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学术国际化的进程,中国在2000年以后出现了创办英文人文社科期刊的热潮。中国英文社科期刊都在努力探索不同的国际化道路,但是,成功的尚属凤毛麟角。个中原因有很多:西方拥有话语霸权,而中国学术总体上处于学徒状态;国内相关评价体系及现代出版传播平台缺位,但管制从不缺位;英文期刊自身的办刊理念不无问题等。中国英文人文社科期刊的国际化,需要完善中国学术话语、提供优质内容;建立中国自主的大型传播平台,为英文期刊的国际化保驾护航;以国际引证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同行专家的评议,建立可以替代SSCI的、中国自主的英文人文社科期刊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绝大多数人文社科期刊同质化现象严重,期刊定位不准,很多论文存在着低水平重复现象.文章指出我国人文社科学术期刊首先需要一个适应时代发展趋势、适合自己快速发展的办刊理念,同时把握读者的心理和特点,"为读者创造价值",再根据读者群的需求,通过整合资源找到实现目标的路径、定制发展方向,构筑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的全面介入已经带来了出版界的一次革命。对于社科期刊而言,计算机给作者以新的研究技巧,给编者以新的编辑模式,给出版者以新的发行渠道,给读者以新的阅读媒体,这一切都正在赋予期刊一个全新的面貌。这些革新虽然大多表现在方法和形式的层面上,但它们必将带来期刊编辑、出版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梳理新时代背景下变译理论的发展应用,通过对比分析汉语新闻话语及其英译案例,探索变译理论指导下推动新闻话语表达国际化,实现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社会功能。指出:新闻话语英译应关注国际受众接受度及话语传播效度,体现新闻话语内外有别且时效性强的话语特点,用变译策略构建符合国际化规范的新闻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阐述了社科期刊在理工院校的巨大作用 ,指出了目前社科期刊管理工作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网络话语意义的生产与传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斯图亚特·霍尔的电视研究的结论出发,参考葛兰西霸权理论及舒茨对意义的理解,假设网络话语意义生产同样存在着编码/解码的过程,而且还存在着弥散与重组过程,但因“传”与“受”的模糊,这个过程不再是二元的对立,而且远比电视话语的过程要复杂。  相似文献   

7.
党的二十大确立的“中国式现代化”命题创造了世界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已经从一种道路实践上升为一种理论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具有为全球现代化提供新路径、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塑造中国国际形象的传播价值。为更好地面向国际传播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在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基础之上,讲好“人口规模庞大”“共同富裕”“精神富足”“和谐共生”与“和平发展”的故事。在传播策略上,应以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为指导,鼓励相关学术研究国际化,构建多元、立体的传播网络,推动国际传播与区域国别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结合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企业品牌成长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传播,大致经历了前国际化传播时期(1984-1994)、国际化传播酝酿期(1995-2001)、国际化传播试水期(2002-2008)、国际化传播融入期(2009至今)四个阶段.到目前为止,由于品牌影响力较低,尚未形成有行业领导性的全球性品牌,中国企业品牌传播的全球化进程,还未能进入全球化品牌发展期.  相似文献   

9.
考察近十年社科版渝刊发现,共有14种期刊持续或间断地发表抗战文史研究成果,发文总量比较显著。但因传播意向、做法等不同,各刊载文不均衡,其中个别期刊开设了抗战文史研究专栏,这类期刊对抗战文史研究贡献较大,而多数期刊则对相关内容缺少严密策划,稿源显得分散。针对社科渝刊在抗战研究学术传播中存在的专栏性不突出、特色化不明显、持续性不强等问题,本文提出发展学术集群、共建渝刊“抗战文史研究”特色栏目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绝不是被动的听者.我们应解放他们,彻底消解课堂教学中的"话语霸权",将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权交给学生.只有这样的教学,才会真正促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历年增长情况,以及中国科技论文在国际期刊和国内期刊的分布,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辨析了期刊国际化和面向世界的两种发展战略,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科技期刊多元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战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米姆是文化交流的基本单位。从米姆论的角度看,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广为流传的过程,就是昭君文化演变为一个参与范围最广、持续关注时间最长的强势米姆的过程。米姆式传播,让昭君形象日渐经典化,昭君文化越来越受关注。重复、认知失谐和木马计等传播策略让昭君文化模因在传播过程中成为强势模因,有较高的保真度、长寿性和多产性,显示出巨大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是新时代赋予红色主题出版的时代使命。本文从叙事的视角阐释红色主题出版“讲故事—话语权-软实力”的叙事逻辑,从国家叙事和地方叙事、宏大叙事和微观叙事、跨媒介叙事层面提出红色主题出版话语建构与传播路径,让中国故事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富有时代意义,让世界上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民看到中国故事,听到中国好声音。  相似文献   

14.
人类文明新形态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系统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标志性成果,对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推动实现全人类共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对外传播话语体系,要深入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相关概念、构建的现实基础及价值意义。人类文明新形态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构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需从马克思主义文明思想、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积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全球传播相关重要理论资源中把握其理论逻辑;从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文明发展史和全球传播史的历史视阈中考察其历史逻辑;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中明确其实践逻辑。应从话语生产、话语转译、话语传播三个维度入手,以共识共情为目标,以共知共享为导向,以共通共融为原则,实现人类文明新形态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构建路径的创新和优化。  相似文献   

15.
世界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大众传播媒介呈现全球化发展趋势.媒介全球化开辟了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新时代,同时它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也逐渐加深.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对内对外交流的主要手段,面对国际传播新形势和新挑战,如何认识当前的形势,如何应对跨文化、跨国界的文化交流?如何在媒介全球化大潮中维护自己的信息主权?这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传媒业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因素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学语言就是不断深入了解其所蕴含的文化信息的过程.因此,通过交际模式理论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提要]语言在数字化社会传播语境下的工具性意义已在学术研究中逐渐达成共识,但无论是语言学路径下新兴媒介语言的分析,还是传播学路径下以语言作为量化依据的现象实证,虽然均着眼于网络空间中的言说语料,由于学科研究视点和研究主旨的差异,在理论层面上缺乏跨学科的对话与沟通。借鉴福柯考古-谱系的方法,通过梳理语言介入认知理论背景、现状和应用,归纳语言-认知传播研究的知识谱系:一是以语言为现象,在共享对象域的前提下形成研究关系的承续;二是将语言工具化,在认知和社会转向中厘清以传播学语言为径的理论脉络。基于媒介社会化成为常态并深度介入日常经验的当下,“传播为田野”“语言为数据”成为当前语言-认知传播理论应用的两大领域。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新闻事业史和科学传播角度的原始期刊文献调研和考证方法,对<新青年>媒介形态作全面研究,为五四时期科学传播史研究提供典型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新青年>首先改用白话文和采用新式标点符号;首次实行轮值主编制度;通过赠送、交换、代派销售、登载广告等多种方式经营管理,成功地使发行量达到15 000份以上;曾出版"新青年丛书"、专号或专号出单行本、合订本重印等形式,实现再传播增值或扩大传播范围.结论认为:<新青年>一扫晚清以来中文期刊传播科学多由传教士把持或国人自办期刊影响很小的局面,创造了中国近代期刊作用于社会和与时代俱进的一个奇迹.它还以其期刊类型、办刊理念、编辑模式和传播策略,影响一批新型的国人自办期刊,推进了文化的转型,引领了国人自办期刊的新方向,也使期刊载体的内涵、外延及其社会功用得到空前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10月30日,社会科学处、东南大学学报(哲科版)编辑部联合主办了"学术期刊国际化、规范化背景下的人文社科研究主题沙龙"。《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等中国一流学术期刊和国内最具影响力社科文摘的总编、主编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等机构知名专家20多人应邀出席活动并作主题演讲,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波主持了本次沙龙。  相似文献   

20.
同济大学德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于2005年4月在浙江安吉联合举办了“经典与翻译”学术研讨会,这里刊发的是依据会议发言整理而成的笔谈选辑,主要围绕着“翻译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而展开,大致按争辩立场排序。除这里提供笔谈的几位学者外,参与讨论的还有:香港中文大学关子尹教授、张灿辉教授、刘国英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吕炳祥教授,浙江大学庞学铨教授,同济大学高宣扬教授、陈家琪教授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