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对新中国成立三个时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演进、特征和因为作了分析.认为计划经济时期农村公共服务实行财政供给和农村集体组织供给并存、以农村集体组织供给为主的制度;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农村公共服务责任主体出现很大程度缺位,公共服务供给走向商品化、市场化;未来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改革的重点是:根据公共财政"一视同仁"的基本要求和"帕累托改进"原则,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财政投入;明晰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事权和财权;理顺政府间的财政关系,特别是加强省(市)级政府对县乡级政府的财政转移;完善农村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分担机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公共选择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强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的立法工作,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纳入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7—2015年中国农村发展调查面板数据,采用有序Logit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不同种类公共物品的村干部与村民公共投资偏好差异对村民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及其性别异质性。结果发现,村干部与村民的公共投资偏好差异对村民公共服务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种影响在道路和学校两项公共服务中最为突出。男性和女性在不同类别公共服务的投资偏好和满意度两方面均存在系统性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两者对公共服务的关注重点不同:男性在农村道路上的偏好差异会降低其满意度,而当村干部更加偏好学校时,女性的满意度下降幅度更大。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基层治理中信息不对称领域的研究文献;同时,基于不同种类公共物品和性别视角关注干群偏好差异与村民公共服务满意度,有助于提高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有效性和包容性,进而提升村民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3.
基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视角,总结归纳上海市浦东新区作为特大型城市郊区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差异的制度性原因,即公共财政在城乡公共服务投入机制的差异性,政府主导农村公共服务生产导致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较低,镇与开发区之间财权事权边界不清晰等,提出了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对策建议:(1)增加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与治理的投入,建立公共服务财力保障机制;(2)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农村公共服务混合供给模式;(3)构建新型农村治理模式,完善村级公共服务供给体制。  相似文献   

4.
农村公共事业基础薄弱广泛体现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培训、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诸多方面。其原因主要有:农村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不明晰,事权与财权严重失调;干部绩效考核和涉农政策存在缺陷。应当从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的财政供给动态平衡机制、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理念、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机制等方面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公共服务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从公共支出角度,分析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事业等多个方面中国城乡公共服务存在的客观差距。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提高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出发,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的政策建议:改善教育投入结构,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突出农村合作医疗重点,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遏制城乡建设差距;加强农村公共财政支持,完善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建设。  相似文献   

6.
面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需提高对老年人精神健康的重视。基于CGSS2015数据,研究发现城乡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存在较大差异,农村老年人精神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城镇老年人。主要原因一是农村老年人自我感知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的比例较高,导致其精神健康状况不佳;二是城乡老年人在社会资本、社会经济地位和公共服务满意度等方面的不同导致其精神健康水平的差异。政府可以从公共服务供给入手制定相关政策,根据城乡差异实施不同策略,城镇公共服务供给注重"质"上的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注重"量"上的增加,从而提高城乡老年人公共服务满意度,进而提高其精神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社会问题,我国学者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平衡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认为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属于公共物品范畴,须由政府提供.这种观点主要是根据农业、农村、农民具有极端正外部性特征假设进行论证,但并没有深入分析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否与我国产业发展战略导向有关.基于此,从雁型模型去分析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性,并据此提出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战略是党在十八大以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举措,而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表达的困境是制约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重要瓶颈。从湖北省12个城乡区域1126户的调查结果来看,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表达上存在供给不足及供给偏差的问题;在农村公共服务需求表达上存在需求淡漠的问题。这种困境根源于政府的理性设计与村民的感性选择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涉及到政府、农民在农村公共服务表达中的角色定位问题。对此,可以从构建农民公共服务需求的利益表达机制、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政策规制表达机制以及第三方供给主体的利益表达机制三方面促进农村地区公共服务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服务的自主供给困境及其治理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最原始的供给模式,农村公共服务的自主供给是指村社居民承担成本、主动参与到公共物品或服务生产提供的过程,表现为家庭自我供给、村民团队供给和村庄集体供给等。虽然其对政府、市场和志愿供给的补充有效缓解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匮乏的困局,但理性选择框架下的利益博弈和村社道德缺失、政府角色缺位等限制了自主供给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存在资源浪费、供给不足、合作失败等困境。重塑乡村社会资本、完善服务供给机制、重新定位政府角色等成为可能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0.
公共服务作为一种社会性服务资源,在城乡分配过程中呈现出不均衡的态势,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远逊于城市。由于农村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农村供给主体单一、片面依赖政府力量、农民文化间的层差性等问题,导致农村公共服务趋于失衡。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在建构过程中还面临着财政、体制和实践等方面困境。为适应新常态发展,政府应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1)积极构建多元供给机制,保证各级政府事权与财权相匹配;(2)落实"公平发展"原则,强化城乡均等化服务体系;(3)转变政府职能,注重农民切身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11.
在加强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核心要素。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是基层政府向农村提供公共服务的新型手段,对于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将发挥积极作用。当前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在农村的发展不乐观,面临诸多困境。公共服务相关行为体角色不到位、购买服务的运行环境差,监督评估体系缺失等问题较为突出。培育农村社会组织,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法规制度,规范购买流程与健全监督评估,提高居民参与度,是基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创新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利用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探讨农村公共产品的区域差异.以江苏省为例,利用层次聚类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的结果显示:(1)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深远但又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农村公共产品,如农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服务、文化服务、农业技术服务和道路交通等仍存在非常显著的区域差异;(2)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农村公共产品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取决于当地经济对农业的依赖程度及农业发展情况,虽地市间存在差异但不存在区域性差异;(3)虽然政府投入和市场化都能促进农村公共产品的均衡发展,但仅靠前者不能消灭公共产品供给的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质量不高,效率也比较低下,存在这些问题,其原因归结为三个方面: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不合理,政府供给中的行为缺失和农民自身提供公共产品的集体行动困境。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责,实现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实行城乡一体化的供给体制,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实行供给主体多元化和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完善农民的需求和利益表达机制;加强对改革农村产品供给的制度约束和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14.
利用陕西省513位农村居民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模型,从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医疗卫生、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文化与体育、农村基本住房保障、农村社会管理、农村居民劳动就业8个方面,实证检验了不同类型公共服务满意度对陕西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同时,基于地区、收入、受教育程度分组情况,重点考察了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医疗卫生、农村社会保障满意度对陕西农村居民幸福感影响的群体差异。研究发现:1)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医疗卫生、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文化与体育、农村基本住房保障、农村社会管理、农村居民劳动就业满意度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显著为正,其中,农村社会保障满意度对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最大,农村基础教育的影响最弱;2)农村基础教育对低收入、低学历农村居民幸福感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村医疗卫生对关中和陕北地区农村居民、低收入和高收入农村居民、低学历和高学历农村居民幸福感表现出较高的正向影响力,农村社会保障对所有分样本(除陕北地区外)农村居民幸福感的正向影响均较大。进而,从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满足农村居民公共服务需求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  相似文献   

15.
赣州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及推进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赣州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得到较快发展,但在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供给体制、不科学的决策机制造成的。因此,赣州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统筹城乡发展,建立有效的供给体制和科学的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乡统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农村公共物品必然在现有供给水平基础上投资迅速增加。然而在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和巨大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缺口双重压力下,正确确定公共物品的投资优先序愈显重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走访农民,从农村基层视角,实证分析了现阶段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状况、农民满意度,并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当前及今后投资优先序问题。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公共物品总体上供给不足,但近些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也仍然存在结构性不足;农民满意度有了明显提高但总体依然偏低,尤其对于农村“软件”公共物品的满意度普遍较低。为更好更快提高当前农村公共物品满意度,政府要在文化娱乐、农业信息服务、社会保障和医疗保健等农村“软件”公共物品方面适当加大投资。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需要进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创新。从县级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具有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展开研究得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创新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促进服务性政府的建设、统筹城乡二元发展,是县级政府创新的核心内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创新可以采用:健全政府职能体系,构建以县级政府为核心的多主体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建立需求导向型公共服务体制并建立公共服务绩效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对中国居民收入、受教育程度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居民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其中,绝对收入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并与之呈倒"U"型关系,相对收入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之间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受教育程度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之间呈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且受教育程度对收入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满意度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这些结论对政府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六镇城乡公交运营为例对其公交运营现状进行了调研,认为:新农村建设将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农村生产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应以此为契机。并对以往政府为主导、体制外财政为支持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一级政府、企业、乡民的多中心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第三部门作为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方"力量在市场经济和多元治理的发展中,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逐渐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的过程中成为政府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发展潜力巨大。但是中国第三部门在供给农村公共产品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更多的体现出城乡供给差异性,缺乏自治性及发展滞后性。要拓展第三部门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必须改变城乡二元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理顺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关系并加强第三部门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