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传统民间舞蹈是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的,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这种"无形"文化的民间舞蹈艺术既有纵向的传承与发展,又有横向借鉴与吸收。井陉拉花这种民间歌舞的舞蹈风格别具一格,它与河北其他地方的民间舞种相比,既不同于唐山的秧歌,又不同于沧州落子,与保定、邢台、邯郸的民间舞蹈也相距甚远。无论其表现内容,表演人物和舞蹈风格方面都很独特,在河北其他地方的民间歌舞中是看不到与拉花有关的线索的,更找不出她的渊源。文章从历史文献的记载和民俗传说中去探寻井陉拉花的渊源。  相似文献   

2.
传承与保护"非遗"文化,既要注重原生态本质的保护,又要将其善本再造,使之融入当今社会,贴近广大民众的生活,适合社会的发展.本文通过把井陉拉花改编为大众健身操的设想,探讨如何使非遗文化更好地得到传承与保护问题.将井陉拉花改编成广大民众参与的健身操,引入全民健身的范畴之中,既可以达到传承与保护"非遗"的功效,亦可达到促进参与者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河北井陉拉花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井陉拉花在河北舞蹈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其多彩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在对其进了行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论证这种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河北井陉拉花在河北舞蹈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以其多彩的艺术形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在对其进了行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论证这种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乾嘉考据学风盛行时期,章学诚由于自身条件限制,没有跻身于考据学派,而是另辟途径,进行历史编纂学的研究.他承袭传统的"六经皆史"的命题,主旨是辨析史学著述源流,区分史学著述体裁,兼论利弊得失,目的在于廓清史学的发展源流,并非是要把"六经教条,从神圣的宝座拉下来",更不能称之为"乾嘉后思想解放之源泉."  相似文献   

6.
吉林是满族的故土,是满族先民世代生息繁衍的摇篮。展开东北历史的画卷,上溯肃慎、挹娄、勿吉,下衔靺鞨、女真、满族,曾经以吉林大地为生活舞台,描绘出一幅幅历史巨变的画面。吉林满族的渊源衍变,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探讨满族的源流,恢复历史的原貌。有裨于东北史、满族史、先清史的研究。关于吉林满族源流,当前史学界看法不一,笔者不  相似文献   

7.
《辞海》(一九七九年版)解释井陉关说:“井陉关,又名土门关,故址在今河北井陉北井陉山上。又县西有故关,乃井陉西出之口。……。”这段文字解释,不完全正确,也很不全面。所谓井陉关,有广义之称和狭义之谓。广义的  相似文献   

8.
历史的源流在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里,《红楼梦》是属于“人情小说的分类;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一文中,鲁迅又曾把清代小说分成四派,而称“人情派”小说是“以著名的《红楼梦》做代表。”何谓“人情小说”或“人情派”?溯其源流,还要从宋元平话讲起。在讲到“明人情小说”时,鲁迅对它的特点是这样概括的:“当神魔小说盛行时,记人事者亦突起,其取材犹宋  相似文献   

9.
中华爱国志士民族忧患意识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忧患意识是整个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百年来积淀于中国先进优秀人物心中深沉的社会责任感。饱经忧患的中华民族之所以历劫不衰,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与源源流长、代代相传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的继承和发扬,不无关系。本文拟就中国历史上爱国志士的忧患意识进行历史考察,以增强当代中国人的民族忧患意识,为振兴中华而做贡献。一、中国古代爱国人士的忧患意识在中国古代,关心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爱国知识分子、出身于中下层的官吏或儒仕等,就以“忧患”的形式来倾吐自己的爱国情感。他…  相似文献   

10.
苏菲 《河北学刊》2007,27(5):92
河北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一些非物质遗产是燕赵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建设文化大省,全省保护非物质遗产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亟待解决。一、在保护和抢救方面,区分一般和重点,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遗产的大省。数十年来,河北省学术界在区域史志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欣慰的一系列成就。继近百卷本《河北省志》和十卷本《河北通史》出版之后,由苑书义等学者主编的近二百三十万字的《河北经济史》也由人民出版社于2003年12月正式推出。该书既是一部全面系统研究几千年来河北区域经济发展历史的专门著作,也是一部展现河北几千年来经济活动特色与发展规律、反映河北区域经济发展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地方经济史巨著,堪称河北省首部具有完整意义的经济通史,非常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对河北省人才队伍的现状做过一次调查,其结果不容乐观。无论从全球范围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大环境来看,或是从我国以及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小环境来看,河北省的人才资源可谓是频频告急。目前,河北省人才资源主要存在以下三个突出问题。 1.适用人才总量不足。目前河北省10万人中大学生的含量为1301人,比全国平均数少764人。从专业技术人员来看,河北省万人专业技术人员含量,由1978年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8人,下降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4人。国有企事业单位中共有工程技术人员13.4万…  相似文献   

13.
秘密会社的调查研究,直到目前,还并未获得显著的成绩,原因是史家不把这种社会现象纳入历史的总体。在社会变革的进程中,涉及这类历史事件,往往任意涂抹上许多不相干的政治色彩,使原有的史料遭到混乱。其次是方法上的歧误:例如强立系统,对不同时间地点的会社党帮,凡带有秘密集团性质者,强使从属于某一系统,使他简单化。如三大系统说,白莲系、天地会系、安清系是。(许地山《天地会研究序》),两大秘密团体说,一为白莲教,即红巾,一为天地会,即洪门。(陶成章《教会源流考》)以“三”或“两”系统化,使其余不同时间地点的复杂纷纭的集团组织附属之。在系统上探求它的历史意义,政治意义,违失了秘密会社在不同时间地点产生的各种不同的社会条件。再其次,秘密会社的名称,“多不胜数”。(陶成章《教会源流考·结论》)  相似文献   

14.
何光岳,1939年生,湖南岳阳县人。少年丧父,家庭贫苦。小学毕业后一直自学历史、地理及古典文学。1978年调至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古代史。已出版《南蛮源流史》、《百越源流史》、《楚源流史》、《楚灭国考》、《夏源流史》、《炎黄源流史》、《中原古国源流史》等多部专著及二百余篇论文。1986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并担任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炎黄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为了加深了解其中华民族源流史研究的学术成果,笔者对何光岳先生就此主题作了访谈。  相似文献   

15.
奚族是中国古代北方大族。它前后存在于中国历史舞台上长达两千年之久,对中原王朝及东北各族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然而,奚族却于元代后销声匿迹,它去向何方,起源何处,便成为学术界较为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对奚族的源流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一、分布与源流江苏的傩戏主要分布于苏南的苏州、常州和苏北的六合、扬州、南通、盐城、连云港等地区。苏南的傩戏在明清时是非常活跃的。嘉靖《江阴县志·风俗记第三》云:“二十四日……丐者二人傩于市,花面杂裳扮傩翁傩母,偶而逐。”明初长洲高启的《里巫行》诗云:“里人有病不饮药,神君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历史学会、厦门大学人类学系、陈埭回族事务委员会于1989年12月11日至12日在晋江县陈埭镇联合召开“陈埭回族历史学术研讨会”。提交会议论文30篇、与会者就以下几个问题作了讨论。 一、丁氏源流和丁氏回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井陉煤矿的前身,原来叫做直隶井陉煤矿,是清朝末年创办的中国近代煤业之一。当时,这家企业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折腾了半个世纪,从当地绅商集资开办,到帝国主义、封建势力染指侵吞,它的兴衰起伏,基本上反映了河北近代煤业的变化和时代特征。本文试就当时直隶井陉煤矿在政争兵乱中的因革变迁,和洋人、官僚、军阀角逐争利给予它的直接影响,以及它本身的资本结构、管理经营特点、销售状况等,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对河北近代矿业史研究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拉祜族巫术文化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祜族巫术文化现象探析晓根巫术是广泛存在于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巫术文化盛行于拉枯社会,它不仅渗透到该民族的生产、生活、经济等各个领域,伴随于其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而且构成拉枯族原始宗教文化的基本要素。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拉枯族原始宗...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20周年。省社科联成立以来的20年,正是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20年。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河北省社科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抓住历史机遇,坚持为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为建设经济强省服务的宗旨,以繁荣发展河北省社会科学为己任,为河北省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为了全面回顾总结省社科联成立20年来的历史经验,更好地开创面向21世纪的河北省社会科学新局面,省社科联于2000年11月16日邀集河北省社会科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和有关方面的领导召开了“河北省社科联成立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