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产权分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向艺  高军 《东岳论丛》2004,25(2):160-164
现代企业是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共同订立的特殊市场和约 ,这一理论得到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的认同。从实证角度分析股票期权、员工持股计划、经理层收购、虚拟股票等模式在不同企业产权改革中的运用 ,可以为中国企业产权制度创新提供多样化的选择途径  相似文献   

2.
林祥 《学术研究》2001,(7):30-33
股票期权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家在企业中拥有股份,可以减少对企业家的监督成本,可以发挥企业家的积极性,体现企业家的能力.本文就我国要把股票期权制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内容,要把股票期权制和年薪制结合起来,作为国企改革与激励机制的实践等问题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合作预期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不完全契约理论等四个不同视角考察经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初步构建了股票期权激励的理论基础,从而为股票期权激励实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企业家报酬制度是我国企业制度创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企业家报酬制度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论述,重点分析了在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中,如何运用远期开始期权和平均价格看涨期权,并对其定价公式、复制及应用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股票期权的理论基础是现代企业理论中的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之间的契约理论、代理理论中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所导致委托人同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的理论 ;实施股票期权制对完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 ,治理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减少企业现金支出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股票期权制的实施范围是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性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 ;股票期权的授予者应是企业经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6.
股票期权的利弊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股票期权利弊的分析,指出股票期权在激励企业经营者、减少代理成本、吸引人才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股票期权的设计、管理不善也会给公司价值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在探索我国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时,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借鉴各国的先进经验,完善各项相关配套措施,积极创造实施股票期权所必需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间接定价机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在区分人力资本“潜在价值”和“实际价值”的基础上 ,把分享企业剩余 (利润 )理解为企业中对人力资本“实际价值”的间接定价机制。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企业剩余的分享比例取决于人力资本的自身属性以及社会制度环境。在现实企业中 ,不同属性的人力资本对企业剩余具有不同的分享方式和分享机制。有限合伙制基金中 ,管理型人力资本 2 0 %左右的剩余索取权通过合伙契约方式被明确规定下来。高新技术企业创立时 ,技术型人力资本被直接纳入企业股本中 ,以实际股份享有相应的剩余索取权。股票期权制和期股制中 ,经营者的管理型人力资本以“期权”和“期股”形式被间接地延迟股份化。在大多数的雇员持股计划中 ,雇员通过公司捐赠方式免费获得公司股票 ,使得其作业型人力资本或多或少地参与了企业剩余分享。  相似文献   

8.
对经理股票期权价值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至今为止,几乎所有的学术研究和实际操作都是用标准的期权定价模型来确定经理股票期权的价值的,由于其假设条件与经理股票期权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又忽略了经理的偏好、初始财富构成、风险厌恶程度等重要变量,因而其估算结果未必是对经理股票期权价值的精确评价。鉴于此,文章首先诠释了关于经理股票期权价值的两个重要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经理股票期权价值的两种度量方法,最后是简要的结论和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高校人力资本价值评价方法进行综述,然后基于实物期权定价理论进行了高校人力资本价值评价.将Black-Scholes 期权定价模型运用到人力资本评价中,文章结合某高校引进人才的实际情况,根据其工作业绩表现,确定出高校引进人才的人力资本价值波动率,并计算出人力资本的期权价值,该价值就是高校人才引进支持力度的主要参考值.基于实物期权的人力资本评价方法在高校人才引进中的应用,将为高校制定引进人才有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维  曾薇  熊熊 《学术论坛》2012,35(2):137-141
文章从期权产品对金融市场功能促进和效率改进的角度,分析期权产品推出的必要性。股票期权的推出有利于减少我国股票市场的投机行为和促进权证市场的发展。通过对股票市场承销商和股票期权市场做市商联系机制的设计,降低股票承销商的道德风险,有利于改善我国资本市场"风险准入"机制。文章提出将已经在海外市场存在股票期权产品的个股作为我国推出股票期权的切入点,循序渐进的发展我国股票期权市场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