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在海派狭邪小说中,妓女与嫖客的关系从古典时期的从属关系变为金钱关系,这使得妓女经济开始独立,并且获得相对自由的空间。传统的"才子"在近代上海妓院已经不能成为妓女们的理想对象,反而被她们任意宰割、戏弄;同时,散漫使钱的商人,也未必能受到妓女们的真心对待。妓院男女关系的新变化使得到妓院"寻欢作乐"的男性迫不得已要发生改变,因而,海派狭邪小说构建了全新的男性魅力体系——"功架"。  相似文献   

2.
海派狭邪小说首次把妓女与上海这两个形象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文学模式。海派狭邪小说中,妓女成为上海的生活方式与意识形态的代表者,对妓女的想像就代表着对上海的想像。而时人对上海都市的邪恶想像,也使得海派狭邪小说对妓女作“溢恶”的夸张描写。女性想像与上海城市想像关系的另一种文学表达,就是海派狭邪小说中独特的妓女专用“吴语”表述。讲“苏白”的妓女和“上海”,在海派狭邪小说里奇妙地结合起来。女性想像与上海都市想像从某种意义而言.已开始互为一体。  相似文献   

3.
老舍著名的诗化小说《月牙儿》,以第一人称内视点的叙述模式,表现了女性主人公"月牙儿"主体意识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女主人公颠覆了传统的女性道德规范,高扬了女性的主体精神。《月牙儿》表现了作者对女性独立主体的尊重,从而在以妓女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安史之乱后,唐代社会的女性观念和女性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唐代婚恋题材小说的创作与接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韩翃与柳氏的故事在流传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叙事版本,两种叙事中柳氏身份的变化显示了中晚唐婚恋小说中女性角色的妓女化倾向。以此为中心,通过同类故事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唐代"才子佳人"小说采用"文士-妓女"模式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5.
论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妓女形象邓楠妓女形象是莫泊桑所刻画的女性形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莫泊桑的小说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莫泊桑摒弃社会俗众的偏见,对妓女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得出了与世人不同的见解和结论,这使他的妓女形象独具特色,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莫...  相似文献   

6.
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研读就会发现,《月牙儿》小说文本充满了女性意识。具体表现在文本的情绪化结构、女性话语表达、男性缺席结构、女性的自省以及性欲等方面。作家老舍从小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以其对贫困的独特理解,他所呈现的女性形象既在显示下层妓女生活悲惨境遇的同时,又表现了强烈的女性独立意识。主人公的独立精神被现实的黑暗所吞没使小说的悲剧性达到了高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妓女文学"、留学生被歧视的问题、一个少女的成长之路、女性之间的敌对性和"身体写作"等方面来解读九丹的小说,阐释文学形象创作的无限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张凡 《南都学坛》2013,33(1):39-44
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妓女改造运动是被当代作家反复书写的历史事件之一,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走进共和国成立之初那场浩荡的运动,用文学语言和浪漫想象去书写经历这场运动的新中国的"旧女性"们的现实世界,从而呈现出当年这些新中国的"旧女性"———妓女们在改造过程中鲜为人知的辛酸与苦涩。这场妓女改造运动的最终完成,依靠的是特定时空下党和政府的劳动教育、她们自身从自我精神层面的"脱胎换骨",以及整个社会从观念上对她们身份及所从事的行当认识的彻底转变。董立勃小说《烈日》、《箫与刀》中关于新中国成立之初那场妓女改造运动的文字呈现和对当时妓女们社会改造的文学叙述,走进了数十年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妓女改造运动的历史场域,使人了解了那些女人们曾经生活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晚清小说《花月痕》与《青楼梦》被称为"狭邪小说",其内容主要描写了士人与妓女之间的交往和情感。从而展现了晚清时代士人的宦海沉浮,以及士人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对生命与爱情的珍重。表面的狎妓,其实包涵了丰富的人生内容,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0.
浅谈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览沈从文的小说 ,可以看到他笔下的一系列女性形象中 ,既有纯清稚嫩的少女 ,又有饱经生活磨难甚至沉沦到社会底层的少妇、妓女 ,其人性的善良与纯朴总闪烁着别样的光辉。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女性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 ,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风貌、心理  相似文献   

11.
丁玲、张爱玲深切体察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所处的物质与精神双重困境,贴近女性现实的生命状态书写妓女形象和卖淫问题,塑造出复杂暧昧、主流话语难以定义、规范的妓女形象。她们的创作既逸出了国家、民族、社会等宏大叙事话语之外,也颠覆、解构了男性作家所创造的妓女叙事模式和叙述话语,打破了高等妓女是个人品行堕落腐朽、底层妓女是无辜的牺牲品的两极分化式认知模式,转换叙述主体,改写男性的有关妓女生活愉悦/危险的话语内涵。  相似文献   

12.
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只爱陌生人》中作为"他者"存在的女性处于"失语"状态或成为受虐狂,而作为"自我"存在的男性却身染"女性气质"或心理变态,他们共同陷入危机之中。通过分析女性"他者"与男性"自我"的危机,笔者认为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价值观最终导致两性的扭曲与不安,而小说表达出麦克尤恩对当代社会语境下女性,尤其是男性生存境地的忧虑。  相似文献   

13.
"国家"、"民族"是梁启超"新小说"目光所及的终点,梁启超以"守望家园"的视角来审视小说,将小说作为劝善惩恶的工具,这种视角让小说担负了太多不属于小说的重任并最终压垮了小说。"守望家园"的视角显示了梁启超的现代性,只是这个现代性是启蒙现代性。王国维的文学观摆脱了"一时"、"一地"、"一国"的束缚,而具有了"天下"的广阔视野。"俯瞰苍生"的视角使王国维得以高屋建瓴地洞察人生与小说,不给小说负载道德说教与社会救赎的重任,使得小说全面、真实地创造世界。"俯瞰苍生"的视角无疑具有反抗传统的现代性特质。从"劝善惩恶"到展示真实世界,显示了小说评论与创作的现代性历程。  相似文献   

14.
在《飞越疯人院》这部小说中,作者肯.凯西塑造和刻画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一类是以"大护士"、哈丁的妻子、比利的母亲等为代表的强势"妖妇",另一类是"大护士"的助手小护士、麦克默菲的女性朋友等温顺"天使"。小说中女性形象并置,通过赋予强势"妖妇"话语权和行动权,通过剥夺温顺"天使"的话语权,肯.凯西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  相似文献   

15.
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中,简·爱的女性个人叙述声音使得小说成为女性主义批评的经典文本,叙述者"读者啊"的呼唤也成为文本的一个重要叙事特征。借助福柯关于"坦白"仪式的论述,将《简·爱》读作"坦白"方法论的范例,以此理解叙述者与读者的关系问题。文本成为叙述者的坦白过程,一方面是叙述者作为坦白者确立身份,另一方面是读者作为聆听者确立权威。文本意义在作为坦白者的叙述者和作为聆听者的读者二者相互作用中产生,同时也展示了夏洛蒂的叙事观念。  相似文献   

16.
范小青的《女同志》是当代女性文学乃至整个当代文学唯一一部以官场女性工作与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工作与生活的空间可概括为"官场"与"情场"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这部以从政"女同志"为主人公的小说,又是女同志与男同志联手上演的一台"官场与情场"精彩纷呈、波澜起伏的以人物对话为主轴的小说体多幕话剧。小说最基本的艺术形式是精彩的人物对话与心理分析,这使作品颇有《红楼梦》味道。  相似文献   

17.
《钟形罩》是美国当代女作家西尔维娅.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小说以女主人公埃斯特独特的眼光和身体洞察,感受"父权制"文化的虚伪、丑陋和专制,是知识女性充分利用"看"的权力,对不公平的社会文化的反抗和消解,是女性主体性的充分体现;而埃斯特被精神分析、监控的身心体验揭示了女性个体在"父权制"政治权力下的"被看"和被客体化的社会地位。文章从女性文化视角解读《钟形罩》文本中"钟形罩"意象的涵义,揭示普拉斯悲剧的社会文化本质。"钟形罩"意象阐释为笼罩女性的"父权制"社会文化的一切产物;"看"与"被看"象征了女性个人主体与社会文化权力和地位之间的关系。埃斯特在"钟形罩"里"看"与"被看"的权力较量彰显了女性主体性表达的强烈愿望和女性身体被政治文化客体化的尖锐矛盾。  相似文献   

18.
认为女性人物的塑造是福克纳小说的一个主要特点,而"影子性"则是其作品中女性形象不可分割的性质,并且深深根植于当时美国南方现实社会之中。现实社会把这些女性变成了生活中的"影子",从某种程度上说,她们在福克纳小说中的影子性恰恰反映了她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子性。本文通过分析小说《我弥留之际》中艾迪.本德仑身上的"影子性",探讨虚无主义和传统妇道观对女性身心的毒害和摧残,从而使读者更加客观地看待福克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更加全面地解读福克纳的作品,更加深刻地体会他的人道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9.
旅美作家严歌苓在创作中塑造了一批特别的女性形象,意图通过作品颠覆"第二性"这一概念,提出"女性也是第一性"的观点。但其创作中雌性、奴性的凸显展现了女性"第一性"不过是作家一场华丽的白日梦,从这个角度可以窥见其小说中女性主体意识的缺席。  相似文献   

20.
金钟儿是李百川先生在其小说《绿野仙踪》中塑造的一个妓女典型 ,由初时的迎奸卖俏、朝秦暮楚的妓女 ,演变为一个因情激越、为情而死的烈女 ,其心路轨迹清晰可寻。金钟儿是活的人物 ,不是某种观念的传声筒 ,与其他作品中的妓女人物相比 ,其形象更加丰满突出 ,其故事更加真实可信 ,其结局更加令人悲叹。文学史上 ,尤其是小说史上 ,应该有她的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