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工作、学习、交际和娱乐带来了心理和行为方式上的变化。对于学校而言,它不仅是一种新的教学对象,也是一种新的教学媒体,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环境。因此,教育信息化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然而,由于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理解以及操作模式诸方面的差异,真正结合国情、校情、学情和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益并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教学模式并不多见。因此,探索和构建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初级阶段中一线教师积极努力的方向。广东佛山一中作为首批“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2年成立“网络教学的设计评价的实验研究”课题组,同年5月课题组被纳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实验校,几年实践下来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在前不久举办的一个教育行业论坛上,来自各地的教育系统主管领导和很多行业专家不约而同地谈起“校校通”工程开展以来遇到的诸多问题和困难,关注的焦点落在了信息化建设的方向与出路上。自2001年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来,各地纷纷建设的校园网、城域网究竟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多大效益?很多信息化设备提供了非常强的功能,但常常闲置、最后淘汰废弃的现象俯拾即是;各地学校的资源库少则几十GB,多则成百上千GB,可老师们还是找不到适用的资源;各地教研部门进行了各种信息技术培训,而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常常用于公开课的“表演”;……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有何解决的思路和对策。为此,本刊特邀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余胜泉博士做客资讯研究室,请他就基础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热点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校园网建设重在应用,应用是衡量产品最直接的标准。校园网的“教育信息化专用设备”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得到了充分的推广与发展.产品以及技术也日趋成熟。现代中庆作为“教育信息化专用设备”的提供商,成功将产品推广到全国1500多所学校,占全国同类产品7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为此.我们采访了北京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副会长北京中庆现代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东茂先生。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广大中西部地区实现了巨大的跨越。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入到山间乡村,不仅仅带来教育的革新,许多乡村人也从此见到了“高科技”。公众期待的“信息高速公路”,使我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发生嬗变飞升。  相似文献   

5.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它承担着发展教育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科研中应用,以及采用信息技术扩大教育机会,提高教育质量的任务。近年来,这些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从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发展阶段进入基础设施与资源建设并重的发展阶段,呈现了整体推进的态势,一些发达地区和一部分条件很好的学校信息化水平开始进入第三阶段,即以人为本的教育品质提高阶段。这些年来,我们在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和师生信息技术基本操作能力的建设与培训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充分肯定这些成绩不仅是奠定我们工作的坚实基础的需要,也是在国际比较中进一步找出中国教育信息化特点,从而更有效地推进这一进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我校中心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思路是面向教学科研,适合信息化需求,拓展外部环境,寻求发展空间,争创工作绩效。争取每学期或每年度的工作业绩,都要有为学校争光的“亮点”,避免在低水平上重复。从理论上讲,“教育技术”在未来教育中应发挥两大作用:一是促进并深化高等教育的全面改革;二是深入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建设多媒体电脑室、语音室、校园网、城域网……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标志。事实上,很多功能场室、城域网、校园网的使用情况并不乐观,这些投入并没有给教学带来多大改观,反而成为了学校里的“花瓶”摆设。如何能有效地连接起“应用”与“建设”环节,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者们所关注的课题。 “校校有网站人人有主页”活动是广东省为解决这一课题提出的新思路,即在教学实践中提升教育信息化的使用水准。目前这项活动已在广东得到迅速普及与推广,广东教育信息化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应用特色”。  相似文献   

8.
2005年4月16日,北京清华大学隆重召开“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理工科专业委员会年会”,来自全国100余所高校的教育技术专家、学者济济一堂,研讨“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与会代表听取了教育部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报告,十几所高校做了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交流,并展示了各自的课件成果。  相似文献   

9.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5):M0002-M0002
随着“数字校园”建设日益成为高校信息化工作的主旋律,高校信息化职能部门也随之发生着变化,校园网络的建设与应用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同时带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随着教育部“校校通”工程的实施,各高校都在努力规划,积极椎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离不开强大的教育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建设问题正逐步成为大家所关注的重点。我校电教中心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已拥有大量的电视教材、多媒体软件等资料,并积极利用先进的管理软件,立足于本学院的专业学科方向,建立自己的特色数据库,使其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制高点。围绕争创国内一流大学的目标,苏州大学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把它作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学层次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以校园网及其他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及管理模式,缩短物理距离,拓宽办学空间。  相似文献   

12.
自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教师要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来,一晃已是八个年头。这些年来,教育技术在各大高校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普及和重视,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更成为了重中之重。作为教育技术的直接应用者,教师在教育技术的发展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教育技术培训工作需要在理论上不断完善的同时,更需要应用上的不懈创新。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和调研工作往往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教育信息化是培养和发展以智能化教育工具为代表的新的教育能力,并使它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过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行教育系统进行全方位改造,从而大大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走进校园与教育结合、服务于教育是一种必然趋势,信息化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都有积极作用,尤其是对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创新人才更具有深远意义。因此,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14.
2005年以来,象山县教育局按照教育部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坚持从象山实际出发,拓宽思路,大胆创新,紧紧依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信息系的学术和技术优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手段,以推进华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实验区工作和开展象山县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年活动为抓手,以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为突破口,扎实推进象山县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该县教学科研工作整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技术逐步成熟,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日趋多样,教育覆盖面不断拓展,教育的信息化成果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5.
2005,教育信息化早已在教育界耳熟能详。回道眺望,自2000年国家教育部提出“校校通”工程,并把校园网建设作为此后工作的重中之理,已有4个春秋的交替变换。四年里,教育信息化工作者们用坚贞与果敢回应了困惑;用辛勤和奉献耕耘了累累硕果;用智慧和锐利开创了信息教育的平台。进入了2005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如何进一步深入应用的发展,本刊就此问题采访了一些教育信息的权威和一线专家,请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一、以区域为中心的信息化发展空间 2000年,“校校通”工程拉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序幕,同年“城域网”的概念在中国首次亮相,此后教育城域网的建设在国内掀起了一个高潮,教育城域网实际上营造了一个区域性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空间。如何实现“以区域为中心的信息化发展空间”中的信息交流、政务电子化、资源共享、学习社区营造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各地进行着同样的思考,也面临着一些相同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轰轰烈烈地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有一种疑虑最值得关注:教育信息化投入十分巨大,到底回报多少?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中学的教育信息化自1995年启动至今,一直以饱满的热情“冲锋”在前线,既“大手笔”地在信息化软硬件建设上投入,又大胆地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学科教学和学校管理中。石门中学的教育信息化实践历程及取得的成绩拥有相当高的知名度,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学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亮点。  相似文献   

18.
“‘校校通’成了电教中心或网络信息中心的事情,‘新课改’成了教研室、教科所的事情,这两项工作好像两条并行的铁轨.中间缺少了枕木。它们之间相互隔离.没有联系.没有配合,”——这是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余胜泉博士在11月20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举办的第42期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专题研修班上的一段发言。余博士在“教育信息化校本实施论坛”上作的题为《运用信息技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报告.引起了与台150位校长的深思。  相似文献   

19.
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直接冲击着学校教学改革,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具有更新换代快的特点,加上许多教师缺乏先进教育观念和基本计算机应用水平,容易导致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陷入一个“高投入、高浪费”的尴尬境地。因此,用好设备,成为学校信息化进程的关键。我校是一所普通学校:一是设备投资一般,实验起步时29个班的学校只有五十台电脑;二是没有一个专职计算机教师;三是全体教师几乎都是计算机盲,更不要说什么是网络教学,什么是课程整合。但我们的理念是:设备投资是为了用,路是人走出来的。老师们经过多年探索,在信息化建设的各个领域都摸索出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阐述职业教育现代化内涵“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运用现代化教学理念,信息化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培养现代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接着探讨教育信息化赋能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在“人才培养新目标、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泛在学习、教师素质发展、数字化资源、现代化教学管理”五个方面的行动导向;然后分析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树立现代化教育理念、统筹教育信息化项目、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管理协同发展、加强国际交流”等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