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信传真情     
60岁的母亲住在乡下,我说给她买部手机,可她坚决反对,总是说乡下老妈子,带着这玩意儿,还不得让人笑掉大牙,我反复劝说也没用。每次往家里打电话,家里的固定电话老是线路出问题,于是不得不往兄弟姐妹家全打一遍来询问母亲的近况,这没少用了话费不说,而且又听不到母亲的声音。为此,我就决定非得给她老人家买部手机不可,以便相互之间报个平安。  相似文献   

2.
等我有了钱,就买两部手机。左腰一部诺基亚,右腰一部摩托罗拉。电话来的时候,我哪只手有空就掏哪边,两只手都闲着,那我就左右齐发!结果:体检时被查出肾功能有问题,医生给我开了一大堆肾宝……  相似文献   

3.
被派到英国工作刚一个月,同事詹姆士就跑来找我:我下个月要去参加慈善跑步,你要不要赞助我?我心想:你跑步关我什么事,为什么要让我出钱?这句话我没说出口,但很明显,我是一脸困惑。他于是拿出一张  相似文献   

4.
每桶四元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职员名叫阿基勃特。他远行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元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四元”,而他真名倒没有人叫了。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大感惊讶地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  相似文献   

5.
关于iPhone的起源我们和朋友聊过,他们都非常痛恨自己的手机,每个人都痛恨自己的手机。于是我们觉得,这个东西完全可以变得更加强大,摆出来也会很有意思。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每年有10亿部手机被卖掉,相当于每年个人电脑出货量的4倍。这是个巨大的挑战——我们要做出一款可以让我们自己都一见钟情的手机。在公司内部,  相似文献   

6.
当我赶到汪漾定下的中环广场底楼的咖啡厅时,汪漾已为自己买好了带气的矿泉水,坐在那里静静地等我。她穿着深蓝细白条的短袖职业装,左手边,小巧的手机下垫着绣花的手机套,感觉上她是个井井有条的女人,好像很适合做CPA。“我是CPA。”汪漾的声音清脆而细腻,但我感到柔中有刚。这是我对她——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审计员汪漾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7.
休闲娱乐岛     
笑话 谁敢得罪 在一次政府会议上,赫鲁晓夫声色俱厉地指责斯大林的错误。突然,听众席上有人打断了他的讲话。 “你也是斯大林的同事,为什么你当时不阻止他呢?” “谁在这样问?”赫鲁晓夫怒吼。会场没有人敢动弹一下。于是,赫鲁晓夫轻声说:“现在你该明白这是为什么了吧?”  相似文献   

8.
77次投递     
刘勇 《今日南国》2014,(1):30-30
同事请了婚假,于是我在送完自己的邮件之后,又把邮包塞得满满的,去了另外一条街道、在这个经常塞满了日报和晚报的邮包里,还有一本《人民文学》。说来还是第一次出现这样新奇的面孔。小涵.这个名字被我认真地写在了封面上。  相似文献   

9.
被生活套牢     
张帮俊 《社区》2012,(17):58-58
休息的时候,我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七八位同事都在低头按手机,有的在上网炒股,有的上QQ聊天,还有的在上面看书。我掏出手机笑着说:“你们看手机,咱也不能落后,我也看看体育新闻。”同事们抬起头,环顾四周.看到这奇特的场景都笑了,有人说:“咱都被手机给套牢了!”  相似文献   

10.
记得我上学的时候,班上有一个姓陈的女同学,长得非常瘦小、单薄,很明显属于营养不良(这是我上了大学以后才意识到的,当时根本意识不到这点)。有一天,她的同桌说她身上有味,于是就有一些调皮的男同学羞辱她。后来,经常在老师不在场,诸如课间休息的时候,一些同学每当从她身边走过,就说她身上的味道难闻,于是就打她,其他同学也跟着起哄,拿她取乐,你一下我一下,好像根本没有人在意她的感受。她也不回手,任由同学欺侮,她一般都是趴在桌子上哭。这种情况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到我们小学毕业(当时学制是小学五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我不记得老师是否…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作文》2011,(5):47-47
事件发生在1949年,事件的主角朱秀华当年在台湾金门被海盗杀死,她死不瞑目,于是她便借助一名台湾的村女林罔腰重投人间。当时吴秋得突然发现他的太太林罔腰不醒人世,于是便把她立即送到医院,结果死于不明的原因。后来在林罔腰出殡那天,她的尸体竟在众人眼前突然起来,并对众人说:“我叫朱秀华,我已借助林罔腰的身体复活。”  相似文献   

12.
轻松一刻     
子言 《社区》2004,(7):64-64
愚人节,千万别上厕所愚人节千万别上厕所,真的!老枪傻不呵呵地直奔厕所而去,事毕,找厕纸,惊呆,空卷轴无纸。瞬间想明白原来今天是愚人节,老枪怒骂道,折腾人也不要找这里啊!正在急得挠头时,发现兜里装着手机,喜极而泣,这简直是最后一根救命草啊。于是电话同事一号,“吾在厕所,无  相似文献   

13.
我年过半百,患椎间盘突出已有多年,且每年发作两次。发作时疼得直不起腰,在床上要躺一个多星期。贴膏药针灸按摩效果都不好,医生建议我做手术。3年前,偶然在报上看到压腿可有效缓解病情,于是坚持每天压腿。没想到,困扰我多年的这一"老大难"病症此后再也没有发作过。  相似文献   

14.
俞逸青 《社区》2005,(5):22-23
2001 年 11 月,我荣幸地成为辽宁省沈阳市统招的一名社保干事。当时我很高兴,尽管定好的工资是 280 元,我仍然没有动摇,还好当时我母亲和我丈夫都很支持我,于是我撇下了五个半月的儿子,上班了。 上班前我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我知道我们办公室是一个仅有 10 平方米的平房,有 4个同事,他们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这些我都可以接受。可我还是没有想到,上班第一天,因为上级要检查卫生,我们全体工作人员都被派去打扫公共厕所。社区党支部书记很善解人意,她对我说:“你就先不要去了,看办公室吧!”我心里想,那显得多不团结啊。于是我说:“没事,我和…  相似文献   

15.
《可乐》2006,(12)
同事们有挤在一块聊闲天的习惯。我因爱好写作,常把他们讲的那些幽默段子整理出来,发表在报刊上。过不了多久,我就会陆续收到稿费单。这样一个月下来,我赚的稿费比工资少不了多少。同事们都挺羡慕我的,当着我的面总爱夸我几句,我便陶醉在赞美之中。可好景不长,不知什么原因,我发现同事们聊天逐渐少了,偶尔聊天时被我撞上,也都立刻缄口不言,像被突然施了"定身法"。每当我在场时,他们一改往日海侃瞎扯的懒  相似文献   

16.
《新少年》2014,(3):4-5
亲爱的多多熊: 我的妈妈在外地邮给我一部手机,可奶奶说玩儿手机影响学习。有一次奶奶检查我作业的时候,发现了桌子里的手机,硬说我玩儿游戏。可手机只是放在那里而已,我真是有理也说不清。帮帮我!:(  相似文献   

17.
证明清白     
同事老郭买了一辆自行车,骑了没几天就说丢了。凑巧的是,老郭丢车的那天,我也买了一辆自行车,并且和老郭丢的那辆车是一个牌子、一个型号,看起来是一模一样。有同事和我开玩笑说:“我看你这辆车挺眼熟,不会是人家老郭那辆吧。”这虽是玩笑话,但我的心里还是咯噔一下,心想,是呀,万一老郭也这么认为,那可怎么办?  相似文献   

18.
日前到南京出差,顺便拜访了一位过去的同事——一位名叫文娜的女孩。五年前,大学毕业的她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苏北某县检察院,成了我的同事。得到这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大家都以为,就像许多在机关工作的  相似文献   

19.
《新天地》2007,(2)
原来一直觉得“退休”这词离我还远,没想到一晃,我也到了该退休的年龄。刚过55岁这道坎,单位的“退休通知”就发到了我手里。习惯了在单位上下班那股劲头,有同事,有领导,有任务。每天都精神抖擞,信心十足。同事喜欢,领导也重视。  相似文献   

20.
回乡日记     
墙上的旧挂历取下来了,我又挂上了新挂历。旧挂历上记载着妻子的家庭日常流水账:7月6日换煤气一罐50元,9月2日交电费86元,12月4日交物管费78元……旧挂历上还载着我回乡下老家的次数。细数了一下,2001年“回乡日记”我共记了五次,也就意味着这一年我回乡下是五次。第一次回乡下,是在蛇年正月初二。年初一,我们一家三口是在城里度过的,初一下午去给岳父母拜了年,初二下午匆匆回乡下。本打算住上几天,但妻子在乡下呆不惯,于是我们便找了个借口于下午回了城。记得父母送我们到村口时,母亲搂着我的儿子说:“跟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