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字》中的珀尔这一文学形象,一直为学术界评价不一。为此,就珀尔作为《红字》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在小说的结构安排、情节发展以及珀尔与小说的其他三位主人公的关系和该人物形象塑造上作一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2.
《镜花缘》塑造的女性形象具有强烈的美学意义,分析了小说《镜花缘》塑造的女性形象与王国维的人格美育观的某种内在联系和可比性,认为,以“完全之人物”为核心的王国维人格美育思想,主张通过学习知识、强化意志、升华情感、强健身体等方面来塑造完美的人格,而小说《镜花缘》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与王国维人格美育理想下的人物在客观上是一致的。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上说,将《镜花缘》中的女性形象放在王国维人格美育思想的语境下分析,是对小说审美意蕴无限生成可能性的合理解读,具有学理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男权中心主义是《静静的顿河》在女性人物塑造上的局限所在。它使小说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虽然很多,并且也十分感人,但却都缺乏性格的完整性、独立性、丰富性,远不及小说塑造的男主人公形象那样鲜明、复杂、多面。  相似文献   

4.
《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小说发展中的一座丰碑,《婴宁》是其中影响力较大、最具典型性的一篇小说。小说以刻画人物个性特征为中心,淡化故事情节,注重虚实相衬,环境渲染,具有悲剧的意蕴。塑造了一个敢说敢笑、天真无邪、娇憨狡黠、至情至性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女子形象。  相似文献   

5.
陆文夫小说《美食家》问世以来,其影响在国内外延续至今。作家遵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生活中熟知的人物为原型,提炼、刻画、塑造小说人物形象,准确传达作品深刻的文化主旨。小说以作者为原型塑造“高小庭”形象,凸显了美食文化的政治内涵与历史深度;以周瘦鹃和作者为原型塑造“朱自冶”形象,印证了美食文化的普世价值与顽强生命力;以胡凤君和管毓柔为原型塑造“孔碧霞”形象,展现了美食文化的多彩魅力与艺术形象。《美食家》以典型化的人物塑造方法,体现了作家深厚的文学创作功力,这也是小说在海内外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明代后期出现的英雄传奇小说《杨家府演义》和《北宋志传》,比较系统地描写了一组巾帼英雄群像,这在中国小说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具有首创意义。与之前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和之后的《儿女英雄传》、《黄绣球》中的女性形象做比较,“杨家将”小说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英勇善战、智谋出众,大胆追求婚姻自主爱情幸福,对男女平等的追求等性格,为中国古代小说女性人物画廊增添了一组光彩夺目的巾帼英雄群像。  相似文献   

7.
《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一个颇具影响的艺术形象,长期以来,围绕这个形象的思想意义,曾经有过充分的讨论,但这个形象本身的美学意义,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本文试图对关羽形象的悲剧美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以期说明关羽形象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果我们把杂剧、评话中的关羽形象和小说中的关羽形象作一比较,就会发现,虽然杂剧中的个别关于关羽的剧作曾经点染过这个人物的悲剧色彩,但总的来说,杂剧和评话中的关羽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而小说中的关羽则是一位悲剧式的英雄。罗贯中塑造关羽形象的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是一部著名的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也是英雄传奇的典范。自它问世以来,其艺术价值一直受到历代评论家的高度赞赏,其中最集中的就是作品出色的人物塑造。据统计,小说中有姓名者约有八百三十几人,他们遍及社会各个阶层,王侯将相、官师士农、工贾方技、地痞流氓、粉黛缁黄,各色人物应有尽有。在这多彩的人物画廊中,揭竿而起,仗义行侠的英雄们是作品描写的中心人物,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也使作品具有光辉的艺术生命。随之而来的是英雄形象及其塑造成为《水浒传》研究的一个中心和热点,相反,妇女形象却很少有人问津,她们受到很大冷落和轻视,更不用说加以系统地研究和评论了,这是不公正的,它影响了对《水浒传》人物形象塑造的全面认识和研究。本文试就《水浒传》的妇女形象塑造问题谈谈个人的浅见。 《水浒传》中的妇女有名有姓者不足四十位,虽然为数不多,也不是作者笔下的中心人物,但却自成体系。她们明显地区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潘金莲式的淫妇荡妇;二是王婆式的恶妇刁婆;三是顾大嫂式的巾帼英雄;四是金翠莲式的软弱善良的女子。作者施耐庵对这四种类型的妇女是怎样描写和塑造的?他对这些妇女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下面我们一个个来看。 一 《水浒传》中的妇女形象最有影响、给人印象最深的,  相似文献   

9.
薇拉.凯瑟是美国20世纪初的一位杰出女作家。在她的早期作品《波西米亚女郎》中,她第一次用怀旧的深情和赞美的笔调比较详细地回忆了故乡,抒发了浓浓的乡情,着重塑造了波西米亚女郎克拉拉的形象。本文从分析小说内容入手,探讨了女主人公和作者本人的婚姻观,指出作者的婚姻观与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人物在婚姻恋爱中的命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白先勇是继张爱玲以后,又一个以女性形象塑造见长的作家。以《台北人》小说中的第一篇《永远的尹雪艳》为例,笔者尝试着从白先生对尹雪艳形象的塑造来细究这个女性形象塑造的得失与意义。笔者认为,这篇小说的目的可能根本不在于描写人物的容貌和生活。容貌和生活总是鲜活的,鲜活的东西总会老去枯萎。而永远的尹雪艳,也恰恰因为“永远”,因为这个几乎是失败的人物形象,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单调与空洞。  相似文献   

11.
杨戬是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里一个非常活跃的人物。这个人物与孙悟空形象有诸多相似之处,应是借鉴了孙悟空形象的某些因素。更为重要的是,杨戬是在众多二郎神传说基础上塑造出来的一个形象,而二郎神与取经故事里的那只猴子在早期演化过程中就已颇有渊源关系,所以杨戬与孙悟空的相似,也可以说是这个演化过程的自然结果。总之,杨戬形象的塑造体现了《封神演义》作者处理各种先行素材的高超艺术手腕。  相似文献   

12.
在毛宗岗评本的《三国演义》中,貂蝉是一位美丽、智慧、勇敢的人物形象,并以她独特的艺术魅力活跃在读者心中,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和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三国演义》是以历史为背景演绎出的一部历史小说,所以书中大部分人物都有其历史原型,而貂蝉的形象在史书上却未有明确的记载。该文试从史书中貂蝉形象的来源、小说中的貂蝉形象以及作者为何如此塑造貂蝉、貂蝉去向何处及貂蝉形象在日本的新发展等几个方面来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3.
福克纳短篇小说《艾莉》中的女性人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克纳的短篇小说《艾莉》塑造了两位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 ,她们飘忽不定的命运、面对社会和经济变化的严酷现实所进行的呐喊、抗争抑或屈从 ,也正是美国南方的历程的缩影。《艾莉》的最大价值在于为研究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出发点。”抛开艾莉 ,任何对福克纳小说中的女性人物的研究都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14.
《西游记》是一部古代神魔小说,书中的众多正反面女性人物在创作意义上具有特殊的作用和艺术价值,能够折射真实的时代背景、社会百态和人性特征。通过对小说中的正反面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意在揭示小说文本中隐含的女性人文精神世界,发掘作者对女性形象的理解、解释和欣赏,阐明小说对女性人物的塑造就是对生活女性的人文写真。  相似文献   

15.
孙犁小说历来以塑造恶劣战争环境中乐观健康的青年妇女形象、表现农村劳动妇女内在的心灵美和人情美、并以此来体现特定的时代精神而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但深读孙犁的小说,发现其在人物塑造上存在着明显的二元对立现象,美与丑、好与坏泾渭分明;政治与道德、外表与内心简单浅薄,这显然违背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20世纪50年代初在《风云初记》和《铁木前传》中,在人物俗儿和小满儿的身上,孙犁一改以往二元对立的人物创造模式,使这两个人物比以前创造的任何女性人物都要复杂和丰满,这也使得这两个人物形象成为孙犁小说中的另类。  相似文献   

16.
文学创作中的人物肖象描写,一般包括人物的面容、神态、形体和服饰等等方面。它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段。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在他的小说人物肖象描写中,表现出超绝的艺术腕力,显示了卓越的艺术才能,达到了高度的艺术造诣。 纵观鲁迅《呐喊》和《彷徨》两个小说集的小说,从人物肖象描写的角度分析,可以归纳出三种写作手法。  相似文献   

17.
以称号或诨名作为塑造人物的手段,向为我国小说家所习用。《红楼梦》中的小说人物绰号也是作家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但它不再是简单着眼于某一点表征,而是能够深入到灵魂深处,提挈人物的全貌。不仅如此,许多人物绰号的命名还反映了小说里被命名人的文化教养和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8.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小说展现了康普生家庭由显赫到分崩离析的过程,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旧时代的终结,呈现了美国南部的历史变迁。在小说中福克纳着重刻画了三位女性形象,一个是被美国南方传统妇道观扭曲的康普生太太,一个是具有反叛精神的凯蒂,还有一个是象征人性复活的理想人物迪尔西。作者在塑造三位女性人物时,鲜明地折射出福克纳的女性观:他鞭挞、嘲笑的是康普生太太,同情的是凯蒂,满怀激情歌颂的是地位卑微的黑人女佣迪尔西。  相似文献   

19.
约翰·麦加恩(1934—2006)在其发行的第一部小说《警局》和代表作《在女人中》里塑造了两位继母人物。这两位女性人物是其生母与继母的融合,是父权专断社会的“他者”,同时,也是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者。她们的形象影射了麦加恩的人生经历,体现了他对父权话语体系下女性生存的看法,观照了作者内心期待爱尔兰社会改变的愿望,是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表征。  相似文献   

20.
欧也妮·葛朗台是同名小说中的主要正面形象。巴尔札克给她以特别的重视,甚至把她也列为《人间喜剧》中“无可疵议”的人物。作者把小说《欧也妮·葛朗台》视为自己笔下“最出色的画幅之一”①,这同欧也妮形象的塑造有着很大关系。 小说中的欧也妮·葛朗台是法国索漠城首富家的独生女。老葛朗台是靠商业投机和高利盘削起家的暴发户。讲起他的理财本领,已非高布赛克之流的前辈能够相比;可要说贪婪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