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因其所具有的独特的法律价值,备受各国学界及实务界的关注。这项制度既能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又能调整各债务人之间的权益流向,是一项能够合理平衡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及各债务人之间利益的制度。本论文以案例分析引入,主要探讨了不真正连带债务理论在民事诉讼中的具体适用问题,以有效保证各方当事人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2.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为规范债务重组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12号——债务重组》。“新债务重组准则”最突出的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二是允许债务人确认债务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三是对债务重组进行了重新定义。这几个变化对债务重组双方。尤其是债务人的会计结果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它是减轻债务人的债务负担,确保债权人的权益的重要手段。但是,分析上市公司进行债务重组的方式、原因及效果,债务重组已经被主要用来作为上市公司有目的的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只追求暂时的巨额重组损益,这样极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并严重影响投资者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的生存发展随时都可能由于经营不善、决策失误或资金筹措不足等原因导致经营失败,从而难以偿还债务,致使破产。在此情况下,债务人会希望得到债权人的支持和让步,而债权人也希望得到债权的最大回收,对其债务人的债务条件进行修改,从而增强债务人的财务能力以便从困境中走出,这就产生了债务重组和债权重组问题。本文力图对债务重组和债权重组的会计处理与纳税影响变动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我国债务重组准则的三次变革,总结出债务重组会计所涉及的两个核心问题:(1)“债务重组利得”确认为何种会计要素入账;(2)债务人用于偿债而转让的非现金资产或股权在计量时采用何种计量属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企业债务重组应考虑的条件,债务人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经营陷入困境的表现,判断债务人财务困难的方法,债权人作出让步应该考虑的程序条件,针对债务重组条件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合同法》并未赋予第三人以有直接请求权的合同受益第三人的权利,国《合同法》应当将第三人利益合同的重要特征确定下来,条款应当包括第三人对债务人债务履行的请求权、第三人对债务人的 损害赔偿请求权以及债权人向债务人请求其对第三人履行给付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吴晓燕 《经营管理者》2012,(10):194-195
根据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12号——债务重组》的规定,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债务重组的方式主要包括:①以资产清偿债务;②将债务转为资本;③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如减少债务本金、减少债务利息等,不包括上述①和②两种方式;④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等。本文通过对债务重组的会计核算进行学习研究,归纳其会计处理的要点及规律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债务危机引发了人们对债务重组的关注。按照财务估价的一般思路,仅仅着眼于债务的解除和减轻,而不是着眼于现金流量持续增加的债务重组既无利于债权人,也无利于企业价值的提高,因而它不过是对某些经济契约所实施的非理性解除。真正意义上的债务重组计划应是以现金流量为核心的,对债权人与债务人关系予以适当调整,最终结果既有助于企业发展,也有利于债权人财富增加的一种财务设计。  相似文献   

10.
破产是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由法院强制执行其全部财产,公平清偿给全体债权人的法律制度,它强调债务的履行在债权人之间的公平但在破产案例的司法实践中,这种公平原则却常常得不到遵守。违反这一原则的行为,除《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第三十五条列举的六种较为明显的规定外,其他的则隐蔽性较强,使用起来更“得心应手”,所以成了少数地方政府、债务企业实行地方保护主义、逃废债务的“杀手锏”。一、扩大优惠政策适用范围滥用优惠政策为了协调解决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及再就业,破产财产处置、银行呆坏账核销等破产…  相似文献   

11.
张永梅 《经营管理者》2014,(28):191-19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趋激烈,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可能出现暂时性的经营困难,致使资金周转不灵,难以按期偿还债务。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债务重组这一会计核算方式。债务重组,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本文试对2001发布《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旧准则)的修订版,与2006年2月15日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新准则)进行比较。对新旧准则的变化,包括定义、计量属性、损益处理方式、披露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债务重组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和新准则中债务重组应改进的地方予以探讨,以加深我们对新准则的理解,以便能够正确地运用于会计实务中。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的规定,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尽管该项准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财务造假情况的发生,但会计信息的不完全性使得有些企业仍然会违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通过虚假的债务重组方式为企业牟利。本文将指出在企业债务重组会计核算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一、正确判定某项业务是否属于债务重组会计核算范围  相似文献   

13.
第三人代为履行制度与债务转移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对如何适用这两条规定在理解上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导致不同法官审理时在理解上也容易发生偏差,最终难免造成判案缺乏统一的标准,甚至出现鸳鸯判决,为正确适用该制度,笔者拟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不安抗辩权制度着眼于免除先履行方不履行债务的责任,并倾向于维持合同关系的稳定,不轻易废止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在发生不安抗辩的事由时,由先履行方通过中止履行债务并通知对方的方式,给对方当事人改正错误或消除危险的机会,以期维持合同关系、实现合同权益.而预期违约制度则出于及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考虑,在合同履行期到来前即赋予其追究债务人违约责任的权利,来尽快解决当事人双方的合同纠葛,避免债权人损失的扩大和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5.
基于高校面临的债务风险现状,本文就如何降低债务危机、化解高校债务风险展开了实践策略探讨,对营造健康、稳定的高校可持续发展环境、防范过度债务风险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之一是允许债务人将债务重组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这为*ST公司提供了盈余管理的可能。本文通过对ST浪莎的案例研究,发现*ST公司摘星的主要手段就是债务重组。而通过新债务重组只能改善当年的会计业绩,如果主业不能持续发展,则只能摘星不能摘帽。  相似文献   

17.
汪莉 《决策》2001,(12):38-38
利用改制重组逃废债务:一是通过分立,将有效资产划转到分立后的新企业,将债务保留在原空壳企业;二是通过兼并,由其他关联企业兼并债务人企业;三是低价出售财产;四是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承包,租售给相关联的企业;五是将企业大部分有效资产作为投资打包后注册成立全资子公司或者与其他自然人或企业合资成立新企业,不良资产和资产管理公司债务仍留在原企业。2000年6月,某县丝绸厂1587万元债务剥离至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某办事处。而该厂在剥离前已将主要的经营性兆967万元作为出资与他人合资成立了某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逃废债务行为照然若揭。  相似文献   

18.
《领导决策信息》2014,(2):26-27
正2013年12月30日,审计署发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为206988.65亿元。这是我国首次摸清政府债务底数。全国各级政府债务情况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206988.65中央部门及所属单位768.54中央财政98129.48中央政府单位:亿元由债务人以自身收入偿还,正常情况下无需政府承担赔偿责任,属"政府或有债务"乡镇政府3070.12县级政府39573.60市级政府48434.61省级政府17780.84108859.17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19.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确实有部分债务人在拖欠他人债务的情况下,把自己的优良资产剥离出来,或投资于其它企业,或与他人共同投资兴办新企业(以下统称新企业),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护债权人的债权就不能不成为法律理论界所研究的问题,也必然是法律实务界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形成诉讼后,司法实践中,有的法院判决债务人的投资行为无效,责令债务人退出投资,偿还债务;有的法院判决让投资形成的新企业承担连带责任,共同偿还债务;有的法院判决拍卖债务人在新企业中的权益,以拍卖所得价款偿还债务;  相似文献   

20.
外债风险(这里指债务风险)是指债务人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因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国际金融市场变化而产生的偿付债权人的本息扩张(或称之为计划外负担和损失)。[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