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拥有170多万人口的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黔南、兴义和安顺地区。1840年鸦片战争后,布依族地区同全国一样,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由于受到地处边陲、交通闭塞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更由于贵州各族农民大起义与官民联合的反天主教侵略的斗争,使布依族地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比一般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地区和政治中心地区缓慢。本文试图探讨布依族地区近代社会形态的变化、发展以及布依族社会发展滞缓的原因,以就教于史学界的同志。  相似文献   

2.
饮茶,以茶水待客,也是布依族人的习俗。—有客人来到布依族人的家中,主人往往先递上烟,然后敬茶。在他们日常的饮料中,茶是一种最普遍和必需的饮料。布依族人用的茶叶都是自采自制,他们有时也上山去采和茶叶一样能泡开水饮用的其他植物的嫩叶,然后和茶叶一起进行加工,再  相似文献   

3.
作为建筑文化形态特征的布依族民居,如同贵州其它少数民族民居一样,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进程而发展。它的风姿,展示和映照着布依族人民改造自然、创建家园的勇敢精神;也体现了勤劳与审美智慧的创造成果。这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和发展文化、建筑及艺术,都有着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罗平布依族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及原始信仰共同构筑了布依族人民特有的传统生态文化,闪现着生态文明理念的雏形,也折射出布依族人民的传统生态价值观,即敬畏自然、融入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中,布依族原始信仰体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布依族创世神话与古歌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共融共生,布依族的传统生活体现出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5.
罗平布依族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及原始信仰共同构筑了布依族人民特有的传统生态文化,闪现着生态文明理念的雏形,也折射出布依族人民的传统生态价值观,即敬畏自然、融入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其中,布依族原始信仰体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布依族创世神话与古歌中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共融共生,布依族的传统生活体现出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6.
首届布依族文学创作会议,今夏在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位布依族作家、作者,满怀信心地展望布依族文学事业发展的未来。布依族有着优久的历史,第一代作家产生于清代,代表人物有莫友芝、莫庭芝、黄锦辉、王绩康等。新中国建立后,  相似文献   

7.
"三眼箫"是织金县阿弓镇长角苗最独特的代表乐器,承载了长角苗百年来的婚恋文化,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当下,在织金县阿弓镇一带"三眼箫"以"活态"的形式传承至今,反映了"三眼箫"与长角苗的婚恋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三眼箫"是长角苗青年男女缔结良缘的桥梁。本文主要从织金县阿弓镇长角苗的文化生境、关于"三眼箫"的传说、介绍阿弓镇长角苗"三眼箫"的形制特征等方面入手,探讨织金县阿弓镇长角苗"三眼瞎"与婚恋文化之间息息相关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基于社会空间生产理论的启发,结合对昆明市布依族流动人口日常生活的实地调查,本文揭示了布依族流动人口在日常生活中建构生存空间的物质性意义和文化意义,展现了布依族流动人口在自发迁移过程中的社会文化适应,指出生存空间一方面体现了以族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支持功能,另一方面,布依族流动群体生存空间的移动与全球化的资本压迫有关,生存空间存在附属性和脆弱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布依族传统及化中有明显的鱼图腾崇拜遗迹,表明布依族原始先民曾奉鱼为图腾崇拜物。布依族源于古越人,古越人也有鱼图腾崇拜。而古越人先祖"无余"乃"禹之苗裔",禹之祖考颛项和鲧也都以鱼为图腾。因此本文认为,布依族的鱼图腾崇拜遗迹,是古越人鱼图腾崇拜的延续,其源可溯至曾以鱼为图腾的夏族原始先民。这是布依族深层文化具有夏文化因子的又一例证。探讨这个问题,对于了解布依族的又化来源和古代夏越民族的关系,以及对于中华民族文化整体性特征的研究,都有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红枫湖周边流域的布依族现主要集中在清镇市、花溪区和平坝县这三个地区。虽然布依族文化与汉文化差异甚远,但它们共同之处皆在于为了稳定内部社会。清王朝意识到布依族文化与汉文化在很多方面有冲突成分,因此治理之时主要采取渐进的改土归流方式。  相似文献   

11.
贵州布依族消费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价值,非常符合当下"五大"发展理念。通过对贵州布依族三大土语区的调查,从消费文化的物质层、观念层、制度层发现贵州布依族消费文化特点,挖掘其内在的积极价值,为民族地区消费升级和小康社会建成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12.
花糯饭是贵州省平塘县布依族民间食品之一,它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它与布依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贵州省黔南惠水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枫香染"的介绍,惠水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分析,探讨布依族枫香染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红枫湖周边流域的布依族现主要集中在清镇市、花溪区和平坝县这三个地区.虽然布依族文化与汉文化差异甚远,但它们共同之处皆在于为了稳定内部社会.清王朝意识到布依族文化与汉文化在很多方面有冲突成分,因此治理之时主要采取渐进的改土归流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布依族聚居的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山寨里,很少找到不会绣花的姑娘,据《黔书》记载,布依族妇女“多纤巧而勤于织”。布依族的女孩子酷爱绣花,从七、八岁起,做母亲的便教她们绣花、织绵,十二、三岁就学上布机,主要精力用在针黹上。她们不论走亲访友,还是上山  相似文献   

16.
一布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大约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6——221年),古越人在五岭以南建立了静多大小部落联盟,这些部落联盟被泛称为“百越”。从现在布依族分布的地区来看,布依族很可能是从“百越”中的“骆越”这一支发展起来的。汉以后,岭南地区继“越”之后出现了“僚”人。隋书地理志里有“俚僚贵铜鼓,岭南二十五郡处处有之”的记载。由于布依族分布在岭南地区,直到目前很多村寨之中  相似文献   

17.
布依摩经《母祝文》是一部广泛流传于贵州望谟布依族民间的一部少数民族经文,是布依族超度母亲亡灵专用的经典。经文主要记叙了女子从成长到生儿育女的经历与一生的功德,内容涉及女子各个阶段的社会生活,所处的历史文化、思想信仰、风俗教化、伦理道德等背景,生动而详实的展现了布依族女性的个体生命史,同时也反映了布依族民间的伦理观念,如父母之慈、子女之孝、与同胞之亲、与睦邻之近以及女性伦理等观念。  相似文献   

18.
黔山居 在打邦河上游,有一座以蜡染闻名的石头寨。自远处遥望,整个村寨位于一片广阔平原中的一座山头上,俨然就是一座石头垒筑的大城堡。寨门清楚地标志出空间界限,房屋依山势而筑,使得寨内的巷道变化丰富。这不仅仅增加了巷道的趣味,更重要的是一旦强敌攻破寨门,曲折迷离的寨内巷道有利于进行巷战。在山顶上,有一座石头堡垒,那是村寨的最后防线。这就是布依族的村寨。布依族的先民就像西南各民族一样,居住在干栏式房屋中,他们多半选择在溪旁坝子边居住,房屋依山而筑,层叠而上。但是现在的布依人已不住在干栏之上,房屋也从全…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贵州省黔南惠水布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枫香染”的介绍,惠水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分析,探讨布依族枫香染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我们布依族人口约有212万(1982年统计),主要聚居在贵州中南部.根据史籍记载,布依族源于古代的“百越”民族集团.秦汉时期,建立了一个夜郎国.夜郎国的疆域包括今贵州中南部,其中心在现在的安顺、兴义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一带.我们布依族的祖先自然就成了夜郎国的主要居民之一,史书上称的“夷濮”便是. 布依族并没有受“夜郎自大”之嫌,但确有值得夸耀的东西.我们民族喜种水稻,有“种家”之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