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歌舞团不久前向首都观众奉献了一束民族艺术之花——大型民族舞剧《热巴情》。(见本期彩二照片)通过欣赏一部舞剧,基本上领略了西藏主要民族舞蹈的风采和绚丽夺目的民族服饰,使观众强烈地感受到浓郁的西藏民俗风情。舞剧体现了藏族舞蹈的独特风韵,展示了在封建农奴制度下热巴艺人浪迹天涯,过着凄风苦雨的悲惨生活画卷。特别是用民族舞蹈和音乐形式,来创作这样一部大型舞剧以表现现代生活,这不能不说是藏族艺术家们较成功的一次尝试。“热巴”,藏语,意为“布衣之人”。“热巴”艺术是一种流传在西藏昌都和云南、四川等  相似文献   

2.
西藏热巴艺术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藏民族传统的热巴艺术,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精湛的技艺、别具一格的舞蹈形式,不仅博得了藏族人民的喜爱,而且也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青睐与好评。然而,什么叫热巴艺术、热巴艺术如何发展起来的?却是众说纷芸,莫衷一是。近几年,笔者有幸参加了有关“十大集成”的抢救和收集工作,接触了不少热巴艺人,同时,也做了一些实地的考察。现将笔者对有关热巴艺术的看法,整理成文,以求教于有关同志。  相似文献   

3.
"热巴艺术"流传在我国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及云南等藏族居住区,具有藏族民间文化的代表性。其中"热巴鼓"舞蹈鼓点丰富、技艺精湛,"人鼓合一"的完美表演展现了藏族人民的精神与气质。文章以西藏地区藏族热巴鼓舞蹈的流变为切入点,阐析藏族热巴鼓舞蹈在变迁过程中"身体"作为文化符号的技艺构建;"国家在场"的热巴鼓舞蹈推动艺术形式的转向和权力对民间艺术的推动力;艺术实践者对于热巴鼓舞蹈的维持与更新、建构与再生产等问题,以此来说明民间舞蹈在文化实践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动态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热巴艺术"流传在我国西藏、四川、青海、甘肃及云南等藏族居住区,具有藏族民间文化的代表性。其中"热巴鼓"舞蹈鼓点丰富、技艺精湛,"人鼓合一"的完美表演展现了藏族人民的精神与气质。文章以西藏地区藏族热巴鼓舞蹈的流变为切入点,阐析藏族热巴鼓舞蹈在变迁过程中"身体"作为文化符号的技艺构建;"国家在场"的热巴鼓舞蹈推动艺术形式的转向和权力对民间艺术的推动力;艺术实践者对于热巴鼓舞蹈的维持与更新、建构与再生产等问题,以此来说明民间舞蹈在文化实践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动态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要做新时代的雷锋”———记济南军区藏族优秀士兵次翁扎西文/本刊记者江凌编者按:本文报道的藏族战士次翁扎西,是济南军区后勤部某部战士。他入伍三年,多次立功受奖,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学雷锋模范先进个人”和“民族团结进步个人”。他从藏区走进军营,...  相似文献   

6.
龚“扎西”     
“扎西来了。”当雄草原上的牧民从帐篷里走出来迎接这位“扎西”。“扎西”,藏语是吉祥的意思,因此在藏族中很多人叫“扎西”。可是,这个“扎西”却不是藏族,而是当雄的县委书记龚达希。这位龚“扎西”用流利的藏话向大伙儿问好寒喧,习惯地询问牛羊的最近情况,病了没有……原来龚达希是个来自上海的汉族兽医,一九五九年响应党的号  相似文献   

7.
弦子和热巴是藏族音乐歌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族人民热爱家园、歌颂家园、热爱生活、赞美生活,讴歌时代人民文艺创造的成果,是藏族歌舞艺术中独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8.
增林 《中国民族》2007,(1):31-31
12月9日,藏族祥巴(版画)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藏族祥巴(“祥巴”系藏语译音,意为木刻版画)是四川省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藏族羌族研究所,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艺术、彰显民族精神而打造的崭新的藏族艺术品牌。本次展出的76幅藏族版画作品,是在藏族传统佛经复制版画的基础上,对题材内容到画面形式、制作、材料等方面进行再创造,将佛经复制版画变为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独立的创作版画。它填补了中因绘画史上没有藏族版画专题展览的空白,实现了藏族版画首次亮相中国美术馆的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扎西戒酒     
在胜利油田滨海会战前线,传颂着一个“扎西戒酒”的故事。 24岁的藏族青年才让扎西,去年3月由西北高原调来胜利油田,驾驶着“五十铃”水罐车,往返于孤东会战工地上。扎西喝酒成瘾,一顿喝个半斤八两不当个事。可油田的安全生产的规定是严的,扎西因酒后开车曾降过级、被罚过款,扣过奖金。打这儿以后,扎西虽不再酒后开车,但酒瘾难耐,隔三差五免不了也偷着来上几杯。有一次,扎西为井下作业送水,中午在同学处吃饭。老同学把盏劝  相似文献   

10.
林泉 《中国民族》2007,(10):19-20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甘南大草原,是我国几大美丽藏区之一。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民族艺术底蕴深厚,出过许多著名的民间艺人。其中有一位民间女艺人,戏、舞、弹唱皆精,被人们称为“草原百灵”。她创编的许多藏族风格的新弹唱曲目,在广阔的草原上流传至今,青海、甘肃和四川的广播电台也多次找她录制节目,还为她出了CD光盘。这位民间女艺人,  相似文献   

11.
(一) 民族文化宮舞台上的大幕,慢慢地拉开了,人們等着一个新的节目——“草原上的热巴”的开始。乐队奏过了前奏曲之后,几个藏族姑娘踏着輕盈的舞步登場了,然后一个扮演的藏族老人出現在姑娘群里,观众都在靜靜的看着他那鮮明、細致和深刻的每一个动作。这时,有人在想:这个演員是誰呢?他对藏族歌舞的特点掌握得真不錯呀!原来是藏族演員——欧米加参。  相似文献   

12.
藏族民间艺术以传统文化和宗教为根基,并经过无数民间艺人和艺术大师的探索与实践,而形成的具有悠久历史、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藏族文化艺术,各地藏族文化艺术呈现多样性,地方特色很浓,并相互借鉴互动发展。甘肃藏族文化艺术,包括歌舞、藏戏、音乐、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等,这一切不仅是藏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藏族民间艺术的宝贵财富。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甘肃藏族民间艺术赖以保存、延续的环境也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以计算机为标志的各种高科技、传媒所带来的各种现代艺术形式的传播与影响等因素,使得一些藏族民间艺术受到冲击、后继无人而走向消亡的状态。但是民族民间艺术与现代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血统,任何无视民族民间艺术的作法就像没有根系的树木,无法体现一个民族的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更无法建立一个民族与世界交流的平台。本文结合甘肃藏区民间艺术发展状况,尝试对甘肃藏族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发展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化、全球化等因素的不断推进,藏族音乐文化的生存面临着一定的危机。由于藏族音乐文化的特殊性与重要价值,应加强保护,以便其能够在现代化碾压的世界文化格局下得以延续。同时,要协调好保护、传承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保护是传承与发展的基础,发展为传承与保护提供动力,可以此为藏族音乐文化传承的指导思想。在藏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中,学校的作用不能忽视,可借鉴美国民族音乐学家胡德所提出的"双重音乐能力"的方法,来丰富、加深学生对藏族音乐文化的文化体验,促使藏族音乐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而这一微观层面的操作可视之为藏族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新路径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格萨尔》史诗是藏族牧业文明的代表作,叙述的是关于部落的历史。本文认为,在《格萨尔》史诗产生的早期阶段,尚没有专司史诗演述活动的职业化艺人。作为一种集体记忆,其建构和传承由全体部落成员共同完成。职业或半职业化的《格萨尔》艺人的出现,当是后来藏族地区社会文化生态变迁的产物。集体记忆时代的《格萨尔》史诗,不仅呈现出从历史化向传说化和神话化过渡的文类特征,也具有集体记忆所承载的时空要素及其与群体传承的关联性等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5.
努力培扎西式战士———济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全国人大代表单既林将军访谈录文/本刊特约记者张军咏次翁扎西是一名藏族战士,现为济南军区某仓库班长。他入伍三年来,在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关心爱护下,逐渐接受革命理论的熏陶,一步步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相似文献   

16.
藏族音乐艺术的自然传承是与民间宗教活动、寺院密切相关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传播媒体对日常生活的不断介入以及民族融合的加剧,促使藏族人民原有的生产、生活习俗悄然蜕变.在此背景下,就藏族民间音乐艺术保护与传承现状及其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并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条约、方法,结合目前已经实施的措施,就其在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新思路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7.
陈茜  魏希梅 《民族学刊》2023,(11):110-117+168
白马藏族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也是白马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特殊的人文条件与自然环境,白马藏族民歌不仅具备整个藏族歌曲的共性,也表现出独特的民族音乐个性。本文根据实地调研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就白马藏族民歌演唱的“颤”“擞”技巧与汉族民歌的演唱技巧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白马藏族民歌的“颤”“擞”技巧区别于汉族民歌中装饰音“倚音”,音程关系表现得更为狭窄,具有独特的风格。此外,本文还分别从旋律调性、歌词内涵、文化特征等方面将白马藏族民歌与羌族、彝族民歌进行对比,探讨三者民歌的音乐特征和差异,发现不同的民族文化在民歌的演唱形式、曲调旋律等方面有不同的浸润和影响,三者在民歌演唱技巧和音乐特征上又有一定的交流与融合。最后提出新时代白马藏族民歌传播的可行性建议,以多维度保护与传承白马藏族民歌文化。  相似文献   

18.
青海民间剪纸艺术主要流行于日月山以东农业区。剪纸题材较为丰富,用途亦较为广泛。通常在婚嫁、春节期间展现得最为集中,另外在民间刺绣及藏传佛教艺术堆绣作品制作中,也成为重要或必要的样、胎。折叠、剪切、勾线(图)、刻镂等手段是其重要技法。青海民间剪纸艺人众多,但个人影响范围呈局域化,且绝大多数为女性。尽管如此,艺人们仍默默地传承并不断丰富着剪纸的内容题材及技法,为传统文化的绵延和民众审美情趣的调适服务于一方水土。田菊英女士便是其中一位佼佼者。田菊英,生于1968年,青海省湟源县人,高中文化程度,幼时随奶奶学习剪纸艺术,…  相似文献   

19.
口头传统理论先驱洛德生在《故事的歌手》中把由艺人自己将自述的文本用书面形式写下来的文本确定为“自撰口述文本”,《格萨尔》的伏藏文本即可以列入此类文本范畴。但是,丹增扎巴的《格萨尔》故事文本又与一般意义上的伏藏文本不尽相同,他把佛教伏藏中的“智态化”(藏语称气吖帑)伏藏传承方式纳入到其创作中,演绎成为史诗文本的创作理念和方法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叙事模式,成为神授、掘藏、圆光等传承之外的又一重要的《格萨尔》叙事类型和传承方式。  相似文献   

20.
民间音乐舞蹈作为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本文在研究甘南藏族民间音乐舞蹈艺术的特点和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如何将甘南藏族民间音乐舞蹈艺术融入音乐舞蹈专业的课堂教学中,以传承和弘扬甘南藏族民间音乐舞蹈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