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社会历史条件是政党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主要包括社会经济条件、政党的阶级基础和政治文化传统.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经济形态决定着政党价值观的性质,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决定着政党价值观的变化与更新;有什么样的阶级基础,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当阶级结构和阶级基础发生变化,政党价值观必然发生相应的改变;政治文化传统是政党价值现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来源,政治文化传统的积淀传承是政党价值观变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的因素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既有政治经济的、也有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其特殊的历史传统、社会基础及经济制约所导致的国家、社会、个人利益关系的协调机制失效。形式上表现为前苏联上层指导思想的急速转变而导致政策的非连续性,社会结构的转型而导致的社会严重分化,以及国家社会与个人关系的改变而导致的利益矛盾外显化,实质上是其变革道路中基础秩序失衡。  相似文献   

3.
一 民族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无论古今中外,民族问题始终与阶级、国家、社会问题紧密相联在一起。民族问题也和阶级、国家、社会一样有其发生发展的历史,有其在各个历史时代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实际而创立、形成的一种新型国家理论,它从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一、经济利益对立的阶级可建立联合专政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自己对社会历史的考察,第一次科学地、系统地分析、证论了国家的起源、性质和发展趋向。他们指出:国家的产生是由于社会阶级的出现,是一个阶级用来统治另一个阶级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其自身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形成、发展的历程。时代主题的转换、世界性改革浪潮的兴起、对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失误的总结 ,以及我国原有政治体制迫切需要改革的现实 ,是这一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纵观其形成和发展历程 ,大体上可分为准备阶段、形成阶段、成熟阶段和完善阶段。  相似文献   

6.
以爱德华·伯恩斯坦为代表的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出现于十九世纪末。它的出现绝“不是个别人物的罪孽、过错和叛变,而是整个历史时代的社会产物”,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和阶级根源的。一马克思主义在剖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总是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具体的分析。因此,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产生、形成,也必须结合时代的特点研究它的社会阶级基础,以及它同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一个国家采用哪种政党制度,是同这个国家的社会性质以及该国家的阶级结构、阶级斗争和党派斗争的历史特点相联系的。我国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政党体制上,采用了与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相适应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协商制度,是以深厚的历史根源为基础的。一中国近代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没有形成资本主义社会那样一种阶级结构,而是存在多个阶级,即存在着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中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  相似文献   

8.
当代西方国家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引起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依然存在, 但同时出现了阶级结构多层次化的变化.尤其是在两大阶级之间出现了庞大的中间阶层,社会阶级结构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中型分布.阶级结构的新变化对当代西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阶级矛盾、社会冲突及解决方式发生了变化,工人运动走入低谷;对政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提出了挑战,导致传统左右翼政党出现了中间化趋向;当代西方国家的职能发生了明显变化,并推动了西方民主一定程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家是阶级压迫的工具,也是社会整合与稳定的工具。历史上国家的产生与演进,除了其阶级压迫的功能外,还有其治水、御侮等公共职能。这两种功能因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不同的生态环境与历史发展道路而有所差异。其中“一类其演进最初是由内部固有的因素引起的,另一类演进则是由外部影响引起的”。①目前围绕这些问题的解释多种多样,既有外部冲突论与调和论,亦有包括经济、环境、人口变量在内的各种微观研究。我们认为,国家内部间的阶级、阶层冲突与在外力压迫下人类为生存而导致的融合有主有次,阶级冲突是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内因,外在…  相似文献   

10.
在前苏联政治剧变和俄罗斯向市场经济急进过渡中产生了新的社会阶级——私有者阶级。本文对这个阶级的迅速崛起和影响作用作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是一种实质性的社会变动,由根本制度带动的社会全面变化通常伴有剧烈的阵痛,并冲击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中亚五国的社会转型始于矛盾与危机并存的历史背景之下,可以说,苏联模式的终点,就是包括中亚五国在内的原苏联共和国艰难转型的起点。当前社会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矛盾与冲突,都能够在苏联模式所造成的社会政治后果中找到根源。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多年来通行的"社会规范说"道德定义没有准确简明地揭示出道德的本质属性,而是将道德定位在道德现象上,将道德的一些现象和非本质属性当作本质属性,致使这种道德界定矛盾重重.导致这种偏颇的社会历史性因素主要是受前苏联伦理学研究的影响、受原经济体制的制约、受人类有限理性的局限.应该说,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是人通过自主自觉行为对人对己的利害性而得到显现和确证的一种品性,这个道德新界定可称之为"主体品性说".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历史事实出发,重新考察了前苏联的成立过程,认为前苏联成立时,并未完全遵循联邦制的基本原则,从而埋下了民族矛盾的隐患,这不能不说是前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世界上第一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跨欧亚大陆诞生。由于前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其教育史研究一直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准则,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史观,构建并形成了有别于西方教育史流派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史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前苏联的解体,马克思主义教育史学也宣告结束,从此俄罗斯的教育史研究进入了在向西方史观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理论与方法多元化时期。  相似文献   

15.
"回归文学"是前苏联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现象,其作品的主要倾向是暴露当时苏维埃社会的阴暗面,批评苏联共产党政策的失误,以及揭露历史内幕,因而这类作品在前苏联时期遭到长期"封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逐渐被"解禁",并回归到读者当中。俄罗斯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斯捷尔纳克的小说《日瓦戈医生》便是当时苏联"回归文学"浪潮中的热点之一,它的回归之路同样漫长而曲折,但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解体后出现的思想真空,原苏联中亚地区的伊斯兰开始复兴,“伊扎布特”乘势进入中亚。伊扎布特在中亚散布宗教极端思想,从事反政府和分裂活动,其危害在乌兹别克斯坦尤为严重。伊斯兰复兴、相对恶化的经济条件、权力分享族际的失衡、年轻男性失业人口的猛增等因素相结合,为伊扎布特的发展提供了土壤。中亚国家需要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多个层面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宗教政治化,维护国家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对10年来中外学者关于苏联演变原因的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演变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影响重大而又极其复杂的事件,对其根本原因的分析,可谓众说纷纭。10年来中外学者有关此问题的主要观点有“乌托邦说”、“原罪说”、“葬送说”、“和平演变说”、“民族矛盾说”、“上层自决说”、“经济没搞好说”、“斯大林模式说”、“错误路线说”、“意识形态说”、“抛弃说”、“历史合力说”等。这些观点,除了“乌托邦说”和“原罪说”明显地带有敌意和偏见外,其他说法都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视角对苏联演变的原因作出了探讨,都含有正确的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国内学术界的研究中,一直存在着把苏联演变当做我们党的中心工作和各个领域正面经验的反证去研究的现象,这就使我们的研究往往停留在浅层次和表面现象上,难以挖掘出反映事物本质的深层原因。事实上,苏联演变的根本原因,既不是斯大林模式的罪过,不是因为经济没搞好;也不是错误的改革路线和民族矛盾造成的;更不是由于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抛弃党等原因而导致的,而是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既得利益阶层的有意所为。苏联的演变是党内既得利益阶层推动的自觉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的历史国情和现实国情决定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既非完全西化式的现代化,也非亚洲"四小龙"式或者前苏联式,必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从其性质来看,主要有四个特点: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是持续发展性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是"赶超性"和"混合性"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世界革命理论作为前苏联共产党领导人的指导思想和理想追求,左右了苏联共产党在前苏联的实践。从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取得胜利起,列宁等布尔什维克领导人便把消灭资本主义当成自己的历史使命,真诚地想推进世界革命,其集中体现为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根据"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斯大林始终坚定的输出革命,世界革命理论是斯大林体制建立的理论基础。世界革命理论引发了前苏联社会严重的政治危机,是导致苏联国民经济军事化并最终发生危机的根源,而对世界革命理想的追求是苏联共产党最终形成一元化个人独裁体制的首要原因,这最终导致苏联共产党败亡、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20.
文章考察了华西协合大学创建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创建过程,评析了华西协合大学的建设理念与规划模式,探讨了西方传教士在华西协合大学校园规划和建筑形态构成中的历史作用,进而指出这一案例在中西文化交汇中的积极意义和社会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