽然也涉及再生产过程有关环节的运行机制,但由于它们偏重于组织管理方面,并受部门范围的限制,因而也不能从总体上全面反映再生产过程有关环节的运行机制。因此,在政治经济学和部门经济学之间建立专门研究再生产有关环节运行机制的经济学是很有必要的。再生产有关环节的经济学是  相似文献   

6.
论美和美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马克思在《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曾经写道:“固然动物也生产,如蜜蜂、海狸、蚂蚁等能建筑巢穴、居室。不过它只生产自己或它的幼年者直接需要的东西;它片面地生产着,但人类则普遍地生产着;动物只在直接的物质的需要底统治下生产,而人类本身则自由地解脱着物质的需要来生产,而且在解脱着这种需要的自由中才真正地生产着;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但人类再生产着整个自然;动物底生产品直接属于他的肉  相似文献   

7.
资源配置问题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可以说,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到今天,乃至未来,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就离不开资源配置过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讨论的“如何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和西方经济学所研究的在“资源稀缺性和人类欲望无限性条件下如何进行生产活动”,其实质与核心都是配置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演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生产产品如文学艺术产品具有商品属性这一点日趋形成共识。然而,对于精神产品有无价值即有无交换价值却停留在一个不适当的滞后层面。众所周知,确定一种产品是否具有商品属性,必须确定其是否用于交换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目前我国理论界乃至教育界仍延用一种与确定精神产品具有商品属性相矛盾的观点即“精神产品无价值”。 我国经济学术界和文化学术界有一些学者认为:创造性精神产品是“有价格而无价值”(无商品价值),其原因是精神产品无法按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来确定其价值。精神文化产品在流通领域的商品属性,主要是精神产品中的物质生产和服务性劳动的产品。精神文化产品在没有附会于它的物质载体或物质承担之前,无法进入流通领域进行交换。实际上它只是具有使用价值而不具有交换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 一、建立新的统一经济学势在必行许多著述认为,经济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它相应的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研究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规律的科学,称为经济学。但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来,物质资料的生产又包括两个方面,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政治经济学就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里的生产关系不只是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泛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中所发生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在科学地阐明总资本运动过程及其规律的同时,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再生产的一般规律。这些一般规律不仅完全适用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而且是我们研究社会主义经济调节问题的理论基础。因此,对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进行深入地再学习  相似文献   

11.
农业比较利益偏低,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它不仅直接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而且危及着农业自身的扩大再生产。因此,采取各种措施扭转农业比较利益偏低是我国农业经济实现优质、高效发展的必然选择。一、农业比较利益偏低产生的根源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就是在完全相同的市场环境下,使用一定量的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事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时,从事农业生产的经济利益低于从事非农业生产的经济利益。农业比较利益偏低这一经济现象的产生和存在,既有农业生产活动本身内部的各种因素的作用,也有…  相似文献   

12.
论区域投资     
一、区域投资的涵义及其特点区域投资是以经济区域物质环境为载体,以发展生产力,获取投资效益为目的,而投入资金的行为和过程。从总体上看,区域投资虽然是宏观投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由于投资活动在空间区域范围内进行,受到经济区域时空条件的约束,因此,区域投资活动与区域经济过程又有其本身的特点。1.市场导向。区域投资是区域经济形成、区域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直接杠杆。区域投资与区域经济内部产业结构、区域经济增长、区域资源配置等都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区域投资经济运动与区域经济究发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说过:“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中的决定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藩衍。”(《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就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受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一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即人口的生产和再生产。  相似文献   

14.
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完善我国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的重要内容。然而,如何实现“二者”的结合?则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这种结合的可能性、必要性以及“二者”结合的基础和条件。这无疑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涵义所谓生产要素,是指可直接运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参与或创造财富的一切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地产等一切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经济资源要素。在这些要素中,物质要素是指可用货币资本直接计量的实物形态;非物质要素包括劳动力主观要素在内的一切…  相似文献   

15.
资金是货币形态资本,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各项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是实物资本的“粘合剂”。财政对农业的支持,说到底是一种资金支持。这种支持形成的资金,即所谓支农资金。 财政支农资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财政支出的各种与农业  相似文献   

16.
任何社会进行收入分配都必须按其经济条件界定出分配依据来。按生产要素分配不过是商品经济中商品所有权规律在分配中的体现,它符合任何一种分配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的经典论断。按生产要素分配与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是不同层面的两个问题,萨伊的错误在于把作为分配依据的生产要素所有权当成了可供分配的对象的来源。十五大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对传统分配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这一突破不仅理顺了市场经济对收入分配的要求,为市场机制调节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条件,而且可进一步保证现阶段分配的有序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叙事行为是叙事者的意识形态的体现。马克思在论述物质生产的同时 ,创造性地阐明了作家的精神生产活动在大机器生产条件下亦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生产过程。其意义在于对这种精神生产行为的历史神圣性的颠覆 ,在于对这种精神生产活动同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的经济活动之间内在秩序的揭示。叙事行为即为话语生产行为 ,“用名”被意识形态生产的话语市场所决定 ,并由这个市场权力消费的特性决定其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8.
在市场经济中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张黛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也就是发展市场经济。商品经济是在社会分工与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两条件下必然发生的经济关系。在当今历史条件下,社会分工意味着“现代社会化生产”;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则...  相似文献   

19.
经济效益是经济活动中的劳动消耗(包括物化劳动消耗和活劳动消耗)与所得的成果的比较。即投入与产出之比。讲经济效益,就是以尽可能小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教育虽然不能表现为直接的生产力,但教育有生产性。教育表现为间接的、潜在的生产力。毫无疑问,教育投资也存在着经济效益问题。一、高等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评价教育部门生产的“产品”与物资部门截然不同,它不是物质资料,而是各级各类学生和人才,人才生产、再生产的特点是周期长。要培养有一定能力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需要很长时间。在这期间需要连续“投入”,却没有“…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自身生产、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三种生产活动。三者相互依存、互为作用,协同发展,共创人类历史和文明。人类自身生产是物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原始动力;物质生产是人类自身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物质基础、决定因素;精神生产是物质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内在精神文化力量。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社会,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承担者,生产劳动的主体。劳动也创造了教育,教育的全部作用又集中于人,不断地“再生产”人类,再生产劳动力和生产力。教育就是通过培养人而作用于社会、全面渗透到人类社会三种生产劳动之中。这种作用是巨大的、与日俱增的、永恒的,它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共存亡,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