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假冒的修辞式推论──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的谬误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了《修辞学》“假即的修辞式推论”即演说论证中的谬误,并和《辩谬篇》的谬误作了比较,指出了它对谬误解释的影响,提出了与西方学者商榷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谭善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5):63-69
生成的游戏、解释的游戏和永恒轮回的游戏,是理解尼采“游戏”美学的三个步骤。这种“游戏”美学启示我们:世界始终处于生成之流中,我们从来都是以审美的方式对世界不断重新解释和评价,我们不拥有实在和真理,只经历形式和修辞;永恒轮回的世界游戏带来了新也毁灭了新,既揭示了生命过程的非线性和无理性,又嘲弄了人生目的和意义的虚构性,但是世界需要在这种虚无中运转更新而永葆活力。从这种意义上说,审美冲动根本上是一种强大的权力意志,它创生世界,也创造虚无,它在生命与世界的嬉戏中成就最伟大的快乐,即艺术的快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分析伯克和尼采的修辞,隐喻,语言暴力和悲剧的观点,探究伯克语言观受到的尼采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并为研究伯克修辞哲学和修辞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王晋生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本文认为尼采的永恒轮回虽是一个表示世界、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概念,但尼采坚持这一概念,目的却不在于以此建立一个更完善的世界观理论,而是用它论证永恒的生命,肯定生命的价值,从而建立一种独特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5.
胡书庆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30-34
关于尼采与基督教的关系问题,以往的论述多依其表面的思想陈述从纯粹认识论意义上去进行解读。实质上,这一问题比我们已经触及的要复杂得多。尼采非常天才的思想试验很多时候只是他的一副面具,他至死也未从自己的思想诉求中获得根本的安慰。真实的尼采其实始终都是一位在世界上挣扎的病诗人和病圣徒。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他在陷入疯癫之际于耶稣的十字架上内在地触及了自身生命体验的最高象征,并极其刻骨地道说了作为一颗典型的雅利安灵魂的他与基督教精神的最为隐秘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梁维科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5-88
尼采通过对以瓦格纳为代表的德国艺术的批评和指责,开始了对艺术和哲学的双向考量。尼采指出,人们的审美之源来自直接的生活经验;艺术的本质是一种生成,而不是既定事物的集合;艺术和艺术家由于"异化"而日趋"退化"。尼采认为,艺术的特点集中反映在它的模糊性和信仰性,即艺术只不过是艺术家对世界表面的和肤浅的模糊性认识,是艺术家对宗教和哲学双重信仰的反映而已。艺术创作中的"神启"只是艺术家对灵感在艺术创作中作用的夸张。尼采也表达了以瓦格纳为代表的艺术走向"艺术的晚霞"的预言和对未来"艺术的曙光"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张典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9-34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日神和酒神精神的对立统一产生了希腊悲剧精神,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是不可分开的。尼采主要以希腊悲剧精神观念反对苏格拉底开创的工具理性。德国浪漫派和德国古典人文主义精神决定了尼采对希腊悲剧精神的认识,尼采的酒神观念主要来自德国浪漫派,尼采的日神观念主要从莱辛、文克尔曼、席勒、歌德、贝多芬和黑格尔等古典人文主义者处取来。 相似文献
8.
黄海容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3)
尼采的修辞思想,是其对形而上学进行语言批判的关键,更是20世纪西方文学文化批评的思想源头.文章从尼采修辞批评本身的悖论所揭示出的一种"修辞陷阱"出发,在西方修辞传统中去描述和理解尼采修辞思想的涵义和地位,并主要以德曼的思想为代表论述了当代批评对此所作出的思考和回应,从而理解当代西方思想所关注的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尼采用语言即是修辞的观点,颠覆传统形而上学的理性根基,推翻自柏拉图到笛卡尔以理性居首位,视语言为工具的传统。尼采重新阐发真理形成以修辞为手段,颠覆柏拉图真理高于语言艺术的观点。尼采认为逻辑概念的语词所指的真实与日常事实并不对等,从而批判亚里士多德的矛盾律思想。尼采通过颠倒主谓语法的因果关系,揭示笛卡尔语法奴役思维的弊端。尼采对西方传统语言观的批判,对探讨尼采语言思想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何颖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1,22(2):52-57
本文围绕"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将尼采和劳伦斯放在一起进行对话,旨在实现他们彼此之间的共同阐释,从而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劳伦斯关于现代文明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汪光文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55-58
尼采站在反对基督教和自柏拉图以来的欧洲哲学传统的立场上,反对信仰永恒的上帝,以永恒回归对终末提出说明。他认为在人生的回归中,后来的生命与已有过的生命在内容上一致,是已有过的生命的完全重复,再来的生命不是一种新生命或更好的生命或相同的生命,而是这一致而同己的生命的重新再来。他重视人本身的价值,以权力意志肯定“我能”而否定“顺从上帝”,以永恒回归强调生命的独特性,以彻底的虚无激励人追求成为生命的强者,从而揭开人生真相。 相似文献
12.
王培基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5):46-48
张炼强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修辞学家。他以其论著创建了一座令人关注的当代修辞学大观园。其主要特色为学科结缘,交相生辉。这种多维的观察和研究,为描写修辞学和解释修辞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杨茂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3):8-13
尼采反对将人理性化的抽象人性论,认为人是感性身体的、独特的、创造性的生命.这一理论的积极之处在于批判了传统理性主义哲学分裂人的感性和理性并用抽象理性来压抑、摧残具体感性的人学模式,维护了人之生存的有机整体性,弘扬了人的独特性及其个性化超越和创新的价值和意义;其局限性在于否定了人的实践性本质,从而忽略了人之存在及其创造的条件性、历史性和相互联系性. 相似文献
14.
周丽娜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99-101
尼采的文艺美学理论围绕人性自由这一主题,彻底批判了以二元论和基督教为哲学、宗教基础的理性主义传统和道德形而上学,形成了灵肉统一的人性观,实现了人性的完整与人的自我创造。 相似文献
15.
王国良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1)
《悲剧的诞生》标志尼采哲学的诞生。尼采以古希腊的酒神精神为基础 ,反对理性 ,提倡解放人的本性 ,并以酒神作为重估一切价值的标准。解读《悲剧的诞生》对于了解尼采哲学的本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尼采在他的生命晚期提出强力意志学说,重估一切传统价值原则。直接承继狄奥尼索斯精神而来的强力意志,本身包含着丰富的创造性含义。在存在的维度下,挖掘强力意志作为纯粹内在性的世界的根据,以此赋予世界生生不已的创造力,阐释强力意志所极力肯定的自由精神,从而把握作为生命的表现形式的艺术的真正内核。在此意义上,将尼采强力意志的创造性与他的虚无主义结合起来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17.
曹京渊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2):144-148
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理论对学习、借鉴西方修辞理论 ,寻求和开拓修辞学新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介绍和评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理论 相似文献
18.
杨茂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3):8-13
尼采的“权力意志论”源于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尼采把世界的根本理解为“权力意志”,其目的是想表达生命世界的生成、创造和提升的特征。尼采笔下的权力意志具有非主观的实在性、追求自身力之保持或增长的能动性以及价值关系性。它有两种基本类型:原创的权力意志和颓废的权力意志,这一思想鲜明地体现了尼采的哲学—伦理学的价值论特征。“权力意志论”的积极意义在于感性能动地理解世界,恢复了“价值创造”在世界中的地位,否定了幸福主义意志论的被动性和理性主义意志论的抽象理智性;其根本局限在于无视客观世界的多样性,陷入了抽象的还原主义和唯意志论。 相似文献
19.
冯妮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3):103-106
通过对叔本华的生命意志哲学的批判,尼采提出现代德国精神的复兴必须倚赖音乐-悲剧-神话三位一体的重生.在酒神音乐之中,个体直达生存之根本,这种审美现象拯救了希腊人的悲剧性的生命观,重新赋予生存以意义.尼采认为,现代德国精神的复兴同样建基于主体的存在意识与生命意志,从而在音乐精神中重返自身的民族神话,这种建构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基于历史-文化的. 相似文献
20.
陆心宇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5):21-28
在“上帝死了”这句话里,海德格尔与皮平关心的不是上帝而是人,不是永恒而是现代,不是信仰而是理性。对于尼采,海德格尔采取形而上学诠释,而皮平(Robert Pippin)则采取道德心理学诠释。两者有着相似的议程,即:他们都主张在语境中把尼采之言解读为关于现代性的隐喻。但是,这种相似性使得人容易忽视两者之间的根本分歧。海德格尔对上帝之死的解读最终指向理性之死,即:以理性为思想的最大敌人。在此,海德格尔实际上呼应着黑格尔在《信仰与知识》里借助“上帝之死”与“哲学之死”的隐喻提出的对康德式二分法的批判。但是,康德式理性的失败并非意味着理性本身的失败。海德格尔的推论可能太快了。相比之下,皮平的诠释在语境定位上与海德格尔有着一系列微妙而关键的差异。笔者试图在后康德哲学的视野里指出,这些语文学上的差异有着更为一般的哲学关怀,它展现着皮平对现代性和理性本身的乐观主义:现代性问题之和解还保留着一种历史的可能性,而理性是不死的。在这两种诠释之间,我们最终看到两条哲学之路的分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