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化语境下弘扬中华文化的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本着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的目的,翻译应更多地承载介绍和传播异域文化的使命.汉英翻译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对策性.在翻译策略上通过比较分析全球化语境下翻译的文化的特点,利用建构主义理论,采取异化取向,这既是尊重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有效手段,也是全球化语境下对汉英翻译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常青 《理论界》2009,(1):165-166
本文从文化角度谈文学翻译所面临的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一方面在理论上探讨了全球化与文学翻译、本土化与文学翻译的关系;另一方面指出其对文学翻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交际包括宏观跨文化交际和微观跨文化交际。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又称之为显学。跨文化交际自古有之,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的活动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又和翻译活动紧密相连,没有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就不会有翻译;反之,没有翻译,跨文化交际就无法正常开展和进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对跨文化交际特别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以及对翻译工作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既要学习西方文化的精髓,又要保持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4.
翻译的最终目的在于使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和沟通,促进全人类文化的共同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外国文化不断涌入国内,冲击着国内各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也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少数民族文化翻译逐渐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是在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中依然存在很多文化误读的问题,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为此,针对如何避免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中的文化误读进行简要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翻译人员改进翻译工作提供一些有益启示,以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的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化时代,社会需求要求翻译实践的发展方向是跨文化翻译,是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很不相同的两种文化之间的交往与交流,因此它是一种非常规的对话,要求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差异性、保持异域文化,增强人们的文化多元性意识,从而促进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促成各文化间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从福柯权力话语理论入手,论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走出去”过程中汉英翻译的媒介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中国文化英译的三个原则,从而在汉英翻译的层面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翻译的异质性指 :通过异化翻译策略 ,再现源语文本的语言特点和文化意象等异域文化特征。其目的是 :在全球化背景下 ,充分考虑和尊重外来文化 ,以使语言和文化进行平等交流 ,从而避免语言和文化的霸权主义。一方面 ,它介绍引进了新的文化概念 ,丰富了目的语语言 ,赋予了目的语文化的异质性 ,表现了目的语语言和文化对异域文化异质性的包容。另一方面 ,它积极塑造了外来文化的独特的文化身份。翻译所面对的是外来文本的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而异化翻译有效地使这种差异在目的语文化中得以保存下来 ,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源语语言文化特…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跨文化传播取得一些成绩,但是还是受到东西方文化及意识形态之差异,汉语语言翻译的难度及跨文化传播机构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对外传播未取得理想效果。因此,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需要采取弥补文化折扣,跨文化传播的内容与形式应更多元化,重视翻译队伍的建设,提高翻译水平,完善文化对外传播的机构,主动与国外主流出版机构或个人合作策略,助推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取得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9.
翻译与政治的关系密不可分,权力话语影响到翻译过程的各个环节。翻译汉语文化负载词应突出汉语文化的话语权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对本土文化的冲击。文章主张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在平等的文化交流中宣扬中国文化,在获得平等话语权力的同时,促进中外交流。  相似文献   

10.
以下的研究,旨在揭示20世纪50年代以来翻译实践演变过程中的种种讨论是如何看待与他者的关系和文化多样性的.这期间,一方面是翻译日益全球化并因此而工业化,另一方面是随民族独立与后殖民主义而来的人文学科表征危机,从而在稍后导致了人所共知的翻译的“文化转向”( cultural turn).  相似文献   

11.
文化全球化焦点问题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海香 《社会科学》2007,4(5):139-146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和趋势;文化全球化是各文化体在全球范围广泛而快速地联系、交融,致使每个文化体的发展、变迁都与全球整个文化体密切相关的进程与趋势;文化全球化是文化同质化与文化异质化交织并进的过程;文化全球化一经产生就将伴随人类长久存在。  相似文献   

12.
在 2 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文化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 ,对民族文化多元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要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价值观 ,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近二十年来,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潮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翻译理论被陆续引入中国,引发了中国翻译学界对翻译研究方向的讨论。翻译理论研究的重点究竟应该放在文本的"语言转换"还是"文化翻译"理论的研究上是该讨论的焦点之一。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当前影响中国翻译研究的西方主要翻译理论来解析翻译语言研究与翻译文化研究之间的关系,并就两者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意象的传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是文学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翻译过程中 ,面对一些文化特有的意象 ,译者往往采用删减或替代的手法。本文利用与文学翻译相关的学科 ,如文艺心理学、美学、现象学、接受美学等理论进行了分析 ,认为保留源语意象在很多情况下是必要的和可行的。尤其在当前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 ,意象的传译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是也带来了民族文化的认同危机。中国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后发展国家,文化的转型与更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紧迫性。对于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人们有着不同的观察视角。未来文化的转型与更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观念、内容、形式、体制等各方面进行协作,这就需要我们在全球化发展中不断增强创新意识,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以经久不衰的魅力扎根于不断变迁的社会中,永葆其进步的内在活力。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文化认同与文化帝国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认同危机与文化帝国主义现象,本文从多侧面作了论析,认为全球化是人类认识模式转变的标志,隐含着从西方中心主义的单一思想方法向多元思想方法的转变。意味着要把不同文化的共同体激活,共同参与人类文明建设。文化认同是个动态的概念,必须在与其它文化的相对关系中进行自我界定。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帝国主义就等于全球化。我们要确立全球化的问题意识,把全球化、问题化结合起来加以考察,在多重批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汪世蓉 《学术论坛》2015,(1):144-147
翻译伦理研究主要关注译者主体性的制约因素、跨文化交往活动中的规范及价值等内容。在该理论视阈下,文章以汉语典籍《三国演义》中不同类型传统文化事象的译介研究为例,对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域外传播进行了策略性思考。文章认为,在"构建文化软实力"的语境下,传播典籍中的传统文化立足于本土与全球化并不矛盾。译者过于倚重"易化、改写和操纵"等策略去强调"接受度",会让本土文化特色在译作中失落或变形,有悖于让"文化真正走出去"的翻译伦理。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口流动、科技发展和全球化,一国之内的自有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融合,跨越语言与文化边界的叙事及其翻译日益频繁,于是,源语到译语、源语文化到译语文化的二元体系随之面临挑战,而常用的cross-cultural、multicultural、intercultural等概念都未能克服传统单一文化观的局限,无法有效分析上述叙事及翻译。本文旨在引入更接近现当代文化及其翻译原貌的“转文化性”(transculturality)概念及理论,为上述问题提供可能的解决路径。本文认为,文化间性(interculturality)和转文化性分别指向翻译参与文化交融过程的两个阶段,并基于此对转文化英语叙事及其中文翻译尝试全新分类。理论层面,转文化观尝试超越民族国家边界,不聚焦文化差异,而是关注文化交融过程和文化共通之处,为转文化叙事及其翻译提供一种更为适用的文化观和研究方法。现实层面,转文化观有助于在促进文化互通互鉴,探索并激发潜在的语言和文化活力,与延续文化认同和传承之间,寻求动态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全球化问题.当前文化全球化存在着由一国或几国推行的全球化文化与多国平等商量而确定的全球化文化之双重逻辑,并且由于历史与现实原因,前者成为现实文化全球化过程的强音.全球化文化既不应是单一的也不应是异质的,而是一体中的多样化或多样中的一体化.要建立自由平等的全球化文化,就必须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改变公正合理的世界经济与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20.
当代视域中的文化传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审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全球化虽然为人们理解和把握文化传统提供了一种后传统的文化取向,但这并不意味着随着全球化的到来而使传统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将中国文化放到全球化所提供的这一视域中来把握,就需要按照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去对中国传统文化给以合理的、价值的重新定位,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与全球化时代的人类共同文化进步要求的接轨以及当代转换。而要实现这一点,关键的是我们能否做出一种趋利避害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