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超 《东方论坛》2013,(2):12-16,29
日本火器兴起于16世纪,经过不断改进,逐渐取代日本刀成为其武器出口贸易的支柱商品。16至17世纪,日本轻型火器通过跨国战争与海外贸易的多重传播,在东亚各政权军队中得到普遍效仿与广泛流布。近世日本火器的改良与区域流布,除了具有军事史意义外,还可从中窥探这一时期东亚政治版图内部的势力消长与格局变化。  相似文献   

2.
3.
明王朝主导的朝贡体制和海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当时东亚各国间的政治、经济交往形态,同时引起此区域内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留存在日本室町时代禅僧日记中的中国信息,从多个侧面反映出当时在中日之间充当信息传递载体的人们,是通过何种渠道了解中国的信息,如何将之传达给日本,之后又被日本人沿着怎样的途径去理解、传播,以及出现了什么样的误读和误传.这些材料从一个侧面展现出14世纪中叶到16世纪后半叶东亚历史空间交流的场景.  相似文献   

4.
18世纪的东亚各国,存在着频繁且复杂的交流与互动。随着盛清时代的来临,东亚邻国日本和朝鲜对于清帝国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不约而同地对盛清中国作了新的诠释。这使得此一时期中国的物质文化、风俗习惯备受关注,由此在社会上形成的"慕华"心理以及相关的"雅俗观",至乾隆时代臻于极盛。与此同时,在两国又分别出现了《称呼辨正》和《雅言觉非》二书,力图拨乱反正。此种现象,反映了其时对中国文化强势影响的反思与批判,亦折射出日、朝国内强烈的焦虑与反弹。  相似文献   

5.
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将成为东亚经济合作的目标 ,而“10 + 3”机制则是走向东亚自由贸易区之路 ,但东亚经济合作的前景———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仍将艰难而曲折 ,而中国则将在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起到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6.
儒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不仅对中国本土的政治经济、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社会风俗等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 ,而且流传到国外 ,对西方社会及东亚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社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就民族性、时代性和空间性而言 ,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或网络文化时代的来临 ,并不意味着儒家文化民族性的消解和前现代文明已毫无作用。西方新儒思潮的流行 ,以及东亚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儒家文化的应用 ,使得人们把注意力重新转向了对中国儒家思想的追溯与研究 ,以研讨儒学在世界范围内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古典主义思潮作为一种曾经在新文化运动中产生过较大影响的文学思潮,虽然在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中处于边缘性地位,但其影响却不可小觑.新古典主义思潮通过与主流文学形态进行坚决的论战,奠定了其在当时文学流派中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它开启了这样一道大门,即那些坚持中华古典文化的学者和文学家可以在一种非此即彼的民族危机下寻求一条更加稳妥的道路来进行民族文化的改良.  相似文献   

8.
西方的女性主义批评传入我国后,一度曾引起文坛纷纷加以借用、发挥,在女性主义批评的大旗下,我国出现了一大批以女性描写为中心的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理论批评.文章分析了女性主义批评写作在我国文坛发展中的一种“失语”现象.  相似文献   

9.
近现代中国领土属性的转型始于19世纪中叶,不同历史时期中央政府的政策、观念和治理模式的演变,使近代以来中国疆界的地缘形体和国家主权逐步明确,并决定了中华民族的构成。这个转型过程,并不仅仅是直观上疆域的盈缩或边疆事务的处理,也不仅仅牵涉国家领土主权和行政完整的宏观举措,而是深刻地影响到了中央政府对民事和国土资源的管理与运作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对茅盾长期持守现实主义的评价,必须置于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中考量,才能作出准确估价。茅盾的现实主义选择之路并不单纯,经历了审慎提倡写实主义、集中倡导自然主义、专力批判新写实主义、最终确立现实主义文学观的演进历程,表明其文学观有着丰富复杂内涵,其为完善我国的现实主义理论作出了重要建树。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前半叶民族史书写的几类主要范式虽然在时代背景、指导思想、民族史观、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显示出从传统史学话语体系经新史学话语体系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转变的学科史特征,但在撰述意旨、结撰方法和民族史本体认识等方面却都体现出自觉的中华民族意识。本文以20世纪前半叶中国民族通史撰述为中心,探讨知识分子在民族史书写过程中表现出的中华民族意识,挖掘其对当今中国民族史书写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