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和习俗,然而因响应国家生育政策而产生的独生子女父母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随着独生子女的成长、成年,其父母的养老问题日渐显现。笔者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别从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方面分析了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面临的风险,解析造成这些风险的原因,进而提出了规避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风险的对策,力求提高城市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水平,提升他们的养老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在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十分普遍.但是,随着独生子女父母老龄化的发展,独生子女家庭的问题日益凸显,独生子女所承担的养老任务更为艰巨.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国家支持、老人以及独生子女积极参与和配合的新型城市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3.
独生子女父母作为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响应者,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牺牲和贡献。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风险家庭,在一个高风险的现代社会,失独家庭的产生不可避免。随着第一批独生子女的父母逐渐步入老年,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愈发凸显。本文从政府责任的视角,分析在失独家庭养老问题中政府责任的法律基础以及目前我国失独家庭扶助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政府在失独家庭扶助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各地动态     
<正>河北将为独生子女父母提供养老补贴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计划,未来三年河北省将建立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积极探索为独生子女父母、无子女和失能老人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补贴和老年护理补贴。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庭总量中占比量增大,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已显得势单力薄,以前人们担心的"四二一"家庭养老呈现"倒三角"结构引发的问题正在成  相似文献   

5.
“十五”期间,太仓市通过实施综合改革,建立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管理”的新机制,推动了人口与计生工作的发展。该市着力加强了两项“体系”的建设:1.推进计划生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太仓市是独生子女家庭积累率最高的地区之一。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老人护理和赡养经济能力问题凸现。由过去的控制人口转向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保障和服务,是当前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根据上级的有关精神,市计生委通过市政府出台了独生子女家庭和特困家庭的奖励和救助政策,开始建立并形成…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2015年5省市调查数据,对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担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近一半独生子女父母担心自己的养老生活,大多数最担心照料和经济来源问题,只有少数最担心孤独寂寞.子代支持对父母养老担心度有着重要影响,子代经济支持越多、居住距离越近,父母的养老担心度越低.独生子女不同性别、婚配情境下,各类支持的作用大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
基于北京市宣武区的调查数据及访谈材料,分析了独生子女意外伤残或死亡给其父母带来的困境,并对其原因进行了社会学分析,进而提出要保障我国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把现行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推演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制度”,以有效的制度规避独生子女家庭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备受社会关注。舟山作为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好的城市,独子家庭比例较高。家庭规模缩小,传统家庭赡养功能被削弱,加之社会养老准备不足,"空巢"现象突出、养老产业滞后、医疗护理服务缺失等,造成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问题。为此,必须弘扬传统敬老美德,保障老人正当权益;改变传统养老的陋习,创新养老模式;大力发展中介机构,全面推进"银发工程";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政策;制定鼓励政策和措施,开发并利用老人发挥余热。  相似文献   

9.
独生子女政策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核心,由此形成的独生子女家庭对传统家庭结构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作者对独生子女的家庭研究着眼于"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分析.主要探讨"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形成、家庭结构、代际关系和养老问题.作者对现有观点进行了归纳梳理,对比分析了各家学说,认为应当尽快构建与新的家庭结构相适应的社会养老体系.  相似文献   

10.
对南京市高淳县的抽样调查表明,农村50岁以上独生子女父母家庭成为空巢的超过六成,主要原因是子女外出打工或就业。该群体大多数人觉得2个孩子对于养老来说更好,但靠子女养老的观念已大为减弱。这些家庭的代际经济互动开始由父母养育子女为主转向子女对父母反哺为主。近七成独生子女父母赞成与子女分开住,超过一半的人明确表示即使子女今后迁往城镇,他们也不会到子女家住,但同时他们并未显示出对社会养老保障的信任,这种窘境使这些曾为人口控制作出突出贡献的老人面临严峻的养老挑战。  相似文献   

11.
依据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1 789户首批独生子女家庭的调查数据,描述独生子女父母对不同家庭结构和自理情境养老方式的选择.从调查结果看,选择6种居家养老方式的累计高达71.17%,选择3种社会养老方式的累计为25.95%,社区托老仅占2.56%,其他方式占0.33%.进而分析不同养老方式所需条件,提出未来养老方式构想.  相似文献   

12.
汪泽德 《社区》2013,(30):29-29
机构养老是仅作为支撑用的,即使住满了还有大部分的老年人需要居家养老,这是个大问题。由于老龄化的进程中空巢老人已超过50%,失能、半失能老人已占13%,加上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和就业竞争的压力加大,“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养老的方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社区为依托”正是我国社会保证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广东54个农村社区中有子女大学毕业后在城市工作的农村父母的问卷调查,探讨来自子女的高等教育回报和农村父母的养老意愿。研究发现,农村子女大学毕业后在经济和精神慰藉方面能给予农村父母不同层次的回报,但是,毕业年限不长的子女因工资待遇较低影响了对农村父母的经济回报。研究也发现,农村父母表现出有随子女到城市养老的较强意愿。因此,应逐步建构以家庭为单位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福利政策,重视农村大学生工作后的“在职贫穷”问题,从远距离照料和异地养老两个方面关注农村父母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数据,分析50后、60后、70后和80后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生育需求得到满足的父母的家庭幸福感显著更高,独生子女父母尤其是80后和70后独生子女父母的家庭幸福感明显更高.研究建议:国家亟须完善包括生育政策在内的社会政策,提高家庭建设的支持力度,以促进民众生育需求的充分释放和家庭幸福感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5.
低生育水平、快速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独生子女化的现实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的共同关注.在抽离配偶支持的情况下用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中儿女对养老的压力感受来分析独生子女赡养老人的经济压力、心理压力、体力压力,独生子女家庭应从树立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范、鼓励和扶持老年人自养等方面去缓解压力.  相似文献   

16.
青岛市农村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银睦  冷静  柳宾  丁金胜 《东方论坛》2009,(1):82-89,100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至今已实行近30年。目前,农村第一代独生子女大多已经就业,并且已经或即将组建新的家庭。因此,妥善处理好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消除育龄夫妇的后顾之忧,是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和低生育率的关键。通过对青岛市农村的深入调研,可发现,青岛市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具有与国内其他地区不同的地域性特征,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通过相应的对策建议来解决。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推广,城市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普遍,由此引发的城市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剖析当前城市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城市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现状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社区照顾: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城市养老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未来我国城市社区养老问题是解决城市老龄化问题的关键。这里在深刻分析传统的城市家庭养老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和院舍式养老所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应借鉴国外福利国家的“社区照顾”养老服务模式,作为应对我国未来城市老龄化养老问题的对策,以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社区养老社会化的发展,实现未来城市社会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相似文献   

19.
我国慈孝传统文化延续数千年后,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出现日益受到挑战和冲击。父母的慈爱逐渐演变成溺爱,使独生子女迷失自我,认为父母所给一切都理所当然,忽略回馈。现代社会节奏快、竞争激烈,独生子女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面对父母养老有心乏力,最忽视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拜金主义盛行、旺盛物欲充斥社会,慈孝传统文化氛围不断丧失。加强慈孝文化建设,父母应重视家庭教育,以身作则;媒介应宣传引导,营造舆论氛围;法规应保障落实,真正形成震慑;政府应积极规划、推行社会化养老。  相似文献   

20.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居家养老仍然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养老方式。但居家养老却面临赡养主体独生子女化的现实。在独生子女作为赡养人的家庭结构背景下,赡养人配偶的赡养义务、赡养权人有多个义务人时的义务履行顺序、赡养义务人有多个权利人时其义务的履行顺序等问题需要重新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