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双休日逛商场,有目共睹,有的商场在收银柜台显眼处摆放“假币一律没收”的告示牌,且不时见有收款员与顾客会为是否“假币”、商店能否“发现假币即行没收”等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到底商场售货员有没收假币的权利呢?没收假币是否应该有个谱?任何人皆可没收“假币”,岂不乱了套?  相似文献   

2.
数字人民币具备不同于私人数字货币、人民币现金和移动支付的诸多特性。我国货币犯罪案件的数量并未因移动支付的广泛运用而降低,相反近年来在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导致货币犯罪的罪名在整体上的立法和适用价值进一步增加。针对数字人民币,货币犯罪的变革可采用立法修改、刑法解释和理论更新相结合的方案,具体为:停止适用变造货币罪,并根据伪造货币罪来认定变造数字人民币行为;修改关于伪造货币罪的低位阶规范性文件并重新解释相关构成要件要素。适用该罪时应注意:伪造货币罪是行为犯,无须发生进入流通、完成支付等结果即可既遂,这适用于数字人民币。在数字人民币的场合,应在该罪的主观构成要件要素中保留而非删除流通的目的。应对伪造数字人民币的常业犯从重处罚;停止适用持有假币罪和运输假币罪,对持有和运输假数字人民币行为出罪;购买假币罪、出售假币罪和使用假币罪可适用于数字人民币,但应注意:购买假币罪的主观构成要件要素中要有流通的目的,而出售假币罪的主观构成要件要素中无须有该目的。对使用假币罪而言,判断某种行为是否属于使用时,必须紧紧围绕"进入流通"来判断。一切导致假币进入流通的行为方式,包括支付对价、偿还债务、作为保证金提供给他人、作为注册资本验资、交换、赠与、存入金融机构、兑换真币等均属于使用,但单纯出示、委托保管不属于使用。判断假数字人民币是否进入流通时,不应使用与有体物紧密相关的"占有"一词,而应使用抽象意义更强的"支配"一词,具体而言:当他人从行为人处以电子支付方式取得对该假币的支配或破解了该假币的加密数据,并能对其随意支配时,该假币则进入了流通。行为人使用假数字人民币的行为表面上看同时构成使用假币罪和诈骗罪时,二罪的关系不是法条竞合而是想象竞合。根据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应当将行为人的行为认定为法定刑较重的使用假币罪。  相似文献   

3.
核心提示:在这里,不管多“真”的假币,都能验明正身;在这里,一张假币纸,能透露出来自针叶木、阔叶木的“前世今生”,查到原产地在哪;在这里,一张假币,能看出画工是谁,如何流荡江湖……这里就是公安部反假币实验室.近来,关于假币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生活中碰到假币几率有多大?目前反假币工作形势如何?假币制造水平怎样?如何有效辨认?新华社记者日前独家探访公安部反假币实验室.  相似文献   

4.
手段之一:瞒天过海 他们在购买大件商品或做大宗生意需用大量现金时,故意在整把整捆的钱上动手脚,采用两边是真钱,中间掺杂假钱的手法,掩盖自己的诈骗阴谋。 手段之二:浑水摸鱼 一些假币诈骗分子在利用假币行骗时,有意避开明亮的场所,选择光线不亮或黑暗的场所,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为掩护实施行骗伎俩,以达到混水摸鱼。 手段之三:做出保证 他们利用自己的“老”面孔和人们心理弱点,用假币诈骗,在购物时他声称“在我的钱中肯定无假币,如有保退换”。这样接钱人便放松了警惕,在充分获取对方信任  相似文献   

5.
杨洁 《今日南国》2007,(24):76-76
在南昌市洪都航空集团7区住宅区内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收藏了一屋子的报纸,屋里找个下脚的地方都很难,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办一个报纸展览馆,让人们共享他的收藏成果。他叫罗来辉,人称老罗,1997年从街道办事处退休,今年71岁。他有个特别的爱好:收藏报纸。记者想采访他的时候,他去外面"淘宝"了,等到了下午6时,他还没回家。邻居说,你想找他,事先要跟他约好。  相似文献   

6.
我和他的冲突是因为一张五元假币。 那天我和小三用他的三轮车拉水果,临走小三付的账。过两天我去上班,听见有人在后面叫我,丫头.你等一会儿。 我下了摩托车,看见他。  相似文献   

7.
保定收藏家乐做“红娘”,周瑜、诸葛亮后代初次“鸿雁传书” 周柏泉是轩辕黄帝第128世孙同时也是三国名人周瑜第68世孙的消息以及诸葛亮后裔的有关消息相继被《文摘周报》转载后,引起了家住河北石家庄市的热心读者、喜爱收藏的河北机电学院的退休副教授王进军的关注。 王进军副教授平素喜爱收藏名人字画以及各种钱币,喜欢收藏名人信札、签名,他还喜爱收藏粮票,如今已藏有粮票600多种。 当他打听到周柏泉的地址后,来信向这位黄帝后代索要签名名片以便收藏。同时王教授热心地告诉周柏泉,他还收藏有诸葛亮后代的  相似文献   

8.
我和他的冲突是因为一张五元假币。 那天我和小三用他的三轮车拉水果,临走小三付的账。过两天我去上班,听见有人在后面叫我,丫头.你等一会儿。 我下了摩托车,看见他。  相似文献   

9.
有一位收藏家,尽管他不识中文,却收藏了上千件中国书画。他收藏但不占有,将收藏中的精品部分献给了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又编印画集,广而传之,还筹办陈列室及基金会等。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传播古老的华夏文明,提高东方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他就是新加坡公民陈金川先生。  相似文献   

10.
索冰的家并不大,他和父母一起住。小三间的居室里,有一间屋子里放下了两个柜子,柜子里是满满两柜子的变形金刚。这只是这位资深变形金刚迷、玩具收藏爱好者的一部分收藏。在这个收藏圈子里,索冰以“King”这个名字而被朋友们知道。“卧室里还有一柜子,”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那屋子太乱了。”他解释说,那些藏品,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播出《变形金刚》时的玩具。  相似文献   

11.
赝品真情     
他是搞摄影的,但更痴迷民间收藏,他去过很多地方,读过很多古籍,也结交了许多的业内人,对收藏很有一番见地。  相似文献   

12.
春节是消费高峰,也往往是假币泛滥之际.近年来,我国人民币加强防伪技术,公安、央行等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假币查处工作,但假币仍时隐时现. 广东警方根据群众举报线索,2014年底一举破获涉及2.2亿元的假币大案.这些假币是如何“出炉”的?制贩假币缘何屡打不绝?根治假币犯罪应从哪些方面着力……笔者力求解开假币犯罪背后的种种疑惑.  相似文献   

13.
郭长祥 《北京纪事》2016,(12):109-112
刘涛,中等个儿,稍胖,大前额,圆脸庞、圆眼睛,一口纯正的京腔,他将自己的愉悦都凝聚在收藏中,他说,"收藏是我的第二生命." 刘涛的兴趣广泛、爱好很多,让人惊叹的还是他的收藏.从小他就喜欢收集烟盒、火柴盒、糖纸什么的,长大后他爱上了收藏.  相似文献   

14.
陆明华 《山西老年》2010,(10):36-36
沙子收藏意大利医生奎多·奈布洛尼,20多年来,在漫游世界的旅行中,广泛收集了巴西、英国、印尼、法国等地的沙子。在热那亚"个人爱好"展览中,他的收藏因最有特色而获奖。鸟声收藏匈牙利的米哈伊·奥斯查克喜欢收集各种鸟的叫声。多年来,他跋山涉水,成功地集录到了1000多种鸟的叫声。  相似文献   

15.
张某借给朋友龚某人民币3000元,约定借款期限1年。到期后,龚某只还了2000元,还欠1000元迟迟无力偿还。当张某再次找到龚某要其还债时,龚某说自己真的没有能力偿还,并提出用其捡到的6000元假币抵偿。张某考虑到他确无还款能力,就收下了这笔假钱。事后张某听人说持有假币也属违法  相似文献   

16.
火花情     
黄海边,有一小镇——兵房镇。小镇虽不出名,但镇上有一位收藏火花者却早已闻名海内外。他就是江苏省如东县兵房中学教师王建华。 “火花”就是火柴盒上的的装潢,又叫火柴贴画。它经过100多年的演变,已成为一种小型的艺术品。王建华经40多年的苦心搜集,现已收藏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品种的17万多枚火花,他还被英国皇家火花协会吸收为会员,并被编入《中外收藏家与博物馆》、《中国收藏名人辞典》等多部辞书中。 在日常生活里,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爱好,王先生的爱好就是收藏火花。早在孩提时代,他就迷上了火花、邮票并一发  相似文献   

17.
元尚 《北京纪事》2009,(8):91-94
喜欢收藏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专题收藏,另一种是凭自己的爱好收藏,喜欢什么就藏什么,没有一定之规。秦东苑就属于后者。这和他性格有关,他打小就是个见异思迁的人,什么东西看着好,兴趣马上就转移过去,几十年来的生活,用他的话说,是一路丰富,一路快乐。  相似文献   

18.
论持有、使用假币罪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指明知是伪造的货币,意图流通而非法持有或者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持有、使用假币行为只有在不能查明所持有假币的真实来源与用途时,才能独立成罪。在构成其他犯罪的情形下,非法持有假币行为只是其他有关犯罪的伴随行为,非法使用假币行为只是其他犯罪的一种手段或目的,均不再单独成罪,对行为人只按其他有关犯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9.
凤鸣 《山西老年》2011,(12):29-29
李维义是山西省水利厅的退休干部,多年来,他钟情于红色收藏,他收藏了规格、形状、材质各异的毛主席像章达数百枚,不同版本的毛主席语录数册等。  相似文献   

20.
青石     
藏家邓茹斌桂林市税务部门干部,爱好收藏,主要收藏邮票、印花税票、奇石、门券、粮票和普洱茶等,尤其是在奇石收藏方面造诣较深。在十几年的奇石收藏中,共收集了几十个大类的石钟,且精品颇多,多次在全国性、地区性石展中获大奖和在许多奇石收藏报刊上刊载,并获好评。他的收藏感悟是:收藏可以恰情、悟道、增值、健体、丰富知识、享受生活、快乐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