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社会结构分析方法新论:以结构单元为起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结构分析应立足于结构的基本形态和结构中要素间关系的规则;为摆脱传统的等级制结构观,社会结构分析可以具有独立性的结构单元以及构成结构单元的结构变量为起点;这两者在情境中的灵活转换,使得对于个体而言,结构同时具有制约性和使动性。  相似文献   

2.
就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两者的关系而言,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社会建设对于经济建设来说同样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建设包括优化社会结构、改善民生以及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经济建设离不开社会建设的支撑。优化社会结构对于经济建设具有基础性的支撑意义:优化社会阶层结构能够为复杂的经济分工提供必需的职业化群体支撑,能够为现代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相应的社会协调力量,能够为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提供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本支撑;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改善民生对于经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消费内需拉动效应。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对于经济建设具有必不可少的定向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的经济建设是否能够得以顺利进行,愈益取决于社会建设进行得如何。  相似文献   

3.
社会资本是社会网络研究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取向和分析工具.社会资本理论在个体、群体、组织和社区等不同层面的研究成果,正在受到扶贫领域公共政策制定者的重视.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分析框架,运用“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农户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对中国西北农村贫困农户的社会资本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互惠行为是贫困家庭积累社会资本最重要的投资形式;贫困农户的社会关系构型同质性较高,表现为具有较强的紧密型关系,但缺少垂直型和跨越型关系;社会网络规模小,具有显著的封闭性,表现为存在大量无法跨越的结构洞.  相似文献   

4.
冉昌光 《天府新论》2014,(3):157-158
正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矛盾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我国社会当前正处在快速转型过程中,经济体制转型和社会结构转型相互交织,社会矛盾问题自然会比较突出。因此,如何认识、分析和处理社会矛盾是我们必须正视和面对的一个重大的社会与政治问题;加强对当代社会矛盾问题的研究,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对推动中国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最近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龚秀勇同志《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一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体系的主要类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结构 ,日本学者提出了村落共同体假设 ,美国学者施坚雅提出了基层市场共同体假设 ,后来 ,在这两个假设的基础上引发了大量的争论和研究。本文将在总结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其变迁 ;并对乡村工业化导致的新的乡村社会结构单元———基层生产共同体进行比较详细的考察 ,在经验调查的基础上对基层生产共同体的形成、特征以及对中国乡村社会基本结构的影响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探讨清末民初传统工矿业城市社会结构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即对传统工矿业城市社会结构的分析框架和研究内容作的基本界定;对清末民初传统工矿业社会结构变化的动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初步分析。在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研究传统工矿业城市具有现实作用和历史意义,必然给现在的发展以启示。  相似文献   

7.
我国转型期社会分化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戚攻 《社会科学研究》2003,36(3):98-103
我国转型期的社会分化 ,其动力机制前期由国家设置 ,后期由市场经济结构与市场机制使然。国家“看得见的手”催生了转型期的原生性社会分化 ,而由市场与社会结构转型两只“看不见的手”促成了转型期的后启性社会分化 ;前者具有被动性、阶段性和无序性 ;后者具有自身动力性并表现出规律性趋势。现代社会是高度分化的社会 ,因而解读转型期社会分化的社会动力机制 ,是认知我国社会转型的一个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8.
杨耕 《学术探索》2012,(4):22-26
国际体系表现为国家之间由于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各种相互关系内容,并具有某种确定的内在结构层次和外在表现模式的统一体。作为国际体系的结构单元,主权民族国家所具有的权力规模和内涵处于不断调整过程中,促生了结构单元的权力变化与权势差异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互动现象,并成为国际体系历史进程中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江涛 《东南学术》2003,(6):62-65
社会结构是社会有机体的基本骨架 ,是全部社会关系有机协调的总体形式 ;而作为一个时代 ,它的存在、变迁和发展都有自己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 ,其结构功能是该时代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社会结构的层面分析 ,中国已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调整、大组合的结构性时代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影响全局的、具有革命性的时代 ,它是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必然产物。同时 ,随着这一时代结构的转换、优化和升级 ,必然会把中国改革开放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推向更高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从社会工程学视角出发,可将我国社会建设视为一项重要且具有社会性的社会工程。以社会工程学的核心环节“制度设计”为分析基础,对我国社会建设中的制度设计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制度设计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加以深入探讨,继而结合社会学社会结构的建构主义,提出了完善我国社会建设中制度设计的机制和途径:建立利益表达机制,加强制度建构和制度创新,实现制度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身份制度不只是一个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而是由户籍身份、职业身份、居住身份以及政治身份等子系统综合地组合而成的复杂的社会分层系统,是具有身份制和等级制的一些基本特征的国民身份制度,它还是一种社会管理制度。从当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演变过程中的一些基本事实来看,这一身份制度与社会不公问题具有深层关系,并成为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管理创新的结构性障碍。  相似文献   

12.
协商民主的实施面临各种结构性的障碍。这些结构性障碍的产生主要源于资源分配的不均。对近年来发生的系列宝马撞人事件的研究发现,在“宝马撞人案”中媒体的消息源结构上,相对于“撞人方”而言,媒体更倾向于以“被撞方”作为消息来源;媒体倾向于使用“标签化”的策略来将具体的“撞人者”抽象化为强势阶层的象征;媒体倾向于使用“悲情叙事”、“主题归因”和“司法”三种新闻框架。  相似文献   

13.
刘佳 《学术探索》2014,(12):38-41
在后工业化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社会治理模式已越发显现出与时代要求的不相适应性,社会的变革与经济方式的转换爆发出的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与结构矛盾,运用原有的社会治理模式已无法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这将影响到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基于奥斯特罗姆公共理论的后工业化社会治理研究,其主旨就在于力图从中找到可运用于具体实践的指导性理论,并探索出一条可行、有效的新的社会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4.
社会转型一直是社会学界的热点问题,其中市场转型理论是其集中代表。但是基于由再分配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转型理论只有在经济学领域才具有解释力。这种因果性解释难以把握乡村社会结构以及个人与社会关系所发生的变化。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一个个体化进程中的社会逐渐呈现在社会学的面前。  相似文献   

15.
“社会资本”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信任”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信任的主客观要求以及信任关系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社会资本产生的重要条件。而信任又被视为社会资本的一种形式,与网络、规范一起构成了社会资本的主要内涵。社会资本多层次与多构面的特点为两者关系的讨论增加了复杂程度。采用两分法的方式对社会资本的层次与构面进行剖析,从个体层次一结构维度、个体层次一关系维度、群体层次一结构维度、群体层次一关系维度重新对信任与社会资本的关系进行阐释,探讨信任与社会资本如何在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二重性”。  相似文献   

16.
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在世界各地的现代化进程中,阶级阶层的变动尤其是中产阶级的兴起和壮大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十九世纪的美国、欧洲社会是如此,二十世纪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社会也是如此,中产阶级的兴起已经成为后现代语境中的一个世界性话题。本文以东亚现代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为背景,分析了中国中产阶级的发生和社会构成,提出中国中产阶级不仅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产物,更重要的是社会转型的结果。因为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特点,使得中国中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后卫性和消费上的前卫性尤为明显。最后,我们还从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诸方面入手,探讨了中产阶级的成长和中国社会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是公司社会责任研究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且最具争议的话题。本研究采用基于相关利益者理论的我国企业相关利益者业绩指标作为衡量公司社会责任的方法,首次对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所得出的结果明确地回答了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关系的两个基本问题:(1)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与财务业绩之间互为因果,彼此影响,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18.
社会管理研究在中国:进路与焦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军  陈朋 《学术界》2012,(1):208-225,289
在社会转型带来诸多问题进而需要人们认真关注的促动下,社会管理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话题.检视已有研究,研究者主要是沿着“为什么要研究社会管理、何谓社会管理、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前行脉络、社会管理的当期重点”等进路展开分析.梳理发现,社会管理研究缘起于社会转型的现实推动;对于何谓社会管理,当下是多维解说却尚无定论;社会管理的现状及未来趋势是匍匐前进但趋向明朗;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是任重道远.相对而言,社会管理创新成了一个永不陈旧的焦点话题.从根本意义上讲,社会管理创新是在寻求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深入分析可见,当前研究亟待关注四大重点议题:谨慎思考西方社会管理语义在中国的适用性;精细考量具体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明晰社会管理创新实践的关键是重构政府与社会的互信;当前基层社会管理实践缺乏创新的激情和有为的胆识.  相似文献   

19.
丛晓波 《兰州学刊》2014,(7):145-150
对转型期人们行动背后普遍存在的基本社会文化规则进行解读和分析是具有时代迫切性的话题。在历史中选择和传承的社会文化规范维系着社会成员心理与行动的标准,也使各种社会文化呈现出特殊性。当前我国社会文化经历着从传统与现代之间,血缘家庭到社会责任的转变;以及在中国与西方之间,经历着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的转变。当前中国面临着转型期文化规范常模的多重选择,需要在思想与心理的层面上完成社会和谐与发展的社会文化常模构建。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在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文化错位”现象。从表面上看,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深层次依然保持着古老而沉重的传统文化的“超稳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传统生活的经验主义和人情化的文化模式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是一种强大的文化障碍,影响着真正的现代性在中国社会生成。从根本上修正这种“文化错位”,才能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效承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