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是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布局调整打破了学校与乡村社会的关系,阻断了儿童与乡土文化的联系,拉大了城乡教育差距,从整体上呈现"离乡之趋"。究其原因是多样且复杂的,主要是因为农村建设城市化、资源配置绩效化、农村社会发展功利化等。因此,在国家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期,应该深刻认识农村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要从提高乡村教育质量、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延续乡村文化血脉及留住乡土人才等方面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2.
在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但是与此相伴随的却是村级学校数量的持续减少。 文章试图对这种“因改善而消亡冶的现象做出解释,通过对中央政策和县域实践的考察,揭示教育均衡政策与农村小规模学校生存困境之间的关联。 在县域的政策实践中,标准化建设成为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路径,自上而下的考核压力强化了县级政府在政策执行中的“目标替代冶,产生了政策扭曲,其结果是村级学校的局部改善与整体边缘化,在客观上加剧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生存危机。 文章对教育发展政策中的“硬件偏好冶与“投入导向冶作出反思,引入教育生态的概念,强调树立整体性的政策观,以重建教育生态为核心政策目标,推动农村小规模学校整体发展环境的实质性改善。  相似文献   

3.
农村文化是一代又一代农村公民成长的"根"和"土",农村教育的发展不能忘却乡土文化的背景。农村本土文化的荒漠化影响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必须重视对农村乡土文化的保存、尊重、培养和发扬,充分发挥它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义务教育和城市学前教育而言,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是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政府管理乏力,学前教育发展无序;办园条件简陋,设施设备欠缺;师资队伍十分薄弱,保教质量堪忧;教育目标模糊,"小学化"倾向严重;安全意识淡薄;经费筹措困难,已严重影响到教育公平和教育发展,影响到我国农村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乡土文化是农村义务教育得以均衡发展的文化资本。以"城市阶层为主导"的教育话语、"主流文化为主导"的课程资源及"学历至上为主导"的身份认同等义务教育文化资本,造成了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相对窄化的教育理念、匮乏的课程内容和片面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因此,在注重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发展性的基础之上,重塑农村义务教育的农村性,树立面向农村人"生活世界"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理念,发掘农村潜藏的地方课程教育因素,构建符合农村义务教育需求的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走一条符合农村自身的文化资本重建之路,是农村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农村义务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战略目标,其基本内涵就是公平正义,而目前城乡间、地区间享有的教育不平等是全社会面临的一个历史难题。目前上至政府,下至百姓对于人文关怀高度重视,首先是把彻底解决农村教育的困境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此,本文提出: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尽快理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以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健康稳定发展。调整农村教育格局,坚持教育创新,深化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最终建立公平、和谐的农村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破除,农村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和迅速的解构,已由传统乡土社会逐步进入“后乡土社会”发展模式.后乡土社会视域下农村存在农民自我意识强化与传统治理模式矛盾、农村政治精英角色多重化影响其决策行动的公正性两大治理困境.提高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主动性、推动广大村民群体主动参与农村治理,同时建立完善的农村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以及农村文化建设及法制建设是化解以上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关于我国农村教育发展路向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农村教育的发展一直存在着"农村教育乡土化"和"农村教育城市化"两种针锋相对的主张,其争议的实质是中国社会未来将走向何方的问题。其实,在世界范围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大都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历史境遇。而问题的出现及其解决,乃是一个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展开并得以逐渐解决的社会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但目前该体制仍存在一些问题,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稳定、有效、均衡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构建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新体制,一要增加教育投入总量,建立公平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二要明确政府责任,提升投入主体重心;三要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四要完善教育财政法律法规。在分阶段回顾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变迁历程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演变特征,并就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我国,城乡教育差别损害了教育公平的基本理念,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问题,逐年加大对于农村和落后地区的政策倾斜与财政补贴,农村教育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农村教育质量整体不高的现实严重影响着我国教育的整体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是农村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笔者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进程中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乡土教育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农村中小学开展乡土教育有助于凸显乡村教育的特色,并能更好地服务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综合实践活动独特的课程属性与课程开发的实践证明,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为农村中小学开展乡土教育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制约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经济因素主要有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村教育的投资缺乏后劲、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欠债无法偿还等。通过分析这些经济因素,选择有针对性的策略,对指导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事关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局,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历史和现实表明,义务教育的统一财政和分级管理体制、义务教育地方负责和分级管理体制以及农村义务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体制都不能从根本上缩小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借鉴国外发展义务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建立相对集中型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我国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14.
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么建设乡村,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一个历史性课题。 在近百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不断衰败凋敝,这跟近百年来我国所选取的经济发展道路不无关系,更与人们对于“乡村冶和“乡村发展冶的认识紧密相关。 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人们简单地将“乡村冶与“农业冶、“乡村发展冶与“农业发展冶相提并论。 如果不能将乡村视为一个社会的概念,并着力乡村社会建设,即便在经济发展上用尽全力,也将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15.
厘清我国农村后义务教育空间关联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对改善农村教育空间格局和提升农村教育整体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2004-2013年间我国农村后义务教育空间关联网络呈紧凑趋势,省际互动和关联度增强,但网络整体仍较为松散;各省域在网络中具有差异化的位势,环渤海和长三角省域具有较高的核心度,不同区域间互动程度较弱;较小的创新落差以及区域间产业转移等能够推动农村后义务教育的省际关联。为此,需要进行区域间统筹发展,强化农村后义务教育生态系统的省际协同,以推动我国农村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实现了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本文拟就我国农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作以简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农村义务教育现状令人担忧,本文在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情况以及农民沉重的教育负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出路在于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18.
对农村义务教育校车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目前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下,学生接受教育与因上学远而引发的学生安全问题的矛盾日益突出。是一概采取寄宿制,还是另辟蹊径,现实地摆在了政府和理论界面前。寄宿制对未成年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难以避免,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校车系统是一种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困绕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难题。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后,由于各级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分担体制尚未建立,造成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空挡。并由此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教育投入缺口大、农村学生辍学上升、各级政府权责不明等。因此,如何完善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就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物质条件相对缺乏、教学环境相对较差的农村音乐教育领域,应当更加重视开发与利用乡土音乐教育资源.其主要途径有三:一是教育主管部门重视乡土音乐教育资源;二是农村音乐教师自身挖掘乡土音乐教育资源;三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传承乡土音乐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